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青苹果年代 王望舒

第74章 结婚好不好

小说:

青苹果年代

作者:

王望舒

分类:

古典言情


“说的是,所以,我担心你,你和你哥差不多,可能都要找不完整家庭的人。我说的是不是这个道理?”
“你咋知道的?”
“我猜都猜得到,我见的人不少,很多人都过于相信自己。觉得自己啥事都能搞定,其实,啥事都不能搞定,人还是要笨点才好。要知道,我们人人都不完美,都需要努力才能得到将来的幸福。你不努力,容易出问题。别看她本人,要看她的妈,如果她的妈是通情达理的人,那么,她也差不多,如果不是,要慎重,哪怕打光棍也比不幸福的婚姻强,你要考虑周全。”世平的妈说。
听了她的一席话,这个让世平对婚姻有些困惑。
她当然希望世平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的生活,渴望另一半比自己强,对家族来说,好的妻子,会给全家带来福气。
贤惠的妻子,会促进团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真是好的无比。
通过世和,她明白现在的媳妇不好对付。要想夺回儿子,就要动动脑子。
她知道世和被表面印象欺骗。
结果弄了一个不省心的媳妇,有了这样的媳妇,估计会影响到他的性命。
这个不是危言耸听。
那年初夏,金黄的麦浪在豫南平原上翻滚,热风裹挟着麦香,弥漫在整个郭任庄。
任世平头戴草帽,弯腰在自家麦田里收割麦子,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脊背不断滑落,滴进滚烫的土地。
远处,哥哥林世和家的烟囱正冒着炊烟,嫂子在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清晰可见。
休息时,世平坐在田埂上,望着哥哥家的方向,脑海中回想起哥哥曾说过的话。
世和当初为了改善家境,通过相亲匆匆结了婚。
婚后虽夫妻和睦,但嫂子体弱,无法帮衬着干太多农活,家里的重担依旧压在哥哥一人肩上。
“婚姻大事,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得找个能相互扶持、真心过日子的人。”世和的话,像一颗种子,在世平心中生根发芽。
村里的媒婆王婶得知世平到了适婚年龄,三天两头往他家跑。
这天,王婶又迈着小脚,风风火火地走进世平家院子,手里挥舞着一张纸条:“世平啊,隔壁村有个姑娘,家境殷实,人长得也水灵,明天去相看相看?”
世平放下手中的锄头,拍了拍身上的麦糠,婉言谢绝:“王婶,谢谢您惦记,可我不想这么草率,想多了解了解。”
王婶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撇了撇嘴道:“你这孩子,别挑花了眼,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喽!”
此后,世平依旧像往常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农闲时,他会去镇上的集市逛逛,帮母亲采购生活用品,顺便留意周围的姑娘。
有一次,在集市的书摊前,他看到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正专注地翻阅一本畅销的《选集》。
姑娘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眼神清澈明亮,嘴角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
世平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慢慢靠近。
或许是察觉到有人靠近,姑娘抬起头,两人的目光交汇,世平瞬间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你……你也喜欢看书?”
姑娘轻轻点头,脸上泛起红晕,如天边的晚霞般美丽。
从那以后,世平总是有意无意地在集市上寻找姑娘的身影。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得知姑娘名叫苏晓红,和他一样热爱读书,家中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
那一刻,世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个人,或许出现了。
夜晚,世平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望着满天繁星,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麦浪在晚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即将开启的新生活轻声吟唱。
但是,这只是单相思。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最终和苏晓红不了了之。
世平也知道他嫂子的德行,自从结婚以来,他基本上承担了家里所有的用水的责任。他不仅自己挑水,还要给他嫂子挑水,每次水缸里没水的时候,他嫂子就会用瓢刮缸底,一听到声音,他就知道要挑水了,不跳水,连做饭都没办法做。
大人和孩子都需要喝水,做饭也需要水。虽说分了家,可房子还在一起。
那边有啥动静,这边都听得到,缸底刮水,声音不小,更是听得清楚。
村里没解决自来水问题,只有到水井里打水才行。
村外有一口井,水不苦,村内也打了一口井,是苦的。原因不详,如果村内的水井的水不苦,就不必走远路去挑水了。
这块黄土地属于岗地,就是丘陵,如同海浪,或者沙漠,起起伏伏,黄土地上的人们,生于斯长于斯,却是一个不太理想的地方,主要是缺水,打井,井水发苦,打井就像中彩票,买十回,中零回,也就是一次也中不了。反而将有限的钱花掉,本来就不富裕,结果更是拉扯人的精力。照样是黄泥,照样出碱水,照样用不成,久而久之,房子斜对面的空地上新打出来的井水,就不能食用了,只能用来洗涤,即便洗涤,洗了之后,会返碱,图案奇特,不知什么形状。
这些生活中急需帮助的时候,世和不在家,没办法做,都是世平在做。
世平想到他妈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这个媳妇到底怎样,还很难说。希望比嫂子强,希望自己的一生不要太辛苦,哥哥虽说在国企上班,但是他还是企业单位,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呢?现在还有工资,以后就难说,久而久之,就会有变化。包括建筑物和这块热土,也包括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人。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世和以后会怎样,只有他所在单位的领导知道,或者压根就不知道。他的命运,**,他也想往好处奔,可天不遂人愿,如果遂人愿就没有如果。
“我知道,听蔡支书说她从小送给她的亲戚抚养,收养她的没有儿女,她的养父母对她很好。她的生父母在生她之后,发现她体弱多病。怕养不活,就不想要,刚好她的亲戚没孩子,就做了顺水人情。”世平说。
“原来是这样,那也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
“你嫂子也是后妈,一般来说,后妈都会对自己亲生的儿女好,对于前面的,一般从内心里不关心,表面上做的不是发自内心,还是虚的。爸是亲的,但妻管严的除外。我看你嫂子的爸懦弱无能,也当不了家,你嫂子也就比较孤单。你现在给你介绍的那个,也有这个问题,是养父母养育她长大,从小肯定没吃过苦,把她视为己出,非常关心,一直在索取,离开养父母估计难以生存。她的性格肯定是不好的,性子刚烈,你要是声音比她小,估计就没多少优势了。她是主导别人的,不听,可能就会遭到一些伤人,就像出口伤人的说法那样,你要是听得进去,就听,再做决定,要是听不进去,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这个我知道,我会再问问我哥哥的意见。”世平说。
“你打算咋问?”
“我发电报。”
“你有钱?啥事这么急?”
“我没钱,可是,这事是终身大事,非常重要,花点小钱,我觉得很值。我觉得钱是身外之物,钱花在刀刃上,没什么不妥。”世平说。
“不用着急,都几十岁的人,这几十年都熬住了,就差这几天?”世平的妈说。
“也是,钱难挣,我就写挂号信吧。”世平说。
“啥叫挂号信?”
“就是不是普通的信,是有编号的信,也就是这封信十分重要,每一封信都有编号。投递成功的多。有编号,邮递员不敢随便丢。一定会送到收信人的手里。”世平说。
“那就好。”
“我写信问问哥,看他啥意见,拿个主意,免得到时候后悔。你哥就是一个例子,他的痛苦他自己忍受,谁都不能代替。他的选择,他自己负责,他做的苦酒,他自己尝。没办法,家里条件要是好,也不会娶嫂子这样的人。”
“你嫂子是大姐介绍的,大姐看中的,她也是为娘家考虑,不是因为家里穷,不会找她,她是前娘后母的,没人亲妈,就不会真正操心,像韩秀红,她亲妈就不愿意将秀红嫁给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