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老朱也曾经洗劫过商贾,可要说肆意劫掠商贾,那这问题可就大了。
这一次筹措银两虽然是朱煐主持,可商贾也算是出了大力。
在老朱的想法里,十个名额,总不能每个商贾都和这胡老三一样有钱吧?
十个名额,除掉胡老三的这个名额之外,总共还剩下九个名额,九个名额每个名额捐款个二十万两,总计一百八十万两,加上胡老三的那三十六万两,总计两百一十六万两老朱在心里反复盘算着,手指无意识地在御案上轻轻敲击,这笔钱足以缓解湖广之地的灾情。
这是老朱的心里上限预期.他甚至觉得这已是极乐观的估量,需知国库一年岁入也不过两千万两白银。
而至于老朱的心里下限,那就是剩下的九个名额每个名额收十万两,如此一来的话就是九十万两银子,加上胡老三捐的三十六万两银子,总计一百二十六万两。
这也是一笔巨款,至少用来赈灾将把将是够的了,也能大大给朝廷财政缓一口气他甚至已经预备好了几种使用这笔款项的章程,只等银两入库便可施行。
可现在老朱听到了什么?
四百多万两?
老朱的第一反应就是,朱煐为了能够凑集更多的银两,对商贾威逼利诱亦或是劫掠了商贾,这是老朱决计不允许的!
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胸膛微微起伏,一股怒气混合着担忧直冲顶门。
他仿佛已经看到言官们唾沫横飞的**,民间沸沸扬扬的议论,说朱煐榨取民脂民膏。
有些事情他能做,可朱煐不能做,朱煐尤为特殊!老朱自己是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皇帝,什么恶名都能扛,但朱煐不同。
朱煐是老朱认定的未来大明继承人,老朱自己的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多一条性命少一条性命无所谓,反正已经背负了骂名,这骂名再多背负一些也无妨他想起自己这些年来杀过的功臣、惩处的贪官,史笔如铁,他早已不在乎身后评说。
可朱煐还是一张白纸!这孩子聪慧仁厚,尚有无限可能。
老朱对于继承人的名誉和名声方面还是十分看重的。
他已经没有了名声可言,这人呐,越缺什么就会越想要什么,老朱属于是破罐子破摔,反正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名声,那就完全不要名声好了,可他不希望大明的继承人声名狼藉!他希望朱煐能成为一个众口称颂的仁德之君,一个能让他这个祖父在九泉之下也能感到欣慰的明君。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老朱的名声很差,可朱标的名声却很好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的原因。
民间盛传,太子朱标有仁君之姿,乃仁德之君!至于这仁慈和仁德从哪里体现?这自然是通过和老朱进行对比之后体现的嘛!
朝堂上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幕:
老朱:岂有此理,犯此事之人,全给咱杀了,诛九族!
这时候朱标就会站出来,躬身行礼之后对老朱劝谏:
朱标:父皇不可!这些人罪虽大,却不至诛九族,诛三族就好。
老朱:既然太子开口,那便依太子的意思,咱退一步,诛三族!
其余大臣:太子仁德!
朱标仁德嘛?仁德!这毋庸置疑,毕竟他的参照物是老朱嘛!
老朱是不希望自己的未来继承人在名声方面太过狼藉的,因此他把所有棘手的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自己一人背负骂名.从历史上来看的话也确确实实是如此,朱允炆的名声在登基之前一直都很不错,也未尝没有老朱推波助澜的意思.
正因如此,所以老朱在听说朱煐筹集了整整四百万两之后的第一时间面色剧变,大惊失色!他几乎要立刻站起身,传唤朱煐前来问个明白。
老朱担心朱煐为了搞钱而采取了应激手段,这要是导致声名受损那就得不偿失了.
他甚至一瞬间想到了最坏的结果,若是孙儿行差踏错,他该如何补救,又如何保全孙儿的声誉。
可老朱只是稍稍一思索就又恢复了冷静.他毕竟是历经大风大浪的开国帝王,深知遇事不能先自乱阵脚。他深吸一口气,将翻腾的情绪强行压下。
不对不对,以咱大孙的性子,绝对不会做这种事.朱煐那孩子,心思缜密,做事有章法,更难得的是心存仁念,绝非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之人。这其中必定另有缘由。
“蒋瓛,这到底怎么回事?老朱当即看向蒋瓛,声音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但目光却锐利如刀,紧紧盯着殿下的锦衣卫指挥使。
蒋瓛不由苦笑,他知道皇上此刻心中必定惊疑不定,连忙躬身回话:“陛下,这臣也还不清楚啊,这些钱财是秦王和凉国公,朱御史一同运进来的,内库正在统计呢,不过臣以为朱御史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谎,于是就提前来禀报了。他的语气小心翼翼,既不敢夸大,也不敢隐瞒。
“他们人在何处?老朱追问,手指不自觉地在龙椅扶手上叩击着,显示出他内心并不像表面那么平静。
“刚把银钱交给内库,眼下正往御书房而来。蒋瓛赶紧回答,“微臣是一路跑来的,不过算算时间,朱御史他们也该到了.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听到这话的老朱眉头一挑心中已然有了计较:“你去门外看着他们到了之后直接给咱带进来咱要好好问问!”他倒要亲眼看看这群人究竟弄的什么玄虚是如何变出这四百多万两白银的。
老朱强压着内心中的困惑他毕竟见惯了风风雨雨在短暂的慌乱之后就又恢复了冷静开始整理起了衣服.
