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霹雳雷火弹”如此好用,固然是导致芷若“泄气”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芷若发现,受制于见识、修为水平,自己虽然在暗器方面还有好多脑洞,但大都一时难以推进。
比如,为了提高“百花齐放”的杀伤力,芷若很容易就得出结论:要么加大掷出暗器的力道,以强大的动能增加暗器的威力;要么将内力附着在暗器上,直接增大暗器的破坏力。
第一种方法是绝大多数武林中人的“解题思路”,但芷若选择的是第二种方法。
倒不是她非要搞个性,而是第一种方法是现成的,虽然发力技巧也影响施发暗器的效果,但根本上还是要提升内力修为,只有内力修为提升上来了,施发的暗器威力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而这也是武林名宿能够片叶伤人的根本所在,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力大砖飞”嘛!
但芷若修习内功才几年啊?要想达到理想中的境界,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而且,既然按部就班就能提升威力,那自然也无需她再费神去研究了。
反倒是第二种方法,江湖上流传甚少,却也给了她发挥的余地。
将内力附在暗器上,实质就是将内力当做了“火药”,碰到敌人身体再触发“爆炸”,威力自然不凡。但内力不是火药,而是一种半虚半实的存在,让它短暂附着在物体上容易,但想长时间留存,却是极难。
而这种武功,别说芷若没听说,就是灭绝师太,也是闻所未闻。
而芷若反复实验后,也同样没什么进展。
倒也不是什么成果没有。经过海量的实验数据,芷若也发现了一些规律,比如,不同的物体,其附着的内力存续时间也不一样。在死物里面,玉石的内力吸附能力是最好的,树叶之类的“活物”,要比普通物质的吸附效果好;附着在物体上的内力越多,存续的时间就越长;内力在水里面传导性更好,等等。
但这些“研究成果”并不能推演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或者方向。
直到某个隆冬季节,芷若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
她发现,虽然属于同一物质,但水和冰这两种不同的状态下,内力加附其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
内力在水中的传导性相对较好,这是芷若之前就发现的。但当水变成冰后,内力在其中的传导速度就大为迟滞,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内力的存续时间的大幅度缩短。
那么,能不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
内力在某种物质当中,传导性越好也就是运动速度越快,其存续的时间也就越长,反之,则越短。
围绕着内力在水与冰的不同表现,芷若在闲暇之时又做了多种实验。
她发现,内力在沿着水—冰—水的路线传导时,在经过冰块时会有明显迟滞,但损耗却并不太大。而穿过冰块后的剩余内力,在水中又会恢复更快的传导速率。
她发现,内力由水至冰时,那种明显的迟滞,就像是被冻住了一样。
这让她不禁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若是将内力加附水中,然后立即将水冻住,那么内力会不会也随之被冻在了冰块中?
如果将这个冰块当做暗器打出去,击中敌人后,再融化成水,那么其中的内力会不会得到释放?从而达到以内力伤人的效果?
这个设想真的很天马行空,但细细究之,似乎又有那么一丝道理。在想到这个点子后,芷若立即兴奋起来,但很快,她就被浇了一盆冷水!
因为印证设想的实验,最关键的一步,即“凝水成冰”环节,以她的内功修为,根本无法做到!
倒不是因为她的内功修为太低,而是要想做到用内力“凝水成冰”,必须是阴寒内力,而且是那种阴寒到了极点的内力,如打伤张无忌的玄冥二老所用的玄冥神掌,大致可以做到这一点。其他的,哪怕是阴柔内力,也不成。
但问题是,峨嵋派乃堂堂名门正派,所习内功都是正宗玄门内功,虽因女子之故,所习内力略偏阴,但总体上仍不失中正平和。根本习练不出阴寒内力,凝水为冰更是无从谈起。
尤其是门派核心内功武学【峨嵋九阳功】,本脱胎自【九阳真经】,而【九阳真经】所修内力,虽中正平和,却还是偏于阳刚。经过郭襄改造后的【峨嵋九阳功】,更加柔和,适于女子修炼,但也与阴柔无关,更不要说是阴寒了。这样的内力,就算是修到极致,若无特别的运力法门,也是做不到“凝水成冰”的。
无奈之下,芷若只好请教大师姐静玄和师父灭绝师太,获得了不少江湖逸闻和内力方面的知识,但可惜都没什么好的办法。
据灭绝师太所言,江湖上习练阴寒内力之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