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地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丰富多样,是世界上方言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多样化的灿烂民俗文化。
不少普通话词汇,方言中多有其他的表达。比如普通话的“干活”,用四川方言表达,则说“做活路”。
普通话“干活”的“活”,名词,释义活计,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劳力劳动或手工劳动等各种活计。
如:明·康海《四块玉·自酌》套曲:趁年和,做庄活,村醪社鼓舞婆娑。
闻一多《红烛·剑匣》:蟋蟀在我床下唱着秋歌,我也唱着歌儿作我的活。
四川方言则用“活路”一词表达一切活计,包括工作、农活、家务活等,动词主要是“做”(音zu同助)。该词据说源于张献忠的《活路诏》。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后的第三年(公元1646年),一向富庶的成都平原也闹起非常严重的饥荒,粮食奇缺。大西军成了饥军,严重的削弱了战斗力。
经早年共同起事的结拜兄弟、时任大慈寺主持王志贤等人苦心相谏,张献忠遵从“民以食为天”的古训,决定屯恳扭转危机,为此颁布了一系列军民屯恳的诏书, 其中第七道诏书中有:“方今惟耕田是吾人活路,不耕即是死路。工能造耕者,商能致牛粮者,亦属活路。”因这句话语,此诏书后来被称为“活路诏”(转引自任乃强《张献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所以,“活路”一词,四川方言最早主要指农活。后泛指指一切活计,包括工作、农活、家务活、事情等。
文献中“活路”一词的使用
关汉卿 《救风尘》: “不干些实活路。”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一 《十年鸡》: “二娃不胜感激,尽心做活路不题。”
又卷二 《平分银》: “次日不做活路,请银匠熔化,刚刚六百两,各分三百,佃田耕种。”
又卷四 《活无常》: “克勤原是志气男子,见妻半年不做活路,反要婆婆服侍,每夜教训。”
《醒世姻缘传》第五九回:“既是捻出丫头去了,这丫头的活路就该他做。”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到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对庄稼活路样样精通了。”
李劼人《死水微澜》:“大小姐多半在她的房间里,同春兰、吴大娘、李大娘等说笑,摆龙门阵,做活路。”
民国26年《犍为县志》:“光阴莫把活路混,一寸山河一寸金。”
《汉语大词典》活路:“〈方〉泛指各种体力劳动。亦指针线等手工活。”
今四川方言,凡各种工作、各种活计均可称为“活路”。
针线活叫针线活路,泥水匠干的事叫泥水活路、木匠做的事叫木工活路等。
找工作、主动找事情做,都叫“找活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