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声水起 慕汐雨

第11章饭桌争辩

小说:

开局和离,我回娘家过的风声水起

作者:

慕汐雨

分类:

古典言情


她提议道:“娘,以后做饭的时候,鸡蛋不够每个人分一个的话,可以做成蛋花汤,这样大家都能吃。”

赵素英点头,她知道,女儿这是在说李康吃鸡蛋的事,她也想每个孩子都能吃上啊,可是家里这条件不允许。

李康又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总生病,自然要先保证他的营养。

孙秀芹笑着道:“妹妹怕是忘了,不是小康非要吃独食,而是他身体不好,家里条件本就不宽裕,这几年又贴补你不少,哪还能让每个孩子都吃好的?自然先要紧着体弱的孩子来,再说小康是长孙,以后家里可是靠他顶门户的,他不养好身体怎么办?”

李二湖瞪了她一眼,小声道:“说的这是啥话?贴补咋啦,又没短家里人吃喝,你要是不想坐这吃,可以回屋吃。”

李晚月无语,又是这一套说辞,而且贴补银子的时候她没来好吧。

再说了,就李康见了她不知道打招呼,吃个鸡蛋不管兄弟姐妹的样子,能有出息就怪了。

现在已经是个自私的人了,还指望他养家?

就冲这个二嫂说这几句,她也教不好孩子。

本不想挑拨二哥夫妻关系,可她忍不了这种观点。

“二嫂看看这屋子,靠一根木头能撑起来吗?他是靠文采撑家,还是靠拳头?大字不识,拳头又软,他用什么顶门户?

况且,一个人再有出息,无家族在背后支撑,也很难成事,所谓兄友弟恭,为兄者爱护弟妹,弟妹才能敬重他,兄弟齐心,家才兴旺,二嫂觉得呢?”

孙秀芹暗暗咬牙,这小姑子,倒也会咬文嚼字了,大道理一套套的,唬弄谁呢?

还什么兄友弟恭?作为家里的长孙,底下的弟妹自然该敬着,哪用的着对他们爱护。

见孙秀芹眼中的不服气,李晚月也没再理会。

李有山附和道:“月月说的对,谁家只靠一个人顶门户的?一家人心不齐,能成什么事?家和才能万事兴。”

孙秀芹撇了撇嘴,却不敢反驳,桌上顿时安静起来,大家都默默吃饭。

李晚月听着耳边吧唧嘴的声音,心里不适,又不好说什么,只能默念:听不到听不到听不到……

喝了口粥,尽管掺了白米粥,味道依旧难以下咽,甚至有点刮嗓子,难以想象纯糙米粥的味道,可其他人却吃的一脸满足。

晓兰和晓桃吃到一半,见到小姑姑闭着嘴巴嚼饭,很是好奇。

李安也注意到了,他开口就问:“小姑姑,这饭不香吗?为啥你吃饭闭着嘴巴嚼?”

李晚月一顿,想了想才解释道:“因为高志远是读书人,他很重视饭桌礼仪,说吃饭不能发出声音,若是发出声音,会被人笑话,说读书人和大户人家都是这样的,所以跟着他就养成了这么个习惯。”

看来高志远还有点用,至少能拿来做挡箭牌。

李安一听,也立刻闭上小嘴巴,虽然有些不适应,嘴巴嚼的有些费劲,却也没张开。

咽了嘴里的饭,他才接着道:“我也要像小姑姑那样,至少不能被以前的小姑父笑话。”

李三栋一听,马上闭起嘴巴,哼,高志远那个家伙,就他会什么饭桌礼仪吗?看不起谁呢?

晓兰晓桃也学着闭嘴嚼,她们倒不是为了学大户人家,只是觉得小姑姑这样吃,动作很好看。

其他众人也纷纷学起来。

孙秀芹心下冷笑,人家好歹是读书人,自然更注意礼仪形象,他们是什么?乡下泥腿子,还想跟人家比?

不过她倒觉得,应该让她的小康也注意些,毕竟他将来是要顶门立户的,以后出门在外或是跟朋友应酬,让别人也瞧瞧她的小康是有见识的。

李晚月有点懵,她本来还在想怎么才能适应这样的吧唧声,或者把他们的吃饭习惯扳过来,没想到这么简单就改了?

随即笑了笑。

喝完了粥,李晚月清了清嗓子,道:“跟高志远和离,我让他赔了十两银子,另外还有五两银子的欠条,还有张家赔了一两,我知道家里这两年不宽裕,这银子就拿出来先还账。”

这事也瞒不住,她若是不拿出来,两位嫂子就算不说,心里也会有意见。

何况这本来就是李家贴补给高家的。

赵素英瞪了她一眼,这孩子,狗窝里藏不住干粮,提醒了她这是傍身钱,还当着大家面说出来。

随后叹息一声,女儿也是为了家里,家里欠着债,那些人家知道她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