就在蒋瓛刚准备去门外的时候门外却传来了朱樉的声音.
“父皇儿臣求见!”
朱樉的声音中带着激动和兴奋想到即将要在自己老爹面前露脸朱樉就感觉莫名的一阵爽意席卷心头.他几乎能想象到老朱惊讶又赞许的表情“陛下秦王殿下和朱御史他们到了!”蒋瓛看向老朱等待指示。
“还不快去开门?”老朱一瞪眼看似不耐烦实则心中也急切地想见到他们问个水落石出。
蒋瓛赶忙应声快步走向御书房沉重的大门。
御书房里烛火摇曳一道道烛光把整个御书房照得灯火通明
空气中有淡淡的墨香和檀香味混合在一起。
虽然现在已经是凌晨可太阳还没有升起阳光尚未洒落天还只是泛着一点点鱼肚白的微光
通宵批阅奏章刚睡下不久被喊醒的老朱眼中带着些许血丝但精神却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高度集中。
蒋瓛打开了大门门口站着一堆人。
秦王朱樉一身亲王常服脸上是掩不住的得意;凉国公蓝玉则身披国公袍服虽努力保持着武将的沉稳但眉宇间也透着几分扬眉吐气;
皇孙朱允熥、御史朱煐则身着常服朱煐神色平静眼神清澈看不出丝毫慌乱;张平、方孝孺两位文官紧随其后面色肃然;
还有弓着身子显得格外拘谨小心的商贾胡老三他穿着崭新的绸缎衣服但在这天家重地依旧显得格格不入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蒋指挥使跑挺快啊
“职责所在下官这不得先过来给陛下禀告一声吗?否则这便是下官的失职了”蒋瓛连忙赔笑侧身让开道路。
“哈哈哈哈蒋指挥使别紧张理解本王理解。”朱樉大笑着拍了拍蒋瓛的肩膀显得很是亲热。
“不知现在本王可否入内?父皇他应该起来了吧?刚刚听到父皇的声音了。”朱樉蠢蠢欲动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老朱了.
虽然这筹措银两的事情不是他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主导做的,是朱煐主导的,可好歹咱也是参与了不是?而且咱还是鼎力支持的,这计划全程也都参与了,这功劳没有,也该有苦劳吧?朱煐的计划成功,朱樉与有荣焉,因为他参与了!
“王爷请便,陛下口谕,让大家入内觐见。
蒋瓛和朱樉说完之后又冲着众人笑着说道。他的目光尤其在胡老三身上停留了一瞬,哪怕胡老三,蒋瓛这会儿都不敢怠慢,别的不说,光是这四百多万两银子的数字就已经直接把蒋瓛给吓到了.
他从未想过这商贾居然能汇聚出如此惊人的力量!
这可不是四万两,也不是四十万两,这特么的可是整整四百多万两啊!
一个能够筹措到四百万两银子的商贾,谁敢怠慢?
整个大明一年的赋税也才这个银两两千万两,这可是整个大明,数千万百姓缴纳的税赋!
商贾,数日之内就汇聚出了堪比整个大明赋税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的银两?这商贾之力,恐怖如斯!
蒋瓛不得不承认,自己确确实实是小觑了商贾,商贾之力,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他暗自提醒自己,日后对待这些看似卑贱的商人,恐怕得换一番眼光和心思了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
老朱衣服都还没有穿好,朱樉领头,几人就进来了。夜风从半掩的殿门外渗入,吹得案几上奏折纸页轻微作响。
“儿臣拜见父皇!
“臣等拜见陛下!
众人齐齐行礼,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回荡,惊起一丝肃穆。
老朱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刚被唤醒的沙哑:“行了行了,都给咱起来吧。他外袍还未系全,发丝也有些散乱,可那双眼睛却早已清明如昼。
老朱现在心里头痒痒的,他迫切地想要弄明白心里头的疑惑,想要弄清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几日压在胸口的讶异与震动,如浪潮一波接一波,几乎让他坐立难安。
他的目光瞬间就落在了朱煐的身上。
对于这个大孙,老朱的心情复杂得很。短短月旬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无一不是和这失而复得的大孙有关。从认祖归宗到参政议政,从议论国策到筹措灾款,他每一步都走得让人瞠目,又步步踏实。
这些事情,全都是有利于大明之事!
难不成,当真是老天有眼?是大明德被天下,才降此英才于朱家?
原本老朱对于朱煐刚开始只是惊叹于朱煐的眼光,以及对流落在外多年的心疼,可后来朱煐的性子让老朱感觉到了佩服!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是的,佩服!
