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可以想个法子,去刑部找崔湜,借机查探,看来是行不通了。
若是去求大哥……凶手穷凶极恶,万一得知崔家调查此事……她已经对崔家有愧,不能拖崔家下水,一切只能从长计议。
王瑾情绪低落下去。
顾昭早先已听说王瑾在娘家的处境,心中感叹,有了后娘便有后爹,若是王瑾父亲真的疼爱女儿,作为官宦家眷又岂会连这基本常识也不知晓。
她以为王瑾伤怀,捡了轻快话题的道:“滢滢,前几日我听说二婶在为你相看人家,目前可有中意的?”
说到这个,崔滢情绪不高,捧着茶低头喝了一口道:“娘和英国公夫人正在接触,听说是看中了英国公世子。”
“那太好了,英国公三个儿子个个都是勤奋上进的好儿郎。
英国公世子相貌、品行端正,京中才名虽比不上你二哥,可也是叫得上名的青年才俊。
英国公夫人待人宽和,确是顶好的人家。”
顾昭没注意崔滢表情,高兴地自顾自说道。
“滢滢可曾见过英国公世子?”
王瑾察觉到崔滢低落,小心问道。
崔滢兴致不高,低头看着杯子,淡淡道:“见过的,婚事终归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见与不见又有何妨?”
这回顾昭也注意到她情绪不对,关切道:
“滢滢,可是对英国公世子不甚满意?
我们世家女子的婚事虽是由不得自己做主,可你爹娘对你疼爱有加,若你有什么想法早日与你娘言明,说不定能心想事成。
要知道,你出身清河崔氏,又背靠相府,美貌聪慧,就连皇子也嫁得。”
“我……”崔滢心中苦涩。
她如何说得出口。
她与那人只有一次偶遇,那人便如天上皎皎明月深深印在了她心里。
是她念念不忘,还辗转打听到了他的身份,对方甚至不知她姓名,早就将她忘了个干净彻底。
顾昭、王瑾见崔滢不愿多言,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心中叹息,高门大户女子表面光鲜,婚事却身不由己,自己同她亦无差别。
席间,顾昭向崔滢聊起与王瑾第一次相遇,想起了懂事的东儿:“不知疯妇人和东儿如今怎么样了?”
王瑾道:“妇人风寒早就好了,只可惜中毒太深,齐大夫全力救治,也恢复得不好,以前的事都不记得了,只能想起自己姓曾。
她神志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能缝衣做饭,糊涂起来谁都不认识。”
说到妇人姓曾,王瑾总觉得自己好像遗漏了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只好摇头做罢。
“他们目前住在哪里?东儿现在怎么样了?”顾昭问道。
王瑾道:“听说东儿聪明伶俐,很讨人喜欢,白芨收了东儿当药童。母子二人便一直在济民堂住下了。”
“这样太好了。”顾昭欣喜道,“好瑾儿,你究竟给了济民堂多少钱?大嫂也帮你分担一二。”
“不用不用。”
王瑾连连摆手,不好意思道,
“济民堂是谢家产业,本就不需要另外花钱。上回付钱不过是为了在外人面前撇清身份。
东儿是白芨收的小徒弟,在医馆吃住是应该的。
曾氏目前病情好转,煮饭洒扫,不也没拿工钱。”
话虽这么说,可在座都明白,诊金药贵,要治曾氏的病岂是她做点杂务就能抵消。
说到底还是王瑾心善。
“瑾儿,我们改日约好一起去看看曾氏母子。”顾昭道。
王璟笑道:“择日不如撞日,待会儿就去如何?”
顾昭、崔滢自无不应。
济民堂。
药店生意很好,大堂内大夫身前排起了长长队伍,抓药、敷药的药童们忙忙碌碌,东儿学习时短,便留了他在内院辨认药草。
今日是个难得的晴天,东儿给自己找了个晾晒药材的活,母亲曾氏在檐下缝补衣物,偶尔抬头看看他。
东儿年纪虽小,却聪明伶俐、勤奋好学,白芨不过教了几次,便学得有模有样。
他先从库房取出簸箕,一一摆好,再把一包包药材搬出,在簸箕上摊开。
“这是紫苏……这是甘草……这……是香附子……”
他一边晾晒,一边照师傅教的努力辨认着药材。
自从住进济民堂,他再也不用像以前一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娘还得到了很好的医治,他心中满满都是感激,干起活来干劲十足。
天气虽寒,因为穿得暖和,不一会儿,他头上已有一层薄汗。
“东儿,过来。”
孩子抬头望去,原来是师傅白芨叫他。
他赶紧放下手中药材,跑到师父身前,红扑扑的小脸透着健康的气息。
“快来见过东家。”白芨微笑说道,并未点名哪位才是东家。
东儿看着眼前三名女子愣了一下,一眼扫过,最后看向笑吟吟的王瑾。
“啊,这不是那日救我的小姐?”东儿眼睛一亮道,“小姐就是我们东家吗?”
“算你聪明。”白芨轻敲了下他的脑袋,满意点头道,“记住,你和你娘能够留下是东家的恩情,若是没有东家首肯,济民堂万万不敢随意留人借住。”
东儿学着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拱手道:“东儿谨记在心,多谢东家大恩。”
顾昭膝下无子,看见别家孩子就心生喜欢,尤其东儿身世可怜,却乖巧懂事,愈发让人怜惜。
她掏出手绢,蹲下身子,轻轻擦干东儿额上汗珠,心疼道:“真是个好孩子,累了就歇歇。”
王瑾忍住笑意,捉狭道:“大嫂,东儿可比你厉害多了,体力好,禁得住累,毕竟当初你可是追了好几条街也追不上他。”
顾昭被她逗乐了,先是指着笑骂道:“看你这不饶人的嘴。”
又转头笑着对崔滢道:“滢滢,千万别学瑾儿当个破落户。”
崔滢也捂嘴笑道:“滢滢听大嫂的。”
三人插科打诨之下,东儿紧绷已经放松不少,孩子天性终于显露出来,小脸露出乐呵呵的笑容。
王瑾道:“这就对了,孩子就该天真烂漫。日日端得一本正经像个老夫子,待他学成,不用年纪老,就已经变成老郎中了。
济民堂是想要老郎中,可也不能这么教孩子啊。”
她的话让东儿扑哧一声笑出来,顾昭、崔滢憋笑得辛苦。
他们想起,方才大堂中齐大夫引荐的那位新聘的张姓老大夫。
白芨更是差点破功,忍笑道:“白芨晓得了。”
前几日,济民堂新聘了位张姓郎中。
济民堂是京中最有名的医馆,来应聘的人颇多,齐大夫从中挑选了几位突出者,最终聘了张大夫。
聘用的理由居然是,京中人士对老郎中有种莫名其妙的信任--老郎中治病多了,经验医术定是差不了。
“东儿,你娘近日可好?”王瑾问道。
说到娘,东儿甜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