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四百多万两金银摆在面前的震撼是什么样的?
很多人没有体会过甚至难以想象。那不仅仅是数字的冲击更是一种视觉和心灵的巨大震撼。
而现在此刻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全都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种头皮发麻、心跳骤停的感觉
当一口口沉重的箱子被侍卫们“哐当”、“哐当”地接连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的目光就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已经齐刷刷地、不受控制地落在了这些敞开的箱子上
准确地说应该是死死地钉在了这些箱子里那堆积如山、闪烁着诱人而又刺眼光芒的金银财宝上。
大部分都是白花花的官银锭子
“朱御史。”老朱的声音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满意和自豪。
“臣在。”朱煐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心里头却在哀嚎:又来了!又要被架在火上烤了!
这简直是弄巧成拙求死不成!看老朱现在这眉飞色舞的架势哪里还有半点要处罚自己的意思?分明是要搞一场盛大的表彰大会!自己怕不是又要被重赏?一想到这个朱煐就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不过事已至此众目睽睽之下自己也就只能“坦然”受之了虽然这“坦然”里充满了苦涩。
“你之前跟咱提过要重开稷下学宫为大明培养人才。咱思前想后觉得此事甚好意义重大!”老朱目光扫过下方依旧处于震惊中的百官声音洪亮“正好借着今日的这个时机咱就将此事拿出来到朝堂上议议。”
老朱嘴上说是“议议”可那言语之间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却压根没有半点要和大家商量讨论的意思完全就是通知。他也不管百官那错愕、茫然、甚至带着几分惶恐的目光直接自顾自地开口下达了命令。
“稷下学宫日后将成我大明第一学府是教化天下、遴选英才的重地!这等关乎国本的大事自该有咱亲自挂帅一份!”老朱一拍龙椅扶手定下了基调“即日起咱便担任这稷下学宫祭酒一职!亲自过问学宫大事!”
此言一出百官更是心惊陛下亲自担任学宫祭酒?这规格这重视程度简直前所未有!
“秦王!”老朱的目光转向了自己的儿子。
“儿臣在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被点到名字的朱樉当即精神一振,站了出来他知道,重头戏来了。
老朱的目光在朱樉的身上扫了一眼,带着一丝审视,更多的是定论:“咱就命你为稷下学宫副祭酒,协助咱管理学宫事务,你可有异议?
“儿臣没有异议!定当尽心竭力,为父皇分忧,办好学宫!
朱樉先是立刻表态,随即又像是想起什么,补充道:“不过父皇,老三(晋王朱棡)此刻正在回京的路上,儿臣前几日联系过他,他在信中也对重开学宫极感兴趣,言明也有意当这稷下学宫副祭酒,为大明文教出一份力,父皇您看.?
朱樉说话的语气虽然是疑问句,但心里却十分淡定,甚至有点想笑。
因为这事情是早就已经和老爷子在私下里商定好了的,眼下不过是寻了个最风光、最合适的时机,将私下定好的事情搬到这台面上来,走个过场,顺便震慑一下群臣罢了.老三那边,早就通过气了。
“好!
老朱从善如流,大手一挥.
“老三既然也有这份心,也想为稷下学宫出一份力,那是好事!那就让他也当个学宫副祭酒吧!正好学宫初建,百废待兴,也缺人手,你们兄弟多帮衬着朱爱卿一些,一定要齐心协力,将咱大明的这第一学府给咱办好了!办出气势来!
安排完自己的两个儿子,老朱的话锋一转,终于落到了今日最大的功臣身上,目光也变得格外温和
“朱御史。你立下如此泼天大功,解朝廷倒悬之急,救湖广百万生灵,咱若是不赏,天下人都会说咱朱元璋赏罚不明!老朱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力度,“即日起,咱便封你为——中兴侯!食禄千五百石,**罔替!同时,兼任这学宫副祭酒之职,总领学宫筹建及日后教学庶务!你觉得如何?
“????
老朱吩咐完朱樉之后,这突如其来的封赏,却是让全场所有人不由地一怔,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
就连朱煐自己也彻底愣住了,大脑一片空白.
什么玩意儿?
封侯了?
就这么.封侯了?中兴侯?
这.这是什么封号?“中兴?听起来怎么这么宏大?这么.要命呢?
虽然一时半会儿弄不清楚老朱为什么偏偏给自己起了这么个意味深长的封号,但有一点朱煐是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那就是——自己真的封侯了!有爵位了!还是**罔替的侯爵!
一想到这个,朱煐顿时感觉眼前一黑,心中郁闷得想要吐血
这封侯拜爵,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对于朝堂上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光宗耀祖的天大好事!可对**只想完成那个坑爹的“为家国天下”而死任务的朱煐而言,封侯,无疑就等同于给自己本就如履薄冰的作死之路,又增加了无数倍的难度!这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官位越高,爵位越显,自己就越难“合理”地被皇帝处死啊!老朱你这哪是赏我,你这分明是在害我啊!
