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被蒋瓛一顿冷嘲热讽,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
可他依旧没有拂袖而去,而是有些不可置信地看向蒋瓛:“父皇说的,都是真的?”
他不敢相信,主要是这听到的事情太过于惊世骇俗,不可思议。
那些个商贾,哪个不是精明人?哪个不是一毛不拔的主儿?
真要是能够轻而易举地从商贾身上拿到钱,哦不,都不用轻而易举,只要是能够从商贾手里用任何手段能够搜刮到钱,让他们主动把钱送出来,那朝中的人早就已经用了这个办法,哪里还能轮到朱煐?
这湖广的灾情虽然大,可要放眼整个洪武朝,哪年没有个大灾小灾的?每年几个小灾情,三年一个大灾情,这也算是常有的事,真要是那么容易能从商贾手里弄到钱,早就有人出手了!
之所以大家都觉得商贾一毛不拔,从商贾的手里弄不到钱,是因为满朝诸公不想弄吗?是老朱这个皇帝不想弄吗?
不。
是真的弄不到啊!
哪怕是你把商贾杀头了,他埋藏宝贝的地方都不会吐露,狡兔三窟,尤其是这些商贾,甚至你把他抄家了也不一定能够获得全部的财富,明处一个家,这暗处还不知道养了多少个家呢。
正是因为从商贾手里大家都试过了,弄不到钱,所以大家才会公认这条路行不通,这些商贾一毛不拔!
可现在,自己听到了什么?
也不怪朱棣此刻震惊。
别说是他,换成但凡任何一个其他人,猛地听闻这么个消息,也不可能平静!
蒋瓛白了朱棣一眼:“王爷,陛下说了您都不信,您问我?”
“既然王爷诚心发问,那下官就给王爷你交个实在底,陛下所言句句属实,朱御史是有本事的,一日之间弄到了三十六万两银子,而且此番商贾总共能捐钱粮怕是会过百万不止!王爷,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您的话下官也还给您,还请王爷莫要再坐井观天了,朱御史之能,非常人所能及!”
蒋瓛有些傲然道。
他倒是没有资格在朱老四面前傲气,可他傲的并非是自己,而是自己跟的头儿!
蒋瓛早就已经把自己看成了半个朱煐的手下,如此情境下,朱棣小觑朱煐,对其不屑的言语,在蒋瓛听来自然也就不爽了
而这会儿的朱棣已经几乎听不到蒋瓛在说什么话了,在蒋瓛彻底再次肯定了老朱所说的话的真实性之后,朱棣整个人当即就感觉大脑嗡的一下,一片空白,整个人呆立当场,彻底怔在了原地.
一日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之间弄到了三十六万两?
商贾还要捐赠整整上百万两?
不是,这些个商贾都怎么了?
这个世界怎么了?
都疯了吗?
都成了疯子?都在针对我?
朱棣一时之间感觉人麻了
朱棣有些失魂落魄的往着宫外走,他甚至都忘了和蒋瓛打招呼,蒋瓛说的这话给朱棣的震撼和打击太大了。
他素来就是一个自负的人,可现在眼前这件事儿,哪怕是知道了结果,被老朱告知了结果,他也依旧想不明白朱煐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这才短短一天!一天时间啊!
一天时间从那些一毛不拔的商贾手里拿出来了整整三十六万两?
这是怎么做到的?
朱棣不理解,他想不通,也正是因为不理解,想不通,他才如此地失落.因为这对于朱棣而言,是对他自信心的巨大打击!
看着失魂落魄走了的朱棣,蒋瓛看着朱棣的背影。暗暗地唾了一口。
呸!
难怪秦王殿下说燕王阴险狡诈呢,这独自一人来找陛下告朱御史的刁状,幸好朱御史实力够硬
蒋瓛心中喃喃自语,他早就已经默默地在心里把朱棣列入到了敌人的范畴。
老朱的话都已经说的不能再明显了,而且还说了很多次,日后自己就是要留给长孙殿下的。
要是长孙殿下不要自己,那就得被陛下给带走殉葬了,自然,俺老蒋是不会怕死的,只是单纯地想要辅佐殿下,为大明再尽忠职守个几年,让天下承平,这是咱锦衣卫的指责嘛!
