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综武侠]峨嵋剑仙 兰宫千羽

2. 倚天剑寒(2)

小说:

[综武侠]峨嵋剑仙

作者:

兰宫千羽

分类:

古典言情

老道士明显有些迟疑。显然,对“魔教”中人,他心中亦有顾虑。

原来,这位老道士正是当今天下赫赫有名的泰山北斗、武林前辈、武当派开派祖师张三丰,如今已逾百岁高龄,江湖之上无人不敬仰。

他生性豁达,于正邪两途,原本并无多大成见。只是其爱徒张翠山际遇离奇,因屠龙刀一事,与天鹰教教主之女殷素素、明教四大法王之一的金毛狮王谢逊共困于孤岛十年,期间其与殷素素互生爱慕,结为伉俪。两年前夫妇二人偕独子无忌泛海归来,正逢他百岁寿辰,本是双喜临门之事,结果却被少林、昆仑等门派逼上门来逼问谢逊藏身之所,他本也不惧,却不想期间竟发现十余年前三弟子俞岱岩被“蚊须针”暗算以致遇敌无法迎战而被人捏断四肢,致使终身残废。而当初以“蚊须针”暗算他的,竟是五弟子张翠山的妻子殷素素!结果张翠山爱徒既不忍杀妻报兄仇,亦愧于兄弟师门,兼之为力保谢逊,不忍连累武当,最终当众自刎身亡。

自此之后,他既心伤五弟子之死,又加三弟子俞岱岩终身残废,均由明教分支天鹰教而起,虽勉强抑下了向天鹰教问罪复仇之念,但不论他胸襟如何博大,对这“魔教”,实难释怀。

而那周子旺正是魔教“明教”中“弥勒宗”的大弟子,数年前在江西袁州起事,自立为帝;国号称“周”,不久为元军扑灭,周子旺遭擒斩首。弥勒宗和天鹰教虽非一派,但同为明教的支派,相互间渊源甚深,周子旺起事之时,天鹰教曾在浙江为之声援。张三丰今日相救常遇春,只激于一时侠义之心,兼之事先未明他身份,实在大违本愿。

正踌躇间,却见那与周子旺之子依偎在一起的小女孩忽然抱住他的腿,向他叩首请求道:“道长爷爷,周将军是杀鞑子的大英雄,您帮帮周小郎君和常大哥吧!”

周芷若今日之吃惊,真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老道长那轻若浮云、翩然如鸟般的高妙轻功,数丈距离轻松“飞”过,紧接着那位常姓大汉自称自己是“常遇春”,更是让她大吃一惊。

虽然另一世的她专修舞蹈,但并不代表她的文化课一无是处。特别是在家中管制她正常的娱乐生活的情况下,她精神上的食粮也只能是那些严肃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读物。

简言之,并不是历史小白的她,在元末这个时代中,听到了“常遇春”这三个字,会联想到什么就不用说了吧?

当然,眼前这个常遇春显然不是,或者说还没有成长为史书上那个与徐达齐名的率师北伐、恢复中原的名将双壁,但话也说过来,史书中描述的那个群雄并起、驱除胡虏的大时代也显然并没有到来,周子旺的袁州起义,更像是元末乱世的序幕。

这么一想,眼前忠心护主的虬髯大汉,似也符合常遇春发迹前的形象?

不过听上去,他好像是“魔教”中人,这“魔教”又是何方神圣?是正是邪?

既然叫“魔教”,按常理应该不是什么好人。不过史上农民反抗官府地主压迫、举义暴动,也常以宗教结社,诸如太平道、白莲教、拜上帝教之类的。蒙元武官口中的“魔教反贼”,刚刚在袁州举义反元,这般说来,所谓的“魔教”,倒很有可能是民众抗元的秘密结社组织了。

若是如此,这样的“魔教”,岂不是越多越好?