朱煐怔在原地,内心哀鸿遍野的同时。
奉天殿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响起一片压抑的倒吸冷气之声,然后再次陷入了鸦雀无声的状态。
百官全都沉默了.不是不想说话,而是被这接连的重磅消息砸得有些头晕目眩,需要时间消化。封侯!而且是带着“中兴”二字封号的侯爷!这意义太不一般了!
就连提议重开学宫、知道内情较多的朱樉,此刻也愣住了片刻.
以朱煐此番筹集四百多万两的泼天功绩,直接封侯,虽然显得有些破格、过于恩宠,可仔细想想,倒也能说得过去,毕竟功劳实在太大。只是.这“中兴侯”的封号
这个封号是什么意思?蕴含的意味可就太深长了!
对于一个侯爵而言,封号尤为重要,往往体现了皇帝的期许和受封者的特质。老朱必然不会是无的放矢,随便起个名字。那么也就是说,“中兴”这个封号,是老朱深思熟虑之后才拿出来的,其中必然蕴含着他老人家的深意和对朱煐的定位.
“中兴.中兴”朱樉在心里默默咀嚼着这两个字。
忽的,朱樉眼前一亮,仿佛一道闪电划过脑海。
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关键之处.
“果然!父皇对朱御史寄予厚望,远超常人!这是想让我和老三成为辅佐新君的贤王,而让朱御史成为辅佐新君的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般的贤臣,与我们一同辅佐未来的大明之君,开创一个远超当下的治世中兴盛世?”
朱樉顿时眼前越来越亮,他越是细想,越发感觉自己猜得有道理,甚至能脑补出老朱对未来蓝图的规划一种与有荣焉的感觉油然而生。
而与朱樉的“恍然大悟”和隐隐兴奋不同,站在武将队列靠前位置的朱棣,则始终眯着眼睛,如同蛰伏的猎豹,静静地观察着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分析着每一个细节背后可能隐藏的信息。
方才老朱直接下达了命令,朱樉和那个远在封地、连面都没露的老三朱棡,都成了这稷下学宫的副祭酒,可老朱的口谕中,却没有半分提到他燕王朱棣的意思!
这细微的差别,让朱棣瞬间感觉到了一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种刺骨的寒意和一种被排除在核心圈层之外的巨大危险!
这是一种被刻意边缘化的危险信号!
都是王爷都是父皇的儿子老二在京也就罢了老三甚至都没有在京城怎么他都能凭空得个学宫副祭酒的职位而自己这个战功赫赫、就站在朝堂之上的燕王却不是?
这其中的区别对待要说没有问题朱棣是打死都不相信的!父皇此举必有深意!
老朱亲口所言这稷下学宫将成为大明的第一学府也就意味着这学宫的重要性将无与伦比未来必然是天下学子心向往之、挤破头也要进入的最高殿堂。那积累的名望那遍布天下的人脉一个学宫副祭酒的位置便代表着潜在的“桃李满天下”代表着稷下学宫所有学子名义上的“师长”!
或许没有朝夕相处的师生之实但这份师生之名以及由此带来的隐形权力和影响力绝对是任何一个有远见的**人物都无法忽视的。
而紧接着当朱棣听到老朱对朱煐的那个特殊封号——“中兴侯”的时候心中更是猛地一凛警铃大作!
中兴侯!
这个封号可绝不一般!非同凡响啊!“中兴”二字岂是能随便赐予的?这几乎明示了父皇对于朱煐在未来王朝格局中扮演角色的最高期望!
看来父皇对于这小子的重视和期望还要在自己之前的想象之上!这是要将他打造成未来辅佐新君、实现大明“中兴”的核心班底!
朱棣眯着眼睛眼神如同最精细的尺子在站在大殿中央、一脸“郁闷”的朱煐身上不断飘动、衡量.
要说在此之前在朱煐没有展现出这惊世骇俗的聚财能力之前朱棣如果知道老朱如此重视、甚至有点溺爱朱煐的话他的心中必然充满了不理解和不屑认为老爷子是老糊涂了。可现在亲眼见证了四百多万两白银的冲击后朱棣不光理解了而且还是非常理解甚至深刻认同老朱的想法和做法。
换位思考倘若自己是皇帝手下能有这么一个几天之内就能为朝廷聚拢到数百万两银子、解决天大难题的能臣干吏
答案显而易见必然是倾力重用寄予厚望!更何况朱煐此人性格刚正不阿行事颇有章法不结党营私颇有做“孤臣”的潜质。
而什么样的臣子最能让皇帝放心?最受皇帝青睐?那自然就是有能力、又不拉帮结派的“孤臣”!
