华京街上,吆喝叫卖不绝于耳,明明瘟疫才过几日,京中便恢复如初,一如既往的繁华。
明喜避开人群,追上苏黛:
“姑娘,城西和城北的宅子我都问过,都被人租光了。”
租光了?
华京就属城西的宅子最便宜,越是相邻城门就越是便宜,往年举子们上京最爱租在那块儿,虽会上涨租金,但算下来还是比住客栈划算,定不会全租出去才是。
思绪回转,街上有稚童站在糕点铺子前口水流了一地,吵闹着问娘亲要吃食,妇人心软,捏了捏荷包里所剩无几的铜板,又狠了狠心,还是拉着稚童走了。
可明明离这不远的菜市里就有便宜又好吃的糕点铺子。
苏黛福至心灵,转身问明喜:“你说华京城哪儿的消息最灵通?”
“万福阁。”
“那就去万福阁。”
明喜目露难色:“可是姑娘,且不说万福阁是什么场合,单就是要价咱们也给不起啊。”
苏黛抓住了另外一个重点:“万福阁是什么场合?”
“总不会是青楼吧?”
“姑娘!”明喜看了下四周,见没什么人注意才放心,“倒不是青楼,只是也没比青楼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苏黛只抓住了重点,不是青楼。
走!
穿过菜市汇上主道,再走一段路,人少的地儿就是万福阁了。
苏黛抬头看着眼前的高楼,金碧辉煌,楼身缀点宝石,如梦似幻,不像打探消息的,倒像是个销金窟。
倒也奇怪,宝石镶嵌在外面,竟没人敢偷?
门被打开,漏出楼内场景——
万福阁这个名字一听,苏黛想过是糕点铺子,或是首饰铺子,珍玩铺子……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万福阁竟然是座男倌楼!
此刻门前的男妈妈正倚靠门风情万种地朝苏黛抛去媚眼,面色绯红,眼送秋波:
“小娘子似乎有些面生啊,第一次来吗?”
他手中那把折扇扇啊扇,差点扔进她怀里,苏黛下意识后退一步。
苏黛一直知道大启民风开放,只没想到开放到这种地步,连男倌也可以公然出来接客,好在苏黛二人带了面纱,不至于丢这个脸。
苏黛有些疑惑,暗暗问明喜:
“你确定万福楼是消息最灵通的?”
明喜打着包票:“千真万确!”
好!苏黛使了个颜色。
明喜点头,从怀中摸出一枚碎银扔过去,男妈妈匆忙接住,等看清了银子后,又给扔回去了,脸上的风情万种消失了个干净。
“小娘子莫要打趣我,这点银子来万福阁能做什么?”
他诧异道:“你莫不是想吃白食?”
明喜面色青了又青,忿忿道:“谁想吃白食了!”
男妈妈似乎觉得她有趣,又凑上来:“难道你是贪图我的美色,身上又没钱?”
“那我也不是不可以……”
好不要脸,明喜瞪着眼睛急道:“姑娘!”
救救我救救我。
好了,她想她大概知道明喜说的那句要价给不起是什么意思了。
“罢了!”苏黛收回银子,准备再去菜市打听打听宅子的事情。
却听一声惊呼——“诶?”
“苏黛!”
苏黛转头,正巧看见霍唯从楼里走出来。
苏黛疑心自己看恍了眼,看了看牌匾又看了看霍唯,确定霍唯是从里面走出来的,不由得神色复杂起来。
原先她还不知,没想到多年不见,他竟混成了这般……
却见霍唯和男妈妈熟稔地勾肩搭背,道:“她是我朋友,不要拦她。有什么记我账上。”
男妈妈对他无奈,摊了摊手:“既是你的客人,那便进去吧。”
转身摇着扇子走了。
霍唯如同自己家一般,大开楼门招呼苏黛:“快进来!”
透过门隙,只见楼里酒盏交错,烛火通明,有人高兴撒了一地碎银,除了那些男倌争先抢夺,无一人在意。
霍唯已经进去了,苏黛只得跟上。
进了里间才看清整个模样,内里琴瑟和鸣,歌舞升平,红绸满布,烛火高照,映射出华丽奢靡。方才洒的碎银似微不足道的一段插曲。
有往来男倌同一些高官达人吃醉了酒进进出出,不成步调。苏黛躲开险些撞到自己的人,想着沉默有些不大好,如何与霍唯开口才不算冒犯,最终默了半晌,只感叹了句:
“有些时候不在乎世俗偏见反而活得轻松。”
霍唯闻言如同找到知音:“你也是这么想的?”
苏黛神色复杂地点头。
霍唯愁眉苦脸道:“可无论我怎么说爹娘都不同意,若是他们也能如你一般想就好了。”
苏黛怜爱看他,真是傻孩子。
若她是他的父母,当然也不会同意自己孩子去做倌。她摇头轻叹,想起幼时他那般活泼机敏,如今竟有这般爱好,物是人非。
不过毕竟人各有志,她不好多言,问道:
“你是瞒着他们来这里的?”
霍唯闷闷道:“当然了,他们若是知道,不会同意的。”
苏黛叹气,安慰:“你的喜好毕竟独特。”
“来这里的不是缺银钱活不下去就是无家可归没个去处,像你这样的情况确实少见。”
“你父母难以理解也是正常。”
“不过人各有志,我能理解。”
“啊?”
苏黛一句接一句,弄得霍唯一头雾水,抠了抠脑袋,好像说的有道理,但他又没听懂。
算了,他引着苏黛穿过花廊行至二楼,打开拐角第一扇房门,迫不及待给苏黛分享他的秘密,于是兴冲冲道:“这就是我的客房,要不进来坐坐?”
苏黛扯了扯面皮,僵硬笑道:“还是……算了吧。”
不太好,这种私密的事情她怎么能进来,她连看都不敢看,转身道:
“听说这里消息灵通,我进这里是想打听打听租宅子的事。”
“租宅子?”
“这点事儿还用到这里来打探啊?”他拍自己胸脯,“我有路子。”
谁不知道万福阁表面是个男倌楼,实则就是个巨大的情报组织,世上所有的消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找不到。
但一条消息要五百两银子,普通人家三两银子就够一整年花销,五百两银子大多数布衣百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