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心间一动:“娘子可是想到什么法子?”
如今三娘子借口娘子染病不能前往,老夫人又是极疼娘子的,必然不能让她带着病体出门,为今之计,只能将病养好,再另做打算。
只是风疹岂是轻易便好得了的?
才上过药的脖子隐隐传来刺痒,不过比先前好许多了,楚香兰拢着衣衫坐起身,轻笑:“如今,我们只能从元嘉公主身上下手了。”
-
大齐盛行品茶斗茶,大街上随处可见的茶坊,所谓四般闲事,“烧香点茶”便在其中。
元嘉公主尤爱之。
每年清明前,各藩国属地向大齐进贡上等贡茶,圣上宠爱元嘉公主,知她爱茶,便将那些好茶都赏赐给她。
这时,元嘉公主便会举行茶宴,邀京中贵族子弟一同品鉴。
所幸楚香兰才回京没多久,府上也没什么人在意她,主仆三人轻而易举出了楚府的门。
马车一路来到北山子茶坊,此处是大齐最盛兴的茶坊之一,地处繁华,京中官宦子弟都爱来此处吃茶斗诗。
今日,元嘉公主正巧在。
“还有谁愿意上前挑战?”
扎着彩帛的楼阁内传出一声吆喝。
门楼外,楚香兰一袭青蓝色罗裙,头戴帷帽,迎着那声吆喝,抬脚迈入云山茶楼。
云山茶楼的主廊尽头是一方宽约三丈的圆形平台,左右天井两旁的走廊灯烛明亮,富丽堂皇。
明明是茶楼,却处处奢华不输酒楼,用料和布局也是极为讲究。
楚香兰抬眼望向那间正对圆台的二楼雅阁,若有所思。
圆台上,一名衣着华美的男子执扇上台,低头瞅了眼上一名挑战者点的茶汤,摇了摇头。
二楼雅阁,身着锦缎的妙龄少女凭栏而望,见状,黛眉微挑。
那摇头的男子开口道:“元嘉公主今日的题有些为难人了,谁不知烹茶用水极为讲究?非山泉之水不可,茶圣陆羽亦曾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公主要我等用这井水烹茶,还要茶汤纯白、沫饽匀细丰盈、口感醇和回甘……”
说着,他又摇了摇头,啧了两声。
“好你个骆文筝,又来扫本公主的兴。”
圆台上的话飘进了二楼阁子里,须臾,一腰带环佩的宫娥挑开珠帘走出来,昂起首,清了清嗓,高声道:“骆世子,公主让奴婢带句话给您。”
骆文筝挑眉,巴巴上前:“什么话,骆某人洗耳恭听?”
“菜就多练!”
骆文筝:“……”
这位元嘉公主倒是平易近人,楚香兰忍着笑,上前道:“可否让我试试?”
一道清丽的嗓音如春风拂来,瞬间将堂内众人的目光夺了去。
只见一名头戴雪色轻纱帷帽的娘子款款上前,那茶楼伙计回过神,忙侧身做出手势:“娘子请。”
楚香兰落了座,净手,熟练地温盏、调膏、注汤点茶……
击拂力道恰到好处,一看便知技艺高深。
须臾,黑釉茶盏里汤面便如皑皑白雪,又似云雾汹涌,几欲溢盏而出。
在场茶客本只是看看热闹,渐渐看得入了迷。
楚香兰心中微动,用茶匙蘸水,在汤面上描了一朵栩栩如生的