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大清格格,时尚icon 找一颗糖

99. 第 99 章

小说:

我,大清格格,时尚icon

作者:

找一颗糖

分类:

古典言情

那一天的最后,姚勖谦是被毓琼用扫帚赶出去的。

她狠狠关上门,差点将门板拍在姚勖谦高挺的鼻梁上,然后头也不回地上了楼,这才终于将姚勖谦喋喋不休的叫嚷丢到了身后。

世界终于安静了。

毓琼坐在椅子上,长长吁出一口气,好不容易平复了心情,重新提起笔,刚在线稿上划下一道线条,门口的风铃再次响起。这一次,还伴着有节奏的敲门声,“笃笃笃”、“笃笃笃”,规律地传到楼上,落入毓琼耳中。

这个姚勖谦!

毓琼捂着耳朵,全当自己是个聋子。

可姚家的小三爷分外沉得住气,敲门声不紧不慢,连节奏都没有变过,却异常执着,“笃笃笃”、“笃笃笃”,带着种不等到毓琼开门决不罢休的态势。

毓琼本是铁了心不准备搭理闲得无聊的小三爷,可他这般在楼下敲门,不仅让她没法工作,还会影响周围邻居休息。她甚至似乎隐约听到,不远处传来“嘎吱”推开窗户的声音,想来是已有人被吵醒,探出头来张望情况了。

毓琼坐在椅子上气得够呛,最终烦躁地疯狂揉搓了一顿自己的头发,丢下笔,气势汹汹下楼去。

“我说你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她一把拉开门,却在看到门口那道高大身影的时候,顿时失声。

“抱歉,”渠殊同笑容温和一如往昔,绅士地对她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我打扰到你了吗?”

毓琼双唇开合,一时不知道这两位至交好友是不是约好了今夜一起来给她添堵。

她可以对着姚勖谦横眉冷目,可对着渠殊同——这位刚刚成为她前夫的男人——骤然见面,她总觉有些说不出的尴尬。

但毕竟两人算是和平分手,平心而论,就是后面商议离婚,渠殊同待她也实在是仁至义尽。投桃报李,她总是得对他稍微客气一些。

“唔,还好。”毓琼含含糊糊地,算是对他的回应,“你……有什么事吗?”

渠殊同视线却越过了她,望向黑黢黢的屋里,笑着询问:“我可以进去说吗?”

毓琼被他这突如其来又毫不客气的请求震了一瞬:“呃,这个……”

待她反应过来时,她已经与渠殊同面对面坐在了桌子两侧。渠殊同右腿搭在左腿上,双手交叠放在腹间,姿态放松,神情闲适,视线在屋内逡巡,像是在他自己家里一般。

毓琼很是懊恼自己一时不察,竟然让他如此登堂入室。现在深更半夜,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他们现在可不是这种关系。

她清清嗓子,吸引渠殊同的注意力:“你来找我有什么事,说吧。我听着。”

“哦,倒是也没什么特别的。”渠殊同坐在刚才姚勖谦坐过的椅子上,面不改色,非常理所当然地,“就是从码头回祐山洋房那边时路过了这里,所以顺路过来看看。”

毓琼:……

她的这般无语之情一般都是专供姚勖谦的,这还是第一次,她对着渠殊同也生出了这样的哑然:

“渠氏的码头离祐山远着呢,顺路什么顺路。”

渠殊同摇摇头,一副非常不赞同的神情:“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想路过,再远也能顺路的。”

毓琼瞪了他一会儿,在他含笑的视线中败下阵来,又开始揉自己的头发。

渠殊同看着已被她揉成鸡窝一样的头发,唇角不自觉翘了翘,很想亲自上手,帮她将头发理好梳顺。

他手指动了动,最终却是克制地握在一起,忽然起身,拎起放在脚边的一个篮子,从里面拿出一个汤盅来,掀开盖子,轻轻推到毓琼面前。

然后又将勺子递到她手边:“尝尝吧。”

竟是一碗炖的很是入味的汤。翠绿的嫩菜心、鲜甜的虾仁、洁白滑腻的豆花在汤水中若隐若现,香味扑鼻,让毓琼顿时食指大动,很是不争气地咽了咽口水。

渠殊同笑意更深,却看她脸上摆着一副冷静自持的神情,只装作不见,声音放的更柔,几乎带上了几分诱哄的味道:“尝尝吧,嗯?”

