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藤猫窝垫的神奇效果让时婉信心大增,但有限的产量注定它无法成为主流产品。
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研究出能够保持量产且受大家欢迎的产品。
她琢磨半天,最后把目光投向了农场里那群一直只进不出的小家伙。
那是在农场角落里安家的蜜蜂们。
这些蜜蜂原本是时婉为了给草莓、南瓜授粉而引入的,没想到它们格外适应农场环境,酿出的蜂蜜色泽金黄,带着独特的花果香气。
时婉之前只是偶尔壮着胆子取一点自己吃,味道好得惊人。
如果能用蜂蜜开发宠物零食呢?
这个念头让她兴奋起来。
蜂蜜天然健康,有润肠和补充能量的功效,适量食用对猫咪也有好处。
最关键的是,农场可以自产!
说干就干。
她首先尝试的是蜂蜜宠物蛋糕。
这不是给人吃的那种甜腻奶油蛋糕,而是用鸡肉糜、少量南瓜粉、猫草粉和鸡蛋作为主料,只加入一小勺蜂蜜增加风味和黏合度,做成小巧可爱的骨头形状,低温慢烤而成。
出炉后香气扑鼻,连挑食的汤圆都凑过来好奇地嗅个不停。
时婉先给农场猫咪们试吃。
反应空前热烈。
一向矜持的汤圆都快速吃光了自己那一份,意犹未尽地舔着爪子。
绵绵更是用脑袋蹭着时婉的腿,发出撒娇的叫声,明确地表示还要吃的意愿。
初战告捷!
时婉趁热打铁,开发起第二款产品。
蜂蜜洁齿棒。
这次的主料是鸡胸肉干磨成的粗粒,混合一些有助于摩擦牙齿的燕麦纤维,同样用少量蜂蜜作为天然粘合剂和调味剂,压制成适合猫咪啃咬的条状。
这款产品不仅满足了猫咪啃咬的天性,蜂蜜的淡淡甜味和肉香结合,适口性极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清洁牙齿。
新产品在直播中一亮相,立刻引发了抢购的热潮。
给猫猫的天然小蛋糕、能洁齿的健康肉条这些概念精准击中了宠物主们的需求点。
再加上蜂蜜是农场自产,品质可控,更增添了信任度。
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农场再次进入高速运转模式。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原料需求,时婉决定要扩大畜牧业规模。
她引进了更多的鸡,在品种和数量上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划与记录。
还努力规划了一小片更科学的轮换放养区域,确保鸡肉和鸡蛋的稳定供应。
同时,她小心翼翼地增加了两个蜂箱,专门去请教了镇上的老养蜂人,学习更专业的管理技术,希望明年能收获更多优质的蜂蜜。
生产线也再次升级。
时婉设计了一条简单的猫咪辅助流水线。
第一棒是原料质检员。
饼饼负责蹲守在鸡肉和鸡蛋筐旁,用自己灵敏的鼻子进行气味初筛。
虽然他主要是装模作样地工作,等着最后能舔装蜂蜜的勺子。
第二棒是流水线监工。
汤圆农场主喜欢蹲在操作台的高处,俯瞰整个制作过程,眼神严肃,仿佛在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
下一棒则是成品试吃官。
每次新品出炉,总有几个热心员工,比如欢欢和闹闹会第一时间围过来,用渴望的眼神试图感动时婉,想让时婉心软。
时婉当然无力抵抗,她总会笑着给他们掰一小块作为奖励。
最后一棒则是包装防损员。
身手敏捷的乐乐和奥利奥负责在包装区巡逻,防止好奇的同伴把包装好的产品扒拉走。
农场里一片热火朝天却又秩序井然的景象。
蜂蜜的甜香混合着烤肉干的香气,猫咪们也各司其职,构成了一幅温馨又忙碌的画面。
新产品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波积分的暴涨,然而依旧不够。
农场的占地面积其实不算小,只是经过了几次调整升级,时婉又开始注重农场内的绿化与美化,于是不知不觉间已经没剩多少空余的土地。
她原本没考虑到这一方面,还是某一天和汪芝芝聊天的时候突然得到了灵感。
最初只是聊到了炖的鸡汤,汪芝芝无意间感慨了一句,现在已经很难吃到小时候那种外婆家自己养的走地鸡了。
时婉才起了念头想要在畜牧区不远的地方格外隔出一片空地,让笼舍里的鸡和鸭都有活动的空间。
况且时婉觉得,未来系统再次升级,或许还会解锁鱼塘之类的养殖方向。
与鸭舍之间规划出一条路连接,正好鸭子还可以去水塘里凫水。
只是她想的很好,真要这样实施起来,要么攒够建设值或者美化值,让系统升级到1.3版本看是否有解锁的可能。
要么就攒够积分从系统商城里购买面积扩大卡,一点点扩大农场面积后再重新规划,留出位置。
哪一点都没办法立刻完成。
但是着急也没用,又不是玩小游戏,还能氪金肝进度。
而且她的每日一问依旧没有得到具体回应。
Miao的回复像是卸载了情感模块一样,标准又智障。
时婉有时候会忍不住想,难道匿名邮件的发送消耗的是Miao情感模块的数据吗?
怎么感觉突然从人味变成AI味了?
那种感觉就像你和人工客服聊成朋友后,正要讲自己的需求时,朋友突然下线变成AI了,来来回回只会重复那一句话。
您的需求我没有听懂,请您再重复一遍好吗?
变化其实很细微,并非功能上的故障。
系统依旧能精准地识别一些她的指令。
但那种仿佛心有灵犀一般的流畅感,好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最明显的是应答的节奏。
以往她的问题总能得到几乎即时的反馈,快得像是不假思索,而且每一次应答都能完美契合她没能表达出来的想法。
而现在,回复总会延迟那么四五秒,仿佛需要一个小小的缓冲来加载,内容里也没了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
若非时婉早已习惯了那种无缝衔接的默契,几乎难以察觉。
更让她在意的是回应的温度。
过去的回复,哪怕是最常规的工作确认,也似乎裹着一层不易察觉的暖意,偶尔甚至会有些超出预期还带着人情味的延伸。
比如她提到饼饼捣蛋,系统或许会回一句已记录饼饼行为观察日志,带着点无奈的幽默。
还会给她回复黑猫的表情包。
而现在,所有的回复都严格限定在事务本身,规范地像一本摊开的说明书,没有任何多余的涟漪。
那天下午,她一边给新一批鸡肉干打包,一边像往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