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躺着上王者

第13章 允熥皇孙才是天命所归!

小说:

大明:天天死谏,我成千古明君了?

作者:

躺着上王者

分类:

现代言情

群臣愕然。

同时傻眼的还有朱煐。

他瞪大眼睛看向老朱。

“????”

**试探?

你还不是**上了?你不是**

这老朱还会听民间的议论?

不对啊这怎么和历史记载里的老朱不太一样啊?

朱煐脸色难看。

如果说昨天一次没有成功那是偶然那这一次又一次没有成功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自己的资料出了问题!

按照以往的赴死经验这慷慨赴死讲究一个对症下药这和郎中治病救人是一样的需要对症下药什么病症下什么药。同理赴死也是面对什么样的君王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方式。

两次老朱出乎意料的表现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史料记载有误啊!

倘若真如历史史料上所记载的老朱一样那以自己的行为这会儿绝对已经是**好几次了。

可现在自己依旧完好无损。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史料记载不真实!真正的老朱与记载中的老朱有很大的偏差!

按理说大明距离新世纪也不过是区区几百年相较于秦朝汉朝唐朝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说是太近了。

可先前哪怕是穿越到汉唐时其朝代的皇帝秉性和史料记载中也相差无几可偏偏怎么大明出了问题?

朱煐只是稍稍思索旋即有了个猜想

“难不成是大清修史的人为了抹黑老朱所以对史料的记载进行了艺术加工?”

朱煐暗自排腹。

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不是本朝修的都是后面的新王朝修订的修史意味着传承意味着这江山天下是从前朝传承下来的是稳定民心确定王朝正统地位的必要手段。

明朝修的是元朝的史料。

而明朝的史料自然是清朝编修。

要这么来看很明显大清这是给老朱进行了不少的艺术加工哇!

朱煐有些无奈。

谁能想到这老朱的性格脾气与史料记载中相差这么大呢?

尤其是这忍耐度特么的都快赶上唐太宗李二了!

“行了张平你也站回去吧咱也不过是和你开个玩笑罢了。”

老朱笑着挥了挥手。

劫后余生的张平一脸愕然。

开玩笑?

我特么的三族都快被开没了!

这会儿的张平劫后余生哪里还有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半点先前的桀骜不驯,只是看向朱煐的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以德报怨,此人真乃君子也!

张平心中感慨的同时赶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不敢再吭声,生怕自己再把自家的三族给坑进去

而此时的其余官员也是错愕。

有的人看向老朱,有的人看向朱煐

陛下在试探?

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劲的样子

在场的都是老油条,本能的直觉让他们感觉有些不对劲,可真要说,却又说不出什么。

毕竟这朱煐的底细也十分清楚,就是一个昨天刚入殿试进入陛下视野的朝堂新人。

说破大天去,也就只能说陛下对此人有些欣赏,可要说只是因为欣赏就让陛下言听计从.显然,这绝不可能!

那么真相便只有一个——这朱煐只是一杆枪,他所做的事情,恰好是陛下想做的事

黄子澄想通了其中关窍,眼珠子转了转,随后看了眼身旁的齐泰。

齐泰正好此时也看向了黄子澄,两人交换了一下目光,顿时明白了对方心中所想。

“看来陛下也是有心立储了啊。

黄子澄小声低语。

齐泰点了点头:“陛下说试探倒是提醒了我,这朱煐许是陛下的人?陛下在试探我等态度?

“是极是极,此言有理,如此一来,就都通了!

齐泰的话也是黄子澄所想,两人顿时恍然,连连点头。

“咱们这陛下,还真是越老越厉害了。

两人不由感慨看向老朱的目光更为敬畏了

张平之事在这大朝会上只能算是个开场的插曲。

不过老朱的行为也让无论是文官集团还是淮西勋贵都提起了精神。

敲山震虎,杀鸡儆猴,大家都觉得老朱此举是借张平敲打大家。

因此在张平归位之后,原本准备挑破皇储之争的百官悉数陷入了沉默。

无论是淮西一脉还是文官集团,都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去怵老朱的眉头.

一时间,偌大的奉天殿,竟没有一人站出来说话!

朱煐则是默默地站在刘三吾身边,大方地眼神扫视,观察形式。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史料记载有误,那就靠自己,重新收集资料,重新了解老朱,再另则良机,对症下药。

八世轮回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就在眼前。

总归这是洪武朝,哪怕大清修明史的时候给老朱来了些许的艺术加工,但这底色总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该是不变的,老朱就算不是个**,显然也是个急脾气,急脾气的皇帝手下,怒而**,这不常有的事儿吗?

是以朱煐在观察,他在蛰伏,继续等待着一个机会.

“怎么?都没人说话了?

“有事情就给咱说,没事情咱可就退了。

老朱开口打破了僵局。

这话一出,朝中文武才纷纷松了口气。

“陛下,臣有本奏!

黄子澄站了出来。

老朱眉头一挑,黄子澄还没开口,老朱心里已经明白了个**分。

毕竟今天一反往常,两个孙子全都上了朝,这些个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用猜都知道。

“说!

“谢陛下!

“昨日退朝之后,臣反复考量,日前朝上朱煐所言,虽然有些莽浪,却又并非全无道理,太子已逝,为我大明陛下还需尽早振作,立下皇储,以安国本啊。

原本黄子澄并不准备这么直接地将话题引到立储上,不过先前老朱的一番话让他改了主意。

他与齐泰判断,之所以昨天朱煐那一番言论今天老朱却像是个没事人一样,就是因为这朱煐这番言论的背后是老朱!

既然这背后是陛下,那自然,那些冒犯之言也就算不得冒犯了,相反,这小子是陛下心腹!前途无量!

那么既然昨日的国本之说背后是陛下,那也就是说,陛下他心中是有意立皇储的。或许只是在衡量某些东西。

在衡量什么,黄子澄不在意,他只需要知道陛下有意立皇储,就够了!

于是他便选择了单刀直入,直言不讳。

老朱听黄子澄的话挑了挑眉头:“哦?黄爱卿也觉得朱爱卿说的对?

黄子澄默默看了眼朱煐,拱手对老朱点了点头:“回陛下,臣以为,朱煐所言,有其道理!

“那你想立谁?给咱说说?

老朱眯起眼睛。

黄子澄顿时心跳加速,背后发凉,赶忙低头道:“启奏陛下,这皇储之事,全赖陛下一言而决,臣等只能建议,立谁还得陛下乾纲独断才是。

黄子澄谨慎得很。

他的谨慎是这在洪武朝官场混迹多年养出来的。

毕竟不谨慎的那些家伙,这会儿坟头草都已经老高了。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面对老朱这样的皇帝,黄子澄不敢有丝毫的大意。

“咱又没让你立,咱就是让你说说,提个建议,不必担心,大胆给咱说,咱倒也想听听大伙儿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的想法。”

老朱笑眯眯的努力做出一副和蔼的模样同时他的眼睛有意无意地撇向朱煐。

还得在咱孙面前表现好些给咱大孙留些好印象。

这他奶奶的这民间咱的形象是谁给传的?

**?咱脾气是差了一些但也不至于是**吧?

这可坏了菜了

黄子澄又小心地打量了老朱两眼见老朱不像是托词深吸一口气才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允炆皇孙仁德兼备破局仁孝之风或可为皇储。”

“不过允炆皇孙尚且年幼尚需陛下多加指导否则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