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第45章 朱棣傻眼了

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作者:

躺着上王者

分类:

现代言情

杨顺看向朱棣,一脸的苦笑

不是,我的王爷,这就是你说的三个儒生?

这三个是儒生不假,可这特么的是普通儒生吗?

这几日朝堂上风波诡谲,杨顺虽是应天府府尹可却是连个屁都不敢放啊!

而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

这就是朱煐这位朱御史一手造成的啊!

当日殿试之后国本之争直接将皇储争斗摆到了明面上来,自那之后开始淮西一脉与朝中文官集团水火不容,就连没有上朝惯例的允熥殿下也被陛下钦点,日日早朝。

身为应天府府尹杨顺被迫被裹挟进了文官集团的行列,不过他不敢吭声开口,生怕得罪了淮西一脉,只是在大家全都附和的时候他才跟着附和。他可不想得罪任何人。

刚入殿试就直接指着陛下怒喷,指着满朝文武说兖兖诸公庸庸碌碌,特么的,这朱御史,也是我杨顺能惹得起的?我也不配惹啊!

这张平张志远也不是个简单人,虽也是初入朝堂,可见朱煐珠玉在前立刻紧随其后,可以说,他一手将这几日的皇储之争推向了高潮!朱御史那是视十族被诛而无物,这张志远却也是个不怕被诛三族的角色。

前几日张平的大胆之言杨顺尚感觉历历在目,而在被朱煐这位朱御史给救下之后,两人就厮混到了一起,这下好了,天雷勾动地火,两人在朝中生生在以拥立朱允熥,以蓝玉为首的淮西一脉和拥立朱允炆,以刘三吾为首的文官集团之间开出了一个新的地盘。

两人站在朝中就是自成一脉!偏偏谁也不敢去轻易招惹,不光如此,两人还频频攻讦其他两派,更重要的还是陛下的态度,这么些日子下来,两人在朝中大肆树敌,可却安然无恙,这其中陛下的态度尤为关键,作为官场上的老油条,杨顺知晓,这背后的水太深!

而至于这方孝孺.

这位爷的脾气性格是出了名的刚正,身居汉中府教授之职,刚受诏入京,第一天就奏了朱煐,与之交手过程中虽然落入下风可却并未溃败,结果不曾想好似是被人算计当了枪使,若是寻常官员,此事也只能自认倒霉了,至少杨顺觉得这事情要是落到自己的头上大抵就是如此,除了自认倒霉之外别无二路,可这方孝孺

其性情之刚烈,丝毫不弱于朱煐,居然朝堂上就调转了枪口,喷得一众文官哑口无言

此后好似就与朱煐,张平志趣相投,自成一脉.

眼下要说杨顺在朝堂上最不想招惹的人,不是淮西一脉,也不是文官集团,而是这三个不要命的家伙!

与别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人发生了争端,好歹是还有商量的余地,实在是不行了,大不了投子认负也就是了,可这三个家伙.那干起来是真往死里干啊!

没看到堂堂凉国公都**得不敢上朝了吗?这还是主动低头去了朱煐府中问了计策才堪堪保住了性命!

这几日朝中的局势变换几乎日日不同,每一步杨顺走得都是步步惊心,这也让他萌生了想要退出这个争斗旋涡的想法,只是他在纠结,未曾做出选择,本想着再看两日,心中一直告诫自己要低调行事,可结果

眼下自己是想避开麻烦来着,可这麻烦主动上门,这可如何是好?

此刻的杨顺,郁闷坏了

朱棣此时也注意到了杨顺脸色的变化,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这表情.难不成这其中还能发生什么变故不成?

可转念一想,又摇了摇头否了心中的担忧

“我乃燕王,这三人便是有些能耐,难不成还能将本王送进去不成?”

朱棣从杨顺表情上看出了杨顺或许认识这三人,或许这三人并非简单的儒生,但那又如何?

自己可是大明燕王!哪怕是有些错误也不是应天府府衙敢判的。

不过朱棣心中却也好奇,好奇地看向朱煐三人心中不由暗自排腹

“却是不知晓这三人是什么身份,知晓本王身份还敢如此,难不成背后有人?”