只是这老道长却像是真的对“魔教”中人有所忌讳——也许是学艺术的人生来就敏感,常遇春可能还没察觉到异样,但她这个旁观者,却敏锐的发觉,本是前来救人的老道长,听了蒙古武官说他们是“魔教反贼”后,竟真的有些踌躇了。

这可大大不妙。

不要说反抗蒙元暴政这样的大义了,哪怕从小处讲,如果没了这本领高强的老道长的庇护,她们这一船人怕是都要丢掉小命——别看她并不是“魔教反贼”,但对蒙古官府的“信誉”,芷若可是没有半点幻想。

于是,便有了她当机立断的叩首一拜。

为小命磕个头,不寒碜。

而且她也相信老道长的品格,别看他听到所谓的“魔教反贼”有些踌躇,但事前看到蒙古武官杀戮弱小,就能够不问曲折果断介入,绝对是身怀侠义心肠,她这般一求,指不定就有奇效。

果然,她这番话说完,老道长神色就为之一变。而就在这时,两个蒙古武官突然举刀偷袭,朝他和身边的男孩砍来。这下老道长再无犹豫,只见他衣袖翻动,双掌挥舞,两名武官便身子飞起,“砰”“砰”两声,竟摔回了原本乘来的大船。

“老道生平,专杀鞑子!”说话间袍袖挥动,众蒙古武官番僧但觉疾风扑面,人人气息闭塞,半晌不能呼吸。待其袍袖停挥,疾风才止。

蒙古人见他威势,当即惊慌失措,纷纷争先恐后地跃回大船,掉转船头,急划逃去。

危机初解。

老道长取出丹药,喂入常遇春口中,将小舟划到渡船之旁,待要扶他过船,岂知常遇春甚是硬朗,一手抱着周子旺遗孤、名叫“周嗣业”的小男孩,一手抱着周芷若,轻轻一纵,便上了渡船。

老道长随后跟上,回到渡船,又为常遇春拔出毒箭,敷上拔毒生肌之药。

周芷若爬起身,看着爹爹随小船漂走,顿时泪如雨下。

几年来朝夕相处、相依为命,如今却是天人两隔,眼前那随波逐流而去的小船渐渐远去,但芷若却恍惚透过了水流和船板,看到了那熟悉而简陋的船舱,还有那躺在蔽旧草席上面的娘亲,以及在旁悉心照料的爹爹。

躺在草席上的娘亲明显已病重多时,但憔悴的脸上仍带着淡淡的笑容。一旁照顾的爹爹也是一脸憨笑,扶着娘亲喝那碗里的药汤,显得笨拙而可爱。

芷若痴痴的看着,嘴角也不禁带上了一丝笑容。

忽然间,爹娘同时向她看来,他们温暖的笑着,说着什么,又朝她摆了摆手。而随着他们的摆手,无论是他们还是那简陋的船舱,都渐渐淡去,终究消失的无影无踪。

举目所见,只有那奔流不息的江水。

芷若徒劳的伸出手,又无力的落下。

泪水砸在她的手背上,就像那云中的雨滴,落在船舱外的残破陶罐上。

她的家,没有了。

这个世界上,只有她一个人了。

她哭得伤心,耳边听到常遇春似在对老道长解释:“……狗官兵好不歹毒,一上来就放箭射死船夫,若非老道爷相救,这船家女孩多半也性命难保……”

又听“碰”“碰”几声响,却是常遇春叩首致谢。老道长连忙将其扶起。

接着这常遇春又走到周芷若近前,朝着她又“碰”“碰”磕了两个头,唬了芷若一跳,连忙避而不受,“常大哥这是何意?快起来!”

“此拜是拜谢姑娘救我家小主公一命。”常遇春朗声道:“若非姑娘急中生智,用铁锅护体,我家小主公早就丧命在鞑子毒箭之下。”

“常大哥客气了,我也是自救而已。”

常遇春摇摇头:“姑娘用铁锅掩体后,仍将我家小主公压在身下……姑娘家人因我等牵连之故而中箭亡故,姑娘没有迁怒反而仍一力护我家小主公,此等侠义心肠,当受常遇春一拜!”

那周家小郎君也起身过来,抱住她,仰头道:“周姐姐你放心,我以后一定要杀尽鞑子,为伯父还有我爹报仇!”

芷若潸然泪下,再不能说话,只是抱住身前的小男孩,泣不成声。

“周姐姐,你放心,长大后我一定会保护你的!”

“我一定杀尽鞑子,报仇雪恨!”

老道长先是命艄公摇船顺流东下到一个叫“太平店”的地方上岸。之后又给常遇春疗伤,这才发现常遇春不仅是肩头中了毒箭,更有内伤在身,其胸口和背心各被人打了一掌,中掌处肿起寸许。身负此等重伤,竟还能千里奔波,力拒强敌,当真英雄了得。老道长心生敬佩,当下命他不可说话,在舱中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