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第78章 秦王好学

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作者:

躺着上王者

分类:

现代言情

“朱御史不知本王今夜可否有幸与朱御史秉烛夜谈?”

月色如水洒在朱府的青石板上映出一道修长的身影。朱樉站在庭院中目光灼灼地望着面前的朱御史语气中带着几分难得的诚恳。夜风轻拂吹动他腰间玉佩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说实话本王很想同朱御史学习学习父皇对本王寄予厚望奈何本王的实力有些不济本事有些辜负了父皇的期望还请朱御史教我也好让本王提升提升。”

朱樉是个直肠子说话也不怎么会拐弯想到什么便说什么了。他这番话说的很是直白甚至带着几分自贬的意味。作为一名王爷能如此放下身段实属难得。而他这番话落入一旁胡老三的耳朵里却又是不同的一番意味.

胡老三站在廊下阴影处闻言不由得屏住了呼吸一双精明的眼睛在夜色中闪烁着惊疑不定的光芒。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指脑海中已是翻江倒海。

朱樉是谁?

这位可是大明的秦王!

大明开国第一任秦王!

陛下亲子堂堂王爷眼下太子去世倘若不是陛下有意立皇孙为储的话这位秦王殿下甚至有机会争夺那九五之尊之位!

这样的人物对朱御史的态度如此谦卑甚至言语之间还有些谄媚请求的意味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胡老三只觉得心跳加速血液沸腾。啧啧啧咱老胡的眼光可真是好的很呐!这选的靠山都是如此的出众!

而朱樉的态度和表现让胡老三更进一步的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原本只是猜测现在几乎可以断定这位朱御史绝非等闲之辈。

原先他便觉着朱煐是老朱特意想要留给下一任皇帝的优秀人才

秦王比自己可厉害多了人家的消息渠道人家知道的东西那不比自己多得多?人家对待朱御史都是这般态度由此可见自己的推断是没有错的甚至有可能还过于保守了!

胡老三的眼睛里发光!那是一种发现宝藏的光芒是一种押对宝的兴奋。他在商海沉浮多年深知机遇稍纵即逝的道理眼前这一幕让他更加确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商贾并非是不想要找人当靠山而是一来对方看不上商贾二来商贾也担心出现卸磨杀驴的情况下发生。自古以来士农工商商为末流即便家财万贯在权贵眼中也不过是待宰的肥羊。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双方都有顾虑以至于商贾一般不会和官场上的人有太多的纠缠,而得益于老朱对贪官污吏的严酷手段,官员们大多数也不敢去敲商贾的竹杠,毕竟这钱虽然好,但也得有命花才行啊!

而且这和有命花没命花已经不完全挂钩了,就老朱那剥皮填草的手段,简直比死还可怕!一想到那些被剥下来的人皮,填充草料后摆在衙门口示众的场景,任是再贪心的官员也要掂量掂量。

最让人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等待死亡前遭受的非人的**的折磨!那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望,足以让任何人望而却步。

胡老三的眼眸里精芒攒动,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场中的朱樉和朱煐目光下意识的落到了朱煐的身上这个年轻人究竟有何等魅力,能让秦王如此折节下交?

朱樉也不由看向了朱煐

他想要留宿,最终还是要朱煐这个当家人点头才是。虽然贵为王爷,但此刻他表现得如同一个普通的访客,遵循着主人家该有的礼仪。

要说之前朱煐在朱樉眼里是老爹的心腹,一切的尊重都是因为老朱,交好也是为了试探老朱的态度的话,现在朱樉对于朱煐的看法和态度就已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朱煐的能力已然得到了朱樉的认可,甚至朱樉内心深处早已经是惊为天人!这几日他冷眼旁观,看着朱煐如何运筹帷幄,如何将那些精明的商贾收拾得服服帖帖,又如何巧妙地完成了父皇交代的筹款任务,这一切都让他对这个年轻的御史刮目相看。

果然,父皇的眼光就是比咱长远啊!朱樉不禁在心中感叹。他自幼就被父皇批评不长进,如今看来,父皇识人的本事确实非凡。

父皇一眼就看出了朱御史是个有能耐的人,不过哪怕是父皇,恐怕也是没有想到朱御史会有这般能耐吧?朱樉甚至觉得,朱煐的才能可能超出了父皇最初的预期。

朱樉眼眸中闪烁着光芒,目光视线落在朱煐身上.那是一种混合着敬佩、好奇和些许嫉妒的复杂目光。

朱煐微微一笑。月光洒在他清秀的面庞上,映出一派云淡风轻的气度。这房子是老朱赏赐的,原本是皇家产业,老朱赏赐的东西自然不是凡品,这占地面积虽然说不算是非常非常大,可这客房也有个十几间,足够客人留宿了,甚至还有三个交错纵横的别院,朱樉要留宿,朱煐自然是没有理由拒绝。

倒不是因为朱樉是王爷,单纯只是因为这货拉仇恨啊!朱煐在心里暗笑。但凡是大明的人都知道,秦王朱樉和燕王朱棣不对付,从小就不对付,两人属于是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互相看不顺眼的情况,朱樉眼下更是将朱棣视作眼中钉肉中刺。

在朱樉看来,朱老四就是脑后生反骨,而自己眼下的身份是什么?是父皇钦点的大明未来贤王,是未来朝廷的中流砥柱,是大明柱石,那不得未雨绸缪将朱老四这种**份子给扼杀在摇篮里?

