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飞拿起笔,在日程表上圈出明天的安排——调研职业教育发展。
产业升级需要人才支撑,这又是另一篇大文章。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这座城市的改变,正在每一个这样的夜晚悄然发生。
就在李毅飞全力推进民生工程的同时,一则消息在小圈子里悄然传开:原江**苏保国,经过一番考量,最终确定的职位是京城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
这个位置看似不如封疆大吏显赫,却掌握着全国性的宏观规划审批权,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话语权,是名副其实的"实权派"。
消息传到水又市时,李毅飞正在主持一个关于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座谈会。
孟子义悄悄走进会场,将一张纸条放在他面前。
李毅飞展开一看,眼神微动,随即平静地将纸条收进口袋,继续听取职业教育学院院长的发言。
散会后,李毅飞回到办公室,这才仔细看着纸条上的内容。
苏保国调任京城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这个安排意味深长。
李毅飞沉吟片刻,给苏舒发了条信息:"听说爸的工作定了?"
很快,苏舒回复:"嗯,昨天刚谈的话。
爸说这个位置能发挥他的特长,也能为地方发展做点实事。"
李毅飞明白老丈人这话里的深意。京城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这个职位,既避开了最敏感的核心部委,又能在国家宏观布局中发挥作用,确实是个恰到好处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这个位置与地方发展息息相关,对水又市未来的重大项目申报、区域定位等方面,都能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不过李毅飞很清楚,越是这样的关系,越要谨慎使用。
他决定暂时按兵不动,继续专注于眼前的工作。
第二天,李毅飞按照计划视察职业教育园区。在实训车间里,他看着学生们熟练地操作着数控机床,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我们能不能把职业教育和解决烂尾楼结合起来?"在随后的座谈会上,李毅飞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部分符合条件的烂尾楼,可以改造成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既盘活了闲置资产,又解决了职业学校实训场地不足的问题。"
这个创新性的提议让在场的人都眼前一亮。住建局长立即回应:"这个思路很好!
我们手头有几个商业综合体类的烂尾项目,改造难度小,区位也好,非常适合改造成实训基地。"
教育局长也兴奋地补充:"如果能实现,我们的职业教育就能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技术人才。"
就在会议热烈进行时,李毅飞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曹大伟**的秘书打来的,请他方便时回个电话。
会议一结束,李毅飞立即拨通了曹大伟的电话。
"毅飞啊,"曹大伟的声音透着轻松,"有个好消息。
省里刚开完会,关突与申报'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你们水又市要抓住这个机会。
你们在职业教育和产业对接方面的探索,省里很认可。"
"太好了!"李毅飞精神一振,"我们正在研究把烂尾楼改造为实训基地的方案,如果能纳入试点城市的支持范围,推进起来就更有把握了。"
"这个思路很有创意。"曹大伟赞许道,"放手去干,省里会全力支持。
另外..."曹大伟顿了顿,"苏主任那边,有机会可以多请教。
发展规划委员会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区域协调发展纲要,这对水又市是个重要机遇。"
"明白,谢谢曹**指点。"李毅飞会意地说。
挂了电话,李毅飞站在职业教育园区的规划图前,思绪万千。
老丈人的新职务,确实为水又市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可能性,但这种关系必须用得恰到好处李毅飞决定先专注于把现有的工作做实做细。
接下来的几周,水又市的民生工程全面推进。
教育集团化办学初见成效,首批交流的教师已经到岗,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开始提升。
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建的几所学校已经完成选址,即将开工。
烂尾楼处置工作也进展顺利,除了"悦湖国际"复工外,又有两个项目找到了接盘方。
最让人惊喜的是,第一个由烂尾商业综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