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二婚嫁给白月光 莫拂衣

第72章 校园if线(完) “给年级第一多点,……

小说:

二婚嫁给白月光

作者:

莫拂衣

分类:

古典言情

从小到大,苏宜宁第一次单独在外面玩到这么晚,看外面天黑了又在下雪,孟雅兰在家里坐不住,听她说已经在公交上还有两站到家,她便穿了外套下楼,一直等在站牌处。

谁能想到,好半天没将人等到,目光不经意地看向小区门口时,正好看到江承抬手摸苏宜宁头发那一幕。

孟雅兰头发都差点竖起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两人。

她看到苏宜宁接了江承递过去的东西,仰着脸又同他说什么。乖巧又恋恋不舍的样子。说完话,她进小区,江承没第一时间转身,一直盯着她背影看,而宜宁呢,进了小区停步,远远地往出看。两人遥遥对视,江承又伸手朝她挥了挥,直至她身影看不见,他才将手插回上衣口袋,怅然若失地往路边走。

江承很小的时候,孟雅兰就认识他了。虽然没教过他,但无论是校内校外见到,他永远是一副谦恭礼貌、恪守规矩的好学生模样。非必要不多话,清冷的脸色和沉稳的气质,让他看上去似乎比同龄**几岁,总归,是极度让人放心的一个孩子。

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而是从旁人那听说这件事,孟雅兰觉得她都不会相信。

他有这样黏糊的一面,而他们家宜宁,似乎也不比他清醒多少。

这可如何是好?

脑海里思绪翻飞,胸腔内各种情绪涌动,孟雅兰好半晌都没发出声音,只脸色越发凝重。

察觉她注视,看见她的瞬间江承停步在原地。

公交站牌处人挤人,孟雅兰下去,往人行道上走。

在她走动时,江承也没继续待着,朝她的方向走了几步,停在她面前唤:“孟阿姨。”

“你们……”

“孟雅兰嘴唇动了动,有些话却难以启齿,好半晌,只语气生硬问:“什么时候的事?”

江承插在羽绒服口袋里的两只手早已拿了出来,听她问,他默了几秒,出声说:“是我的问题,喜欢她没管住自己,您……”

抬眸对上孟雅兰神色,他住了嘴。

孟雅兰声音冷淡:“知道自己不对就好。你是个好学生,也从小聪明,阿姨相信知错就改的道理你明白。”

江承仍没说话,垂着眼睫,脸色苍白得失了血色。

定定看他几秒,孟雅兰心下叹了口气,没再将人为难,只道:“下雪天冷,明天还上学呢,早点回去吧。”

话落,她错身,抬步往小区门口走。

走出几步,身后又传来一声:“孟阿姨。

孟雅兰扭过头去。

少年垂在身侧的一只手攥了攥,看着她眼睛,抿了抿唇,声音几许艰涩,“我知道是我不对,不应该。但我真的喜欢宜宁,非常非常喜欢,也很确定自己不是一时兴起。我可以向您承诺在上大学前都恪守规矩决不影响她学习,但……宜宁她一向都很乖,您别太难为她行吗?

孟雅兰气笑了,“你觉得我会怎么难为她?