朱樉和朱棣可以说是天生的对头,按照这种关系的话,自己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和朱樉多多亲近,天然的就能拉起朱老四的仇恨,到时候岂不是寻思有望?朱煐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妙不可言。

朱煐觉着眼下自己对于朱棣的针对还是不太够,或许被旁人一劝再加上朱棣当上皇帝之后想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或许就把自己给放过了这可不成!他必须加大力度,确保朱棣对他恨之入骨。

一方面是朱樉这边需要加把力气让朱老四对自己看的更不顺眼些,同时再留有老方这张底牌。朱煐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站在一旁的方孝孺,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通过历史,已然验证了老方的战斗力。纵观历史,被诛十族的,也只有方孝孺一人。而他正是死在朱棣的手上!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老方他掌握了朱棣的正确使用说明书啊!

有这么一张底牌在,拉朱老四的仇恨就容易多了朱煐几乎可以想象到,当方孝孺那张铁嘴对上朱棣时的精彩场面。

朱煐看向方孝孺:“老方,秦王殿下要留宿,你以为如何?”

朱煐话音落下,方孝孺却是一脸懵逼.这是你家,你问我作甚?他下意识地想要这么回答,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不过转念一想,方孝孺莫名其妙的同时有不由得眉头一挑。他想明白了!这是朱御史拿自己当家人了啊!家中留宿,不得问问自己这半个家人的意见吗?这几日以来方孝孺一直同朱煐张平厮混,三人经常秉烛夜谈,当然,主要是张平和方孝孺谈,朱煐就是打酱油的,他也没有那么功夫和两人掰扯,不过这举动在方孝孺和张平看来就是当老大的风范了。

两人谈论的内容太过低级,无法引起老大这般能干实事人的兴趣!方孝孺甚至觉得,朱煐之所以不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是因为他们的见解太过浅薄,入不了朱煐的法眼。

这几日以来,两人谈论的主要内容就是胡老三的那三十六万两,谈论着自己对于商贾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治国之策。方孝孺是个理想化的人,他刚正不阿但看待问题却十分理想化,而刚好,张平也是个理想化的人,他刚入朝堂,作为朝堂上的新人,张平满腔热血,两人碰上就像是干柴烈火,轰然化成烈

听说和异性朋友讨论本书情节的,很容易发展成恋人哦

焰熊熊燃烧!

而朱煐之所以在一旁打酱油的原因就是两人所说的治国之策压根就没有多少有可行性的就是仅限于纸上谈兵。很多时候朱煐听着他们的讨论都忍不住想要插话指出其中的谬误但为了维持自己“不求生”的人设又不得不忍住。

不过说来也正常无论是张平还是方孝孺虽然两人的爱国思想是可以肯定的但同时两人对于国家治理的经验上却都是极度缺乏根本就不可能提出多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朱煐看来两人提出来的建议拿就是错漏百出放到朝堂上基本就是被老朱无视的那种。

显然两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毕竟不是人人都像朱煐一样站在后世无数巨人的肩膀上看待问题方孝孺和张平的表现才是符合一个没有久经政务之人的一个正常表现。

要不怎么老朱惊叹朱煐的天赋呢毕竟没有经过实操却偏偏能一次次提出最为有效有用的见解和意见这除了天赋之外还有什么能够用来解释?

长时间的留宿让方孝孺和张平、朱煐之间的关系异常亲近几乎就已经是穿上了同一条裤子。方孝孺和张平自不用多说两人那是真正的一见如故两人的价值观趋于相同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而方孝孺和朱煐关系亲近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老方的战绩。

能在朱棣手下完成被诛十族的壮举这样的战绩简直就是馋的朱煐流口水啊!有这么一手底牌在得好好维护着。朱煐甚至暗中决定一定要保护好方孝孺确保他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穿越这么久了朱煐已经深刻认清了现实

朱允炆的态度转变让朱煐很没有安全感.他总觉得这个看似温和的皇孙背后在谋划着什么这种不确定性让他很是焦虑。

所以朱棣这条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老方是对付朱老四最大的底牌之一可不得好好把握?朱煐打定主意一定要将方孝孺这张牌留到最关键的时刻。

这几天以来的近距离接触让方孝孺产生了错觉只觉着是和朱煐志趣相投再加上他心中佩服朱煐的刚正不屈这等无惧无畏是哪怕自己都无法做到的正是因为自己无法做到所以才让人敬佩!

这也就有了在朱煐开口之后方孝孺想岔了的情况.想通之后方孝孺看了眼朱樉笑道:“正好秦王殿下日后是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稷下学宫副祭酒日后我们便是一条船上的人留宿自然是应该的正好也多多联络联络感情嘛!”

