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张建不吸取教训,出了校门,到了社会肯定会吃亏。吃亏的次数多了,就会变得圆滑了,在家里没有受过委屈的,恐怕进入社会要受更多的委屈。
班会结束后,浩楠的名字就交到了学校教务处,然后一名学生被带来,看样子,他营养不良,像是小萝卜头,脑门大,身材却瘦削。他的眼睛也不大,不是双眼皮。
穿着很朴素,看样子喜欢学习,喜欢读书,也喜欢写点东西。
既然也推荐他,说明老师看好他,从他平时的表现看出来的,张建和他不在一个班,如果在,恐怕也会发生同样的事,不过,对象不是浩楠,而是于颖征。于颖征一定很会写文章,要不然,不会被老师青睐。
于颖征的长相很奇特,大脑门,一看就是聪明人。
他哥哥也是大脑门,但没他的大。
他哥哥沉迷于气功,非常喜欢,每天都练习,沉思默想,运气,看上去是个练家子,一般人都不敢惹。那时候气功很流行,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只晓得练气功的不少。
作为年轻人,也练气功就不一般。给人的印象是中老年练气功的多。于颖征的哥哥也很平稳,不知道是气功练到走火入魔还是怎么回事。
还是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的,就有生来具有的素质,还是后天家庭教育的结果,总之和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于颖征和他哥哥都属于文人那种类型,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像是做学问的样子。都戴眼镜。看样子都是知识分子。只是他哥练习气功,更让人对知识分子有了新的看法。
浩楠知道于颖征这个人的存在后,就清楚了,这个人不简单了。
到了比赛那一天,浩楠来到于颖征的家。他家住二楼,两室一厅,不算大,但是在当时是最好的房子,很多人还没有房子住,他爸是科技人员,又是建厂的元老级人物,贡献很大,应该享受相关的待遇,房子的面积和人才有关,和贡献有关。
在当时,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的非常少,大部分的家庭住房都很小,没有多余的空间用来作为书房,看起来只有做到一定级别,才有像样的房子住。
一般工人只能住宿舍,一人一间房,如果带了家属,一家三代或者两代人,都住一间房。
上厕所上公共厕所,厨房在走廊,也是共用的。一般单位都有食堂,不允许自己单开炉灶,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自己做饭,宿舍楼里当初就没设计厨房,只有走廊,走廊属于共用场所,都可以用。
于颖征家的房子还算功能齐全的。美中不足的就是面积不多。其他都还可以。
起码不用交房租,甚至连水电费都是单位承担。
因为他爸不一般,对建厂做出过突出的贡献,也是元老级人物。既然是建厂元勋,住房肯定给在当时来说最好的。
他爸爸是个科技知识分子,为人稳重,喜欢思考问题。
“你们今天要干什么?”
“叔叔,我们今天要去参加作文比赛。”
浩楠回答,于颖征在他爸爸面前不爱说话,就像他爸不爱说话一样。
“写什么题材的?”
“现在还不知道。”
“不管遇到什么题材,都要想想字面背后的意思,往深处想,然后再横向想。这样,文章内容就丰富了。”于颖征的爸爸说。
浩楠听了,点点头,似懂非懂,觉得很高深,不过,他没听进去,作文就是跟着感觉走,多读书,多走路,就有感触,有感触就会写,会说,说了不算,就写下来,这样就有意思了。
怎么往深处挖掘?又怎样横向去想,这个说法怎么像是在挖矿,在挖地道,先打井,从井里垂直下去,然后再横向打洞,地下的管道错综复杂。要是这样做,就会找到宝石。文章写好了相当于找到了宝石。
十分珍贵,万分难得!浩楠从未听过他爸世和给他讲过怎样写文章,对于颖征的爸爸所说的方法,浩楠还没打算采用。还需要进一步尝试才行。
只有多次重复、多次练习才能做得好,这就是熟能生巧。浩楠知道原来写东西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去写才可能取得成绩。
于颖征和浩楠离开他家,走路去到参赛的学校。
这所学校在城西门附近,旁边是城墙,据说某位名人曾经在这所学校待过,也就是在这所学校工作过,具体工作内容,浩楠看不懂,也理解不了。
浩楠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也不想去研究模仿,时间有限,来不及细看碑文,比赛结束,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比赛开始,人们鱼贯而入,到了座位上,浩楠和于颖征不在一间考室,号都打乱了,就是避免交头接耳,相互交流,就相当于过去的科举考试,都在自己的位置作答,没办法问别人。
来自一个地方的同乡或者同学,或者其他关系亲密的人,都会被穿插打乱安排,这样显得考试的公正。
作文大赛的时间不长,只要看准了命题是怎样的,读懂出题人的题目背后的考点,抓住关键点,然后围绕焦点展开论述,就能获胜。
比赛结束,浩楠出来,于颖征也出来,两人见面,相视一笑。于颖征说:“这个题目有点怪,估计我写跑题了。”
“也不见得,也可能是我跑题了。”浩楠说。
浩楠这样说,其实也是希望自己没跑题,故作镇定而已。
其实,他心里很慌,估计也是跑题,看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实的意思表示。这个比赛的评委,有可能会照顾自己学校的参赛选手。
对文章进行评比,也会燃烧大脑,让人感觉很累。特别对有些字写得龙飞凤舞只有他自己看得懂的作文来说,对评委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个个都兴高采烈,像是一定独占花魁,榜上有名。
浩楠和于颖征都没有多么激动,于颖征更冷静。
到了于颖征的家,于父正在看电视,节目很精彩,也比较深刻。浩楠看不懂,只是觉得电视上的孩子不像话,竟然不认父亲。
他嫌弃父亲社会地位低,处于社会底层,如果认父,就在同学面前没了面子,以后就很难混了。他父亲也很识相,尽量不在他放学的路上扫地。
有时候安排他去扫地,他就申请和别人更换一条街,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次遇见,这个让他情何以堪,也让他的孩子感到难受。
浩楠也知道父母如果地位低,或者贫穷,就会和其他孩子有差距,不比较就算了,一比较就有问题。
浩楠没想到人们都有虚荣心,包括浩楠也是一样,他总害怕老师知道他的家庭情况。
和于颖征比较,浩楠就有自卑感,因为于父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懂科技,是大学生。
浩楠的父亲不是,也有文化,但都是后来学的,不是科班出身。
学校公布月考成绩的那天,阳光明晃晃地照在宣传栏上,映得成绩单上的名次数字格外刺眼。
浩楠挤在人群中,目光一下锁定在于颖征的名字上,他又一次名列前茅。
周围同学的赞叹声,像细密的针,扎进浩楠心里。
“于颖征这次又考得这么好,他爸可是大学生,基因就是不一样。”
“虎父无犬子,说不定于家祖坟冒青烟啦,才有这么优秀的孩子。”议论声钻进浩楠耳朵,他紧咬下唇,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傍晚,浩楠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天边的晚霞似燃烧的火焰,却丝毫不能驱散他心头的阴霾。
路过于颖征家时,屋内透出的暖光,仿佛在炫耀着这个家庭的优越。
浩楠想起自己的父亲任世和,虽没上过大学,却日夜为家庭操劳,手上布满老茧。
“凭什么?我就不信命!”浩楠在心里怒吼,攥紧的拳头微微颤抖。
回到家,狭小的房间里灯光昏暗,父亲正伏在桌上,认真地为浩楠检查作业,灯光在他头顶洒下一圈光晕,勾勒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