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第29章 朱樉登门

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作者:

躺着上王者

分类:

现代言情

老叟叫吕凯原先只是个教书匠后来被朱樉阴差阳错救下入了秦王府成了府中幕僚。

朱樉也不像年轻时那般莽撞了他在老朱和自家兄弟手上吃了不少的暗亏知道很多事情不能蛮干得动脑子于是逐渐开始用起了吕凯。

这一用朱樉就体会到了有脑子的好处一些别人埋下的坑很轻松就被自己所知晓不光能躲过还能反将一军。

吕凯也逐渐在秦王府受了重用。

他儿女皆在秦王府任职加上他的年龄又已过六旬屡次献策皆有建树朱樉对他十分信赖。

吕书匠皱眉沉吟片刻旋即抬头露出笑容。

看到吕书匠露出笑容朱樉心头也是松了口气

两人相交多年互相都知道彼此的习惯每当看到吕凯露出这样的笑容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已经想出了应对之策。

“先生可是想通了?”

吕书匠微微一笑:“回殿下其实这局面倒也不算复杂对殿下而言倒是好事。”

“哦?此言何意?”

朱樉听闻此言也顿时来了兴致好奇地看向吕书匠。

“其实一切的核心皆在陛下。只要陛下还在朝堂上一天那朝堂便是陛下的朝堂而不会有任何超脱陛下掌控的东西。由此一点即可断言今日殿下所见朝堂之诡谲其后必然是陛下一手布置的结果。”

“我们不要去看朝堂上发生了什么只需要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即可。”

吕书匠摸了摸花白的胡须笑看向朱樉。

“所以先生您的意思是?”

朱樉以及在场一众幕僚眼前皆是一亮。

“朝堂上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其一齐泰等上奏想斩蓝玉朱御史死谏结果是蓝玉未死。”

“其二这朱御史死谏言殿下倘若**该当何处借此留下蓝玉然殿下未受惩处。”

“其三这朱御史连翻死谏先后得罪齐泰等一众文官又擅言殿下说是挑拨陛下与殿下您的父子之情亦不为过然这朱御史也未受惩处。”

“朝会所生之事无非这三点殿下听完之后可明白了几分?”

朱樉眼前一亮。

他在朝会时脑子里就有类似的想法只是苦于没人梳理想法零碎且杂乱。

而眼下吕书匠这一番话顿时让他茅塞顿开。

“先生的意思是”

“其一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其二,本王被构陷**,却未受惩处,说明父皇也只是警告,未曾想要致本王于死地。

“其三,朱御史连翻死谏却未受惩处,他行此举是父皇授意?

吕书匠欣慰地点了点头:“王爷所言不错,朝局看似纷乱,实则一切依旧在陛下掌控之中,而眼下显然陛下是在敲打各方。

“这朱煐出现得蹊跷,刚入殿试就受了陛下重用,或是他得了陛下授意,或是陛下只是以他为刀。

吕书匠分析道。

“那本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朱煐所说,便是父皇想说却又不好说之事?

说到这,朱樉眼前一亮。

“可以这么理解,王爷您想想,要是这么理解的话,那这朝上局面是否就明朗许多了?

朱樉连连点头:“先生所言,令本王如醍醐灌顶,这一番抽丝剥茧,让本王茅塞顿开啊!

“原先本王还不知该如何行事,担心父皇对本王的态度,如今来看,一切就都明了了。

吕书匠微微一笑:“王爷,若是不知该如何行事,不如试探一二?

“试探一二?先生您是说.让本王去试探父皇?

“可若是贸然试探父皇,是否会为父皇所不喜朱樉眉头微蹙。

吕书匠笑道:“王爷何必试探陛下?眼下这朱御史在,王爷去试探这朱煐便是。

朱樉眼前顿时一亮。

“好计策!

“父皇让这朱煐为他发声,那这朱煐的态度嘿!那这不就等于父皇他的态度了吗?

“先生妙计!

朱樉看向吕书匠,心中无比庆幸此番入京带了这心腹幕僚。

这关键时刻,是真顶用啊!

年轻的时候朱樉对于文人不屑一顾,对于之乎者也更是嗤之以鼻,可随着阅历的增长,朱樉在几个兄弟以及封地官员、还有皇帝老爹的算计下吃了好些个暗亏,频频吃瘪,这之后才逐渐明白,这脑子里没有点东西,那是真不行!

而有了吕书匠之后的朱樉,如鱼得水,自此他就转变了对文化人的态度。

如果说年轻时候的朱樉对于文人是不屑一顾的话,如今的朱樉,对于有能耐的文人,心中充满了重视

“王爷,若是想试探陛下的态度,备下厚礼,去拜访朱御史一趟即可,想来会找到王爷您想要的答案的。

吕书匠笑道。

朱樉也是连连点头:“先生放心,本王这就备下厚礼,亲自登门!

朱樉入京第一日,消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息如纸片般四散而去。

应天府就是整个大明的消息传播中心,各地州府,天下各方,或明或暗的各地各处势力全都时刻关注着这里的消息。

当朱樉入京的消息传出,潜藏在这应天府的一个个探子纷纷将这一消息给传递了出去。

很快,应天府北边数百里外的一处院落内,一伙人将这一消息呈递给了为首的一名中年男子。

“王爷,京城传出的消息,秦王入京后无恙,陛下并未责怪。

中年男子身材魁梧,面容周正,一身素衣却依旧难掩其身上的贵气。

他是大明的王爷,是老朱的四子,燕王朱棣!

历史上的朱棣在老朱去世朱允炆登基后因朱允炆削藩起兵发动靖难,而后登基开启了永乐盛世。

而眼下的朱棣,自然还没有敢往改朝换代这一个方向上深入想过。

上头有个手段深不可测的老朱压着,还有个能耐过人的老大朱标顶着,身边还有秦王朱樉和晋王朱棡制衡,这会儿的朱棣只是想好好经营好封地,不被老朱和大哥所忌惮,让燕王府上下平安。

听到手下人的上报,朱棣明显松了口气。

拿起手上传来的信件扫了一眼,多日未曾露出笑容的脸上此刻终于多出了几分轻松。

“看来是本王多虑了,父皇并未想对我们出手。

事实上和朱樉一样,朱棣一早就收到了老朱的传召。那时朱标刚死,收到消息的朱棣先是震惊与心痛,再之后紧随而来笼罩他的就是无边的恐惧!

身为老朱的儿子,朱棣更清楚大哥在自己这位父皇心中的分量,更明白老朱的脾气。

大哥一死,父皇得疯!

而紧接着朱棣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的传召,着令即可启程入京。

自从当上王爷之后,朱棣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见过自己的老爹了,而正是因为久别,又是在这个关键的关头召见,朱棣才害怕。

都说虎毒不食子,可皇家,哪有那么多的亲情?

在朱棣看来,父皇只看重大哥,只在意大哥,而至于其他人,包括自己,也都只是附带的罢了。

而眼下大哥不明不白暴毙.

谁有最大的嫌疑?

从受益角度来说,太子暴毙,自然是几个王爷最有嫌疑,万一

朱棣不敢赌,但这诏书又不得不接,于是他只好接下诏书,一边拖延时间用缓兵之计,一边观察秦王府和晋王府那头的动向。

毕竟咱再怎么说也是老四,就算是要背锅,也得二哥和三哥先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背锅吧?

本着这样的想法,朱棣咬牙拖延时间,哪怕是确定消息之**京被治罪也认了,还是小命最打紧

此行朱棣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