朱御史有句话说的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与此同时,另一边。
朱煐几人告别老朱出宫之后,胡老三向几人告别,说是要先回去告诉其他商贾这么个好消息。
朱煐自然是巴不得,老胡带去的不是好消息,那是白花花的钱入账啊.
朱雀大街东边的一座大院子里。
要是有行商做买卖做的比较大的,定然会认识在这院子里此刻心不在焉,各个紧张坐立难安,来回踱步的这些个在商贾圈子里赫赫有名的商贾。
这些商贾都是从千千万万个商贾里靠着自己或者靠着手段走出来的,各个家财万贯,其中甚至有不少个商贾就连胡老三也得自叹不如
胡老三告别了朱煐等人之后,先是修书一封给家里,让人赶紧送去,让自家的长子胡德禄入京,胡老三虽然常年在京城,但儿子并不在京城,这也是为了狡兔三窟,对于商贾而言,京城太过于危险,尤其是对于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后代而言更是如此。
这京城里达官贵人无数,而这些达官贵人之间又是盘枝错节,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在路上惹到的一个人,他可能就有着和朝中某位大人的关系,不说是通天关系,只要是和朝中的官员牵扯上一些关系,这对于商贾之家而言可能就是巨大的损失,要么花钱消灾,要么就是被人针对。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件两件,而是十分常见,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一般而言商贾的子嗣一般不会定居京城。
一个是不想让二代在京城得罪上得罪不起的人,第二个也是狡兔三窟,担心哪一天自己这只肥羊被朝中的大人物盯上,哪怕自己真的**,好歹也能留些血脉在外.
京城虽然赚钱,可这风险也高,身怀巨款的商贾就是一只只肥羊,任谁都想来找麻烦,都想来咬上一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商贾们各个哪怕是有钱也不敢露富的原因。
你不露富硬扛,说不定还能侥幸过关,而你要是露富,哪怕是真的侥幸没死,之后要遇到人的刁难,遇到明里暗里的讨要,遇到的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这往后也是扛不下去的
而在让人修书一封快速往城外的儿子送的同时,胡老三走向了朱雀大街东边的那座汇聚满其他京城赫赫有名的大商贾的小院.
小院里,这些个商贾坐立难安,每个人都在等待。
他们等待的自然是代表所有京城的大商贾前去找朱煐验证消息真伪的胡老三
“你们说胡老板他不会是出事了吧?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让小院里原本就比较紧张的气氛瞬间一滞.
随着这句话,不少商贾的脸上都是唰的一下变得惨白。
“不不会吧?
有人不敢相信。
“怎么不会?按照时间这会儿都什么时辰了?哪怕是朱御史留胡老板在府上用饭也给吃完了才是,可现在胡老板还没有回来,这不是出事了还能是什么?
原先开口的那人越想越是觉得自己猜想的对,随着自己的分析,脸色越发白了
“胡老板毕竟是带了那么多银子上门,朱御史该不会这么不讲究才是,不是都说他性情耿直,刚正不阿吗?
“刚正不阿?不是,老张,这话你也信?朝中的达官显贵你我又不是没有接触过,那御史台的,一个个都说自己刚正不阿,哪个不是鼻孔朝天不把我们当人看?
“我看这朱御史就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名声在外可净做一些背地里见不得人的事儿,我看这坏菜就坏在了胡老板带钱上门!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老李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我能有什么意思?这么些年了但凡是钱财外漏的商贾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我看胡老板这回也是悬咯”
“.”
随着一声声议论逐渐倾向于胡老三出事的声音越来越大。
和朝廷官员觉得商贾不行一毛不拔一样商贾也视朝廷官员如同蛇蝎避之不及。
几个商贾议论着谈论谈论就不由谈到了几年前的**事件
几年前也是发了水患朝廷也是钱粮不够于是朝廷就发动官员捐钱商贾捐钱粮老朱还写了亲笔信拿回商贾总共捐了几万两老朱得知之后勃然大怒直接杀了领头的商贾还有几个商贾抄家得了百万两的白银!
这件事放在朝廷里那就是商贾一毛不拔的案例典范可放到商贾这儿那就是朝廷官员危险的代名词
角度不同同一件事情对双方造成的影响也是全然不同.
“都说了让胡老板低调些他非不听唉这下该如何是好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