倏忽一阵风吹过,将两人身侧树梢上一团积雪打落,迎面扑到江承脸上身上。

他站着没动,任由冰冷的雪块在颈间消融,顺着衣领淌进去。

孟雅兰扬声,“回去吧。

话落,没再和他多说什么,转身走了。

江承站在原地没动,默默地看着她背影。

走到小区门口,孟雅兰步子停了停,转头再望出去,发现他果真仍在原地,并没离开。

-

到家后听苏广平说孟雅兰下楼去接自己,苏宜宁便想下楼找人。但苏广平讲雪大天黑,她已经上来了别再下去,他给孟雅兰打电话,让人上来就行。

不想让他察觉什么,苏宜宁只能“哦

进去房间,她将外套长裤脱了,换了家居服,魂不守舍地坐在椅子上之后,低头将江承给的小盒子打开了。

里面是一枚雪花形状吊坠,吊坠中间嵌了一块渐变色蓝珐琅。

她指尖触上去,感觉无论吊坠还是细细的项链都不可能便宜,大概率是铂金材质,做工精细,闪着莹润的光。

但无论是吊坠项链上,还是盒子里,都找不到价签。

苏宜宁犹豫要不要发短信问江承,听见了外面孟雅兰和苏广平的说话声。

随手将盒子放进书桌抽屉,她起身走去外面喊了声:“妈妈。

孟雅兰在玄关处换鞋,闻言偏头,看向她的瞬间,苏宜宁脊背骤然紧绷,整个人被钉在了原地。

她意识到,孟雅兰看见了。

换上拖鞋脱了羽绒服挂起来,孟雅兰走至客厅,坐到沙发上抬手唤她:“宁宁你过来。

苏宜宁挪步,坐到了她旁侧的单人沙发上。

发现两人神色不对,苏广平视线在她们身上打着转,抬步也坐到沙发上,问孟雅兰:“怎么了这是?

盯了女儿一眼,孟雅兰有些没好气,“你问她。

苏广平疑惑的目光又落在苏宜宁身

上。

苏宜宁没开口,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两只手交缠攥了一起。

她从小懂事,一路从附小念到附中高中部,成绩在尖子生云集的学校里不算出挑,但也维持着中等水平从不掉队,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也没让孟雅兰和苏广平上火过。

看着她的样子,孟雅兰一时于心不忍,连斥责的话也说不出口。

恰在这时,她手机响了起来。

叹口气,起身去外套口袋里掏出手机,看着屏幕上陌生的本地号码,孟雅兰皱了皱眉,接通后不耐地问:“你好,哪位?

“是宜宁妈妈吧。不好意思这么晚打扰你休息,我是江承母亲。

电话里一道女声客客气气说。

竟是杜若。

因为苏宜宁奶奶的关系,孟雅兰和杜若相识却不熟识,见了面会聊几句打声招呼,平素不多往来也没有互留手机号。

杜若这突如其来的一通电话,原因不做多想。

那孩子,竟能敢劳动自个儿亲妈?

看了眼沙发上坐着的苏宜宁,孟雅兰拿着手机往房间走。

将近半小时再出来,她没多讲什么,只说明天还要上课,让苏宜宁洗漱了早点睡。

苏宜宁有点云里雾里的,怀疑给她打电话的是江承,又觉得不太可能,一时间不确定江承在楼下有没有碰到孟雅兰,回房后,她拿出手机看了眼。发现并无新消息,她将手机放下去洗澡。

再出来临近九点,她看到江承发了条短信问:“你妈妈没有为难你吧?

映入眼帘的一句话让她心脏咯噔一跳,问他:“你现在在哪儿?

小区门口,看见这句话江承笑了一下,低头往家里方向走,回答说:“在家,之前你进去后,我碰见你妈妈了。

他并未多说什么,但苏宜宁知道孟雅兰肯定和他说了些什么。

翌日是星期一,到校后两人仍坐同桌,无论是孟雅兰还是杜若,都不曾将这件事拿到邓建秋跟前讲,就仿佛她们并未发现什么端倪。

但无论是江承还是苏宜宁,都开始刻意地同对方保持距离,假期不再见面,私下也渐渐地不发短信。

第二学期开学,苏宜宁主动将手机给了孟雅兰。

江承这学期一开始便没到校,他和学校里高一高二其他竞赛生一起,寒假开始投入集训,这之后三月底的省赛里,他以最小年龄从预赛脱颖而出,力压各大学校诸多高二生,拿了

预赛的生竞最高分。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这之后的省复赛、联赛,他仍连续稳拿第一,顺利夺得了八月下旬的全国决赛名额。