朱棣眯起眼睛,心中猜测.

“杨府尹,好大的威风啊,听这话是想不审此案便将我们三人给送进大牢了?”

“好啊,今日我倒是要看看这应天府府衙的大牢与刑部天牢有何不同,大人若是想缉拿,我等三人束手就擒便是。”

朱煐的声音悠悠响起,一边说着一边向着杨顺走了过去

杨顺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若是论官职,他的官职远在朱煐三人之上,位列三品,也算是朝中大员,可这朝堂的水,深就深在,他不一定看官职高低,一个人好不好惹,也不纯看职位高低.

就比如眼前这三人,别说是他这小小三品,就算是国公,也不想妄加得罪啊.

“朱御史说笑了,本官觉着,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误会,有误会!”

“张侍郎,方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儿,要不然咱进去说?”

杨顺将姿态摆的很低,苦笑着走到三人面前先行见礼。

按理说以杨顺三品的官职,该是朱煐三人先行见礼才是,可眼下却是杨顺主动见礼,这显然是一种示好.

杨顺迫不及待地将三人的官职和名字给点出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生怕朱棣再开口将局面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另一方面杨顺放低姿态先行见礼其中也有想借此提醒朱棣的意思.

朱棣也不是蠢人看到杨顺主动放下姿态给朱煐三人见礼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神色不由一肃.

原本他并不将朱煐三人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不过是三个儒生罢了可眼下作为应天府府衙府尹朝堂上身为堂堂三品大员的杨顺面对三人时居然是这个态度虽然朱棣并未听过三人的名字和名头可不妨碍他从其中获取信息。

此三人杨顺显然不想招惹

这就有意思了

朱棣不由皱眉冤家宜解不宜结没想到这三人都是朝中的人还是连杨顺这三品朝臣都不想轻易开罪的存在这要是在朝中奏上自己一本老头子那不好交代啊.

毕竟自己确实是当街纵马有些理亏

朱棣思虑的时候四周的百姓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呆了!

原本大家都是在看热闹毕竟这热**关朱棣这位燕王。

三个儒生硬刚大明燕王?

这为民**不畏权贵的戏码最是受百姓欢迎是以四周聚拢了不少的百姓.

可聚拢归聚拢看热闹归看热闹大家事实上并不看好朱煐三人在周遭百姓的心里早就已经开始为朱煐三人默哀了.

他们面对的可是大明燕王是陛下的亲儿子!

这天下的王法可不就是为了权贵而开的吗?

这样的事情在应天府可不罕见大家都见多了

大家以为这一次的事情和以往也是大同小异而在杨顺亲自出门迎接朱棣这位燕王的时候周遭的百姓更是确认了心中的想法大家的心中也并没有什么不忿甚至都能理解杨顺。

这府尹大人那也开罪不起燕王啊!

这都不是一个级别的!应天府府衙府尹何德何能去审陛下的亲儿子?

可就在大家以为事情很快就能有了结果的时候不曾想场中局面突变这三个硬刚燕王的儒生居然大有来头?甚至就连杨府尹都低头以礼相待!

顿时大家就来了兴致一个个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朱煐三人此刻场中所有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了朱煐三人的身上.

周遭百姓心中尽皆好奇杨顺的言行引起了大家对朱煐三人的身份好奇

京城的百姓毕竟是有见识不浅的有人从杨顺的言语中猜出了朱煐三人的身份。

“原来是朱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御史!”

“难怪了居然是朱御史!”

“哪位朱御史?”

“还能是哪位朱御史?最近朝中风头最盛的朱煐朱御史啊!”

“什么?是他?此次科考最盛名的便是他了!听说这三国演义话本就是朱御史儿时所作!”

“三国话本?莫不是那茶馆上说的三英战吕布桃园三结义?”

“对对对就是这书此书就是朱御史所写!”

“这书居然是朱御史所著?这话本都在京城流传多年了吧?这朱御史看着年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