“不瞒王爷我同志远老弟已经在朱御史家中留宿了许久倒是也不怕丢人。”方孝孺说着还朝张平那边使了个眼色

“哈哈哈哈既如此那本王就叨扰了正好这儿离宫中近明日一早我等一同入朝就是。”朱樉大笑道。他原本还担心朱煐会拒绝没想到这么顺利就得到了留宿的许可心情顿时大好。

“既然你们都留下了那我也留下?”就在此时忽然蓝玉的声音夹杂在众人中响起.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落到了蓝玉的身上.这位一向以桀骜不驯著称的凉国公竟然也会主动要求留宿?这简直比太阳打西边出来还要稀奇。

蓝玉被大家这么齐齐注视还真有些不习惯他粗犷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罕见的窘迫。忽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直在角落不曾开口说话的朱允熥当即大笑:“哈哈哈哈哈我这不是想我的允熥了么。来允熥和舅姥爷说说最近还怕朱允炆那小子不?”

“陛下让你跟着朱御史学学朱御史的性子这些日子想必也是学了不少吧?你看看人朱御史朱允炆那小崽子敢在朱御史面前蹬鼻子上脸?”

“这人善被人欺你不怕人人自然怕你你看看这些日子过来朱允炆那小子是不是就安分多了?他还敢在朱御史面前五马**的吗?”蓝玉说着走到朱允熥面前大笑着拍了拍朱允熥的肩头。

朱允熥和先前相比倒是有了不小的变化。短短几天的功夫朱煐对于朱允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原本那个畏畏缩缩、说话都不敢大声的皇孙此刻虽然仍然显得有些腼腆但眉宇间已经多了几分坚毅的神色。

朱允熥原本是想主动跟着朱煐学习学习朱煐身上的那一股子无惧无畏的勇气的可当他真正入住了朱煐的府中之后他发现好像自己压根都不用学这和朱煐相处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心里面的想法就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环境改变人这句话可不是闹着玩呢这是切切实实总结出来的经验!朱煐本身就带着剧烈的勇敢磁场无畏无惧这对于懦弱性子的朱允熥而言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影响而朱煐府中还不仅仅只有一个朱煐啊!

张平和方孝孺这俩货可在朱煐不说话的时候成天在叨叨叨个没完说是志趣相投其实就是大明的超级八卦份子。两个人谈论内容聊着聊着就会聊到哪里的官府闹出了什么事然后就会聊到倘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若此事被自己碰到将会如何如何.

不光是当代官府的事儿,还有前朝,还有汉唐,中华上下数千年的历史被两人聊了个遍,最终张平得出结论,大部分人都是草包,放眼千年,真正能办事儿的,唯有你我二人加一个老大

理想主义者的想法总是充满了理想主义,而显然,张平和方孝孺都是理想主义,至少目前来说,两人是没有经过多少实践的理想主义代表而两人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甚至为了心中的简直可以放弃生命,充满了勇气,而两人之间激烈的言辞交谈,也充分影响到了作为旁观者的朱允熥.

遇到问题,首先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想法,遇到阻碍怎么办?继续坚持!有人针对怎么办?坚持的同时喷他!要是对方很强大怎么办?继续坚持,继续喷他!那对方要杀了你怎么办?仰天长笑,然后鄙夷,慷慨赴死,高声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留名,不亏,让对方遗臭万年,对方血亏!

这就是张平和方孝孺的追求和讨论内容,每每两人出现争论,都让一旁的朱允熥听得叹为观止.他从未想过,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如此热烈地追求理想。

而要说朱煐在里面最大的作用那就是张平和方孝孺争论不出结果的时候,这时候两人之中必然会出现一个人提及到朱煐,然后两人就去请教朱煐会如何行事,亦或是两人齐齐闭嘴.在朱煐面前,哪怕是两人也不得不低下那追求真理的头颅。

无论是张平还是方孝孺,两个都不是怕死的人,两个人都能将生死置之度外,可要说将九族置之度外,两人目前还做不到,方孝孺虽然日后做到了,可以如今的他而言,还是做不到的。但朱煐由于特殊原因,现在就能把九族置之外.

一旁的胡老三看着此情此景,整个人激动不已,心脏噗通噗通快速跳动着这一个个的,都要在朱御史的家中留宿?这意味着什么?

秦王殿下要留宿,凉国公也要留宿,而且都是上赶着留宿!这背后要是没有点其他意味,谁能信?本身胡老三就是个敏感的人,在他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而这一次,显然自己因祸得福,而且得的大发了!

而在几人说话的功夫,胡老三也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忽略的一个人,那就是朱允熥!是啊!这可是堂堂皇孙殿下啊!怎么就被自己给忽略了呢?而在听着几人言语间的信息,胡老三震惊地发现,这位外界盛传的懦弱的皇孙殿下,好像是奉了陛下之命,长住在朱御史的家中?

这其中.就有意思了!难不成忽的,胡老三好像想到了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什么,眼前顿时一亮,脑海里想出了一个自己推演的结果他的脑海里,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