高一至高二的暑假,苏宜宁未曾见过他。

生竞的全国决赛在八月底,身为附中唯一一个闯进决赛的生竞生,江承被学校寄予厚望,一直在紧锣密鼓地准备。

开学后文理分科,苏宜宁听孟雅兰的选了文。

爷爷是师大历史学院教授,妈妈是初中地理老师,政史地三门,苏宜宁学起来相较其他学生从来更轻松一些,选了文科后,第一次月考总成绩便进了年级前一百,位列五十七。

他们同一届学生总数600出头,分科后文科仅有四个班,总人数不足二百。五十七名在其中只算中上,但对苏宜宁来说,也算前所未有。

毕竟师大附中位列A市高中“四大”之一,学生整体水平一流,高考重本率年年95%上下,侧面印证着市井上流传的那一句:“进了四大,便等于一只脚踏进211。”

这个分科后的五十七名,已差不多算苏宜宁过往最好成绩。

孟雅兰提了半年的心因此彻底放下时,在学校里听闻了江承国赛拿金牌并选入生竞国家集训队的事。

行至这一步,无论他能不能选入国家队去世赛上角逐,来年保送B大或Q大,已是板上钉钉。

附中大门口印着他名字的横幅挂了两个月,而选入国集的他,因为已确定保送且要继续学习备赛,彻底不在学校里出现。

有时候走在校园里,苏宜宁仍能听到有人说起他,但不过一年时间,他已经从原本的“高一年级第一”又往上跃了一个层级,成了近十年来附中以最小年龄保送TOP1名校的传奇般的人物。

每每听见,苏宜宁会觉得与有荣焉,但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她想要再优秀一些,离他更近一些。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苏宜宁第一次跻身全班前十,年级位列三十四名。

寒假开始,她仍没见到江承,完成假期作业之余,在外面报了一个补习班,提前学数学。

补课的时候,她时常会想起江承,因为她发现,江承讲题比补习班老师好像还强一些,他极擅长察言观色又能对症下药,讲题时总能第一时间发现她的薄弱点然后将其指出,告诉她每道题需要记住什么,记住以后怎么用,如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那是在两人不怎么

联系后她最想他的一段时间。

好像一场怎么也好不了的感冒时轻时重地将人折磨着大年三十晚上她和父母在未央公馆吃过年夜饭回房间做题因为心不在焉一道早已掌握的函数题算错了答案。

看着参**上那个正确的数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句:“是不是上课时开小差了这里不应该错。”

眼泪就那样突然掉下来

孟雅兰将她的手机还给了她说除夕夜做什么题没事的话下去陪爷爷奶奶聊天或者给老师和朋友们发短信拜年。

将手机给孟雅兰之前苏宜宁告诉过江承。拿到手机时又意外又欣喜因为这象征着妈妈的信任和某种程度上的默许。

她没下楼仍在房间里编辑了“新年快乐”四个字发给江承。

江承很快回复问她在哪儿她说在未央公馆江承那边隔了几分钟才又回复他昨天回了A市现在也在未央公馆问她方不方便能不能出去他想见一面。

苏宜宁纠结了十多分钟没抵住内心的冲动穿衣服下楼告诉父母她想出去走一走。

苏广平看了眼孟雅兰爽快地替她发话让女儿出了门。

这是寒假里苏宜宁和江承第一次但也是唯一一次见面因为彼此家长都心知肚明他们俩并没有在外面待很长时间。江承拿了一把仙女棒让苏宜宁放着玩又陪她沿着社区的主路走了一圈。

临要分开他低声告诉苏宜宁抱歉不能再陪她度过高中时光他问她在B市等她行不行?以苏宜宁目前的成绩考B大或者Q大还差一些但B市仍有其他的985文科院校可选。

问出这句话他神情看上去有几分忐忑、试探、期待因为B市并非苏宜宁唯一选择他们A市本地人安土重迁市内也有位列国内前十的好学校像她一般从小乖巧规矩的女孩子很多会留在父母身边继续读大学。

苏宜宁倾身抱住他他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呆愣好几秒才将双手覆在她背上将人抱紧了。

苏宜宁在他怀里闷闷说:“你不要看不起人你可以在Q大等我。”

还有一年半时间江承当然相信她可以做到但开口只说B市是因为不想给她压

力。

他偏头笑了笑,下巴抵在她发间,郑重地说了一声:“好。”

两人的这一次相见,给了自己力量,也给了对方力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