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青苹果年代 王望舒

第30章 一个犹太人

小说:

青苹果年代

作者:

王望舒

分类:

古典言情


世平对犹太人非常感兴趣,只是没有时间去研究,他要做的都是为了生存必须要做的事,犹太人距离他太遥远,就像听说过西天有大雷音寺,有如来佛,也听说天上有玉皇大帝,有王母娘娘,有蟠桃会,就是没见过,也听说有地狱,也没有从地狱那里回来的人告诉他这是真的,很多听闻,都是听来的,不是亲眼见到的,即便是亲眼所见,也看不到事情的全面,只是看一个片段,要说真理,只有一个,但歪理邪说盛行,正如毒麦乱长,真正有价值的被隐藏,没价值的却疯狂一样。

“把宿舍弄干净,是犹太人的习惯。他们觉得自己住的宿舍就是圣殿,弄不干净,等于亵渎圣殿,后果很严重。包括自己的身体,穿的衣服,开的车子,等等,都要保持圣洁。”世和说。

“啊,是这样啊!真讲究啊!哥,他是怎样弄的?”

世平很感兴趣。

“很简单,我们扫地之前一般是先洒水,将地面弄湿润,就不会起灰了。这个生活细节被我们忽略,只晓得扫地,没想到怎样避免扬起灰尘。”

“是的,真的长见识了。”

“但是总觉得扫不干净,等水干了,地面还是很脏。对不对?”

“是的,那怎么办?”

“犹太人在笤帚上先洒水,将笤帚尖尖打湿后,再扫地就没有灰尘,又能将地面扫干净。这样一举两得。如果笤帚弄脏了,就用水冲一冲,又能扫了,室内总是很干净,扫地的时候没有灰尘扬起,这就是扫地扫得干净的秘诀。”世和说。

世平点点头,这是生活窍门,看来生活需要有人指点,指点之后,按照指引去做,就会让生活水平更上一个档次。

“我知道了,我们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来扫地。”

“当然,生活还有很多。例如他的车总是一尘不染,哪怕是卡车,常在泥土公路上跑来跑去,也总保持干净。他的车保养得最好,没事就整理他的车。他的车就是他的脸面,人在驾驶室内,车却比有的司机脸还干净。这就是他的生活习惯。他是犹太人,我在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就这样说。”世和说。

世平点头,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心想,在外面工作的人就是不一般,接触的人不一样,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不像有些乡村里的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集镇,长期在村里,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集镇。

怎么会有见识?

大概见面就交流如何吃饱饭吧!要说别的,基本不会,要说犹太人,他们如同听天书,即便读,也只是读的无字书,那些书十分珍贵,一般人都看不懂。

世平在世和那里呆了两天,觉得老家还是离不开他,家中有老母亲,还有嫂子侄儿侄女。

上有老下有小,正是艰难的时候。

哥哥世和正在正常上班,他端上了铁饭碗,每月都有工资收入,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柴米油盐酱醋茶能满足,家人需要他,他是家里的唯一的经济来源。既然参加工作,就要好好去做,这才对得起那点工资,还有,坚持做下去,如果单位的经济效益一直很好,那么,熬到退休就好,退休金按照他的工资级别,也不会比别人差。

他过得好,家人也不会差,脸上也有光。

世平觉得,总不能让两个男人都在城里,让老弱在乡下受罪吧?他决定回去。

世平他还是回去了。

农村有很多事要做。老人在老去,孩子在成长。这些都是不能等的事。

他回去了,世和继续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

饿了就拿着碗到食堂打饭吃,渴了有自来水烧开了喝,有公厕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一般不出门,出门有自行车可以骑。

生活无忧无虑,闲的时候看书练字,书法水平越来越高。

这样的好日子,世和是想独自享受的,因为单位不允许带家属。

世和回想起那一幕,心里泛起甜蜜的感觉。

记得那是冬日清晨,郭任庄还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雾气之中。

任世和蹲在院门口,指尖反复摩挲着转业通知书上的红印章,晨光洒在那鲜艳的红色上,泛出暖融融的光晕。

身旁的老枣树在寒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他在这里度过的漫长岁月。

“世和,饭做好啦!”屋内传来母亲沙哑的呼唤。

他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尘土,转身迈进那座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院。

屋内,煤炉上的铝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父亲坐在炕沿,吧嗒着旱烟,目光落在他手中的通知书上,浑浊的双眼里闪过一丝欣慰。

几个月后,任世和站在了国企崭新的办公楼前。

阳光照在玻璃幕墙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下意识地攥紧了公文包,里面装着入职所需的材料,手心微微沁出汗水。

从部队到国企,身份的转变让他既兴奋又有些不安。

在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他跟着师傅仔细学习操作流程,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仪表盘,手中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参数和注意事项。

尽管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但每当夜幕降临,孤独感便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他常常站在出租屋的窗前,望着远处闪烁的霓虹灯,脑海中浮现出郭任庄那低矮的瓦房和家人质朴的笑容。

想到还在农村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为了早日实现家人团聚的目标,任世和主动申请加班。

夜晚的车间里,他独自调试着设备,灯光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同事们劝他别太拼命,他总是笑着说:“我家人还在等着我呢。”

无数个凌晨,当城市还在沉睡,他已坐在书桌前,复习专业知识,准备各类技能考试。

日子一天天过去,任世和凭借出色的表现,逐渐在公司站稳了脚跟。

每次收到工资,他都会小心翼翼地将大部分存起来,计划着在城里租一套大点的房子,把家人接过来。

他深知,这是他奋斗的动力,也是支撑他在这座城市继续前行的信念。

当时,他们一起来到国有企业的老乡一共有五人。

当时,任世和记得是1973年盛夏,蝉鸣在燥热的空气中此起彼伏,将县城的宁静搅得七零八落。

任世和与马江平站在县武装部的大红榜前,阳光热烈地洒在红榜上,“优秀五好战士”几个金字熠熠生辉,他们的名字赫然在列,旁边紧挨着的,是“国企分配”的字样。

任世和伸手轻轻触摸着榜单,指尖划过自己的名字,仿佛要把这份荣耀刻进心里,他的手微微颤抖,眼神中满是难以掩饰的激动。

“江平,咱们真做到了!”他声音有些发颤,转头看向身旁的马江平。

马江平黝黑的脸庞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用力点了点头,“是啊,进国企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咱们赶上了!”

一个月后,两人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装,背着行囊,踏上了前往工厂的绿皮火车。

其他三人从另外的方向赶来。

车厢里闷热异常,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乘客,汗味、脚臭味交织在一起。

任世和与马江平紧紧护着自己的行李,靠着车厢连接处的墙壁站着。

火车每到一站,都会涌进一批新的乘客,狭小的空间被挤得愈发逼仄。

尽管如此,两人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时不时凑在一起,低声谈论着对工厂生活的憧憬。

当工厂高大的烟囱出现在视野中时,两人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

一下火车,热浪裹挟着机器的轰鸣声扑面而来。

前来迎接的工厂人事干部热情地将他们接上卡车,一路颠簸,最终抵达工厂。

走进工厂大门,高大的厂房整齐排列,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穿梭在各个车间。

任世和与马江平被带到职工宿舍,狭小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张硬板床,墙上张贴着工厂的规章制度。

尽管条件简陋,但在他们眼中,这里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就早早起床,对着镜子仔细整理好军装,将“优秀五好战士”的奖章别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