而一个有能力、有原则、又深受皇帝信任的“孤臣”.
朱棣眼中闪烁着复杂而异样的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光芒,心中念头急转
他在听到“中兴侯”这个封号的瞬间,就自我感觉已经触摸到了老朱的部分心思.
父皇他这是未雨绸缪,在为未来布局?是想让朱煐这样的能臣,辅佐即将确立的新皇,共同开创一个大明的“中兴”之世?
洪武朝虽然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国力已经算得上十分富裕,远超元末,可要说四海升平、百姓富足、文治武功都达到顶峰的“盛世”,却还远远谈不上。北元残余势力犹在,内部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
显然,父皇这是对朱煐的才能极为认可,对大明的未来寄予了超越当下的厚望啊!而“中兴侯”的封号,就是这种期望最直接的体现!
可想到这里,朱棣却不由自主地皱起了眉头,心情变得更加沉重
因为他想到了自己尴尬的处境和未来可能面临的局面.
眼下,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晋王朱棡,都名正言顺地成了稷下学宫的副祭酒,进入了这个未来必将影响深远的文化权力核心。而朱煐,作为提议者和首功之臣,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副祭酒,而且看父皇的意思,重开稷下学宫的具体事务,想必主要就会落在他的身上
父皇又封其为寓意深远的“中兴侯”,显而易见这是将朱煐视作了未来实现大明“中兴”的关键人物。
而自己呢?燕王朱棣,却因为之前那点“微不足道”的冲突,似乎被有意无意地排除在了这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体系之外!再加上老二朱樉肯定会在中间各种挑拨离间
倘若如此态势持续下去,自己和朱煐,乃至和这个代表着未来朝廷文教方向和人才储备的“稷下学宫”体系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十分疏远,甚至对立!
朱棣心中一凛,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涌上心头。
要是放任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那对于燕王府的未来而言,将会十分危险!极其被动!
从某种程度而言,朱煐如今的身份,以及老朱有意的推波助澜和重点培养,再加上他即将主导的、作为大明第一学府的稷下学宫,朱煐在某种程度上,将来就可能代表了未来大明朝廷在文教、乃至部分政事上的态度和方向!
倘若当真因为之前的龃龉和现在的边缘化,导致朱煐,乃至整个“学宫系”的未来力量,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的话
那么燕王府未来的处境,将会变得异常艰难和堪忧!这绝对是朱棣万万不想看到,也绝对不能接受的局面!必须想办法破局!
不行!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个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想到这层可怕的后果,朱棣眼神一凛,不再有丝毫犹豫,当即一步跨出队列,动作果断而坚决。
眼下的奉天殿内,正因为老朱的连续重磅宣布和那四百多万两白银的视觉冲击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任何细微的举动都会引发所有人的注意,而燕王朱棣这突如其来的出列动作,无疑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顷刻间,朝中文武百官,无论之前是在震惊、是在算计、还是在暗自庆幸,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带着惊疑、好奇、审视,落在了这位刚刚还为朱煐说话,此刻又突然站出来的燕王殿下身上.
他又要做什么?
“老四,怎么?你还有事要奏?
老朱看到朱棣出列,也是眉头一挑,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但目光却深邃了几分,似乎也想看看这个一向心思深沉的四儿子,此刻又想玩什么花样。
朱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点因为主动“低头
“启禀父皇,儿臣见二哥、三哥皆能为稷下学宫效力,儿臣身为皇子,亦感责任重大,心向往之。故而,儿臣毛遂自荐,也想当这稷下学宫的副祭酒,为父皇分忧,为大明文教尽一份绵薄之力,还请父皇应允!
朱棣此言一出,瞬间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寂静无声的大殿内,真正达到了落针可闻的程度,甚至能听到一些人因为过度惊讶而倒吸冷气却又强行憋住的声音.
燕王朱棣,主动开口,要求当副祭酒?
这.这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谁不知道燕王朱棣和朱煐之间的矛盾?那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
毕竟朱棣刚一进京城,连口气都没喘匀,他和他的心腹大将就被朱煐这个“愣头青一点面子不给地强行送进了应天府府衙大牢。
这一关就是好几天,让燕王颜面扫地。
这事儿完完全全就是朱煐一手推动、一手操办的,说两人之间有深仇大恨或许夸张,但说势同水火、绝无转圜余地,那是朝野皆知的!
可今天,燕王殿下这接二连三的操作是什么意思?
先是打破众人预期,站出来为朱煐说话、请功;
现在更离谱,明明这稷下学宫副祭酒之位,陛下明显没有考虑他,名单里压根没提他朱棣的名字,可他却主动开口,硬要贴上去.
这不是赤裸裸的热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