既然渠殊同如此诚挚地请求……

毓琼高贵冷艳地从他手中接过小勺,先舀了个虾仁放进嘴里,顿时美得眯起了眼,又去捞滑嫩的豆花。

渠殊同双肘撑在桌子上,看着她像一只贪吃的小松鼠一样,吃的窸窸窣窣的:“好吃吗?”

“唔,勉强还成吧……”毓琼抬眸,对上渠殊同含着期待的双眼,忽然醒悟,“你做的?”

渠殊同笑。

“倒也不算,是我指导……不,监督……也不是,是我陪着容妈做的。”

渠殊同这话说的奇怪,可不知怎么,毓琼却总觉得有些耳熟。

她偏头思索了片刻,终于想到两人刚结婚的时候,她带着松仁醪糟牛奶酸酪去给渠殊同撑腰,把蒋末茗气得七窍生烟。

当时只觉解气,她还沾沾自喜了许久,现在想想,却只觉得当时真是幼稚得可笑。

忍了又忍,毓琼终于还是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她笑了,渠殊同也跟着笑,屋内隐隐流动的尴尬氛围顿时轻松许多。

渠殊同看着她终于舒展的眉眼,适时开口:“不回家看看吗?容妈很想你,很希望你回去看看。”

在毓琼回答之前,他又柔声补了一句:“我也是。”

也不知是前者还是后者,又或是两者皆有。

毓琼依然笑着,摇头的动作却很坚决:“可是我很忙。”

“猜到了。”渠殊同点头,没再继续坚持那个不知算不算邀约的请求,“需要我帮忙吗?”

“不必,我自己可以。”

渠殊同再次点头,转了话题,笑着催促:“汤要凉了,快喝吧。”

不得不说,江阳的渠先生还是比姚家的小三爷要有眼色。在毓琼的心情还算不错、耐心告罄之前,他已自觉起身,提出告辞。

而他这么讲风度、守规矩的“拜访”,聪明地正踩在毓琼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再加上他每次过来必不会空手,总是带着些既不贵重、却又恰好让毓琼喜欢到舍不得拒绝的小玩意儿。

日子久了,对于他隔三差五的“拜访”,毓琼已懒得再纠正,算是默认了他的“常客”身份。

可毓琼其实很清楚,看起来总是有空闲到她这里来晃悠的渠殊同,其实比她还忙。

经过紧张的筹备,渠氏远洋船业公司定于三日后正式开业,首发海运大船将满载着原天行棉纱厂的机器制新式棉纱从江阳渠氏码头起航,经上海吴淞口和福州马尾,抵达香港转关,再过吕宋岛和新加坡港,最终到达巴达维亚。

这条航线中,暗潮遍布,海盗猖獗,还有台风和鱼群,风险其实并不容小觑。也因此,渠殊同力求将一切都准备妥当,事必躬亲,尤其是新船下海仪式,更是重中之重,每个细节都得对应上好彩头,一点儿都不能犯了忌讳。

三日时间眨眼便逝。

三月廿八午时三刻,春汛期,大潮日,渠氏远洋一号下水,三牲献祭,异象环生。

那日的出海祭礼,毓琼并没有出席,不过祭礼的诸多细节和随之而生的让人津津乐道的天降异象,早随着各家报纸头条的争相报道,在江阳甚至整个东南流传得广为人知。

这其中,尤以一份新创立的《中西》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