能让老朱佩服的人不多,可朱煐算得上一个!他不仅有胆识,更有谋略;不仅有仁心,更懂得何时该施以雷霆。
不过这性格也让老朱担心朱煐过于刚直,于是他在宫中就用奏章想要教自己这大孙一些处世之道。可没曾想,在朝中刚得不行、谁也不怕的大孙子,在处理政务的时候却变得格外的成熟,出的政令怀柔居多,条理清晰、进退有度,哪里有半点刚正的影子?
甚至老朱产生了一种在看自己批阅奏章的错觉!
经验手法眼光见识尽皆非常老道!
这是一个从未处理过政务的人?老朱只能将这归咎于天赋。而从这时老朱也就明白了一点,自己这大孙子刚正是刚正,可那也是分人对事的!对于他坚持的事他绝对不会后退,可面对他认为可以商榷的事情,他处理起来就十分到位。
不光是对事,也是对人,对于该以刚克刚的人就刚,面对要以怀柔手段对付的人,就柔!
这让老朱尤为欣喜,可刚可柔,可硬可软!这简直就是完美的模版啊!仿佛天生就是吃皇家这碗饭的料。
到这一步,老朱对于朱煐这个老天重新还给自己的继承人就已经是万分满意了,可没想到这湖广赈灾粮款筹措一事上,居然又给了他一个巨大的惊喜!
前几日在朝堂上湖广遭灾,朱煐主动站出来的时候老朱是高兴的,因为这代表朱煐本心是为百姓,他的眼里是有百姓的,知道百姓遭灾,心中着急。
老朱一直觉得这天下,谁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百姓!没有百姓的天下,还叫天下吗?没有百姓的支持,大明还能是大明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老朱的思想也贯彻落实到了朱标的身上,朱标对于百姓的看法和老朱是一致的,这也是老朱最看重朱标的一点!
而在朱煐身上,看到这一点,老朱自然是高兴。
只是让老朱没有想到的是,朱煐居然大包大揽地直接接下了这给湖广筹措赈灾粮款的一应事宜!
这让老朱着实大吃一惊,甚至下意识就想要阻止,可老朱转念一想,他又收回了动作。
他想要借此机会给自己这大孙子一点点小小的挫折。
老朱深刻明白,想要当一个皇帝有多么不容易,要承受什么样的压力,他心疼朱煐可却不能溺爱,他想要培养自己这引以为傲的继承人
于是老朱决定让朱煐吃吃瘪,为自己的冲动买单,这样日后只要是遇到事情之后,那就会三思而后行,而不会如此急切,如此莽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撞。
只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放纵,不得了了!
第二天朱煐就闹出了大动静,一日之内入宫三次,每一次入宫都给老朱带来了不同的震撼!
而第三次入宫更是直接把商贾带来了,而且同时带来的还有如今早已经入了内库的整整二十六万两银子和处在湖广附近的价值十万两银子的粮草!
老朱惊呆了!
他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什么叫做商贾的力量!而让他更震惊的是,自己都无法调动的商贾的力量,居然被朱煐这小子给调动了!
只是用了区区一个莫须有的稷下学宫?
这里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老朱直到现在都还是一知半解,本来他是想要找朱煐问问的,可又担心朱煐这几日筹措银两太忙,于是强忍住了心中的疑惑,准备此事结束之后再询问,毕竟这时间不是多得是吗?
只是让老朱更没有想到的是,这特么的一等,不得了了!
刚刚正在睡觉呢,忽然就被蒋瓛给叫起来,并告知了朱煐已经筹措到整整四百多万两且已经带着钱入内库了的消息,这直接把困意给老朱给惊没了!
老朱此刻看着朱煐,心中忽然有种,自己好像已经被自己这大孙子给超过了的感觉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老朱虽然为自己的大孙子感到高兴,可心中又难免有那么些许的担心,毕竟这钱.太多了!多到令人心悸,多到让人不禁想问:一个少年,何以有如此手段?这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巧与布局?
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朱看着朱煐久久不语,眼神复杂如深潭。而老朱不说话,其他人也不敢开口.朱樉低头盯着靴尖,几位臣子更是屏息静气,不敢扰了圣虑。
一时间,御书房内陷入了古怪的寂静气氛中.只听得烛花偶尔爆响,和窗外远远传来的更漏声.
气氛一时之间陷入了僵持,仿佛连空气都停止了流动
最终还是朱樉实在忍不住了开了口。他双手微微发颤,藏在袖中攥成了拳,目光却灼灼地望向龙椅上的朱元璋,声音因激动而略显嘶哑。
“父皇,儿臣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啊!”
朱樉激动地看向老朱,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甚至还有几分少年人献宝似的天真。他向前迈了一小步,像是要更靠近父亲一些。
“朱御史此番筹措湖广赈灾银两,重开稷下学宫,总共筹措到银两四百二十七万两,加上先前胡老板捐赠的三十六万两,总计四百六十三万两!”
他一字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一句报出数字,每个字都咬得极重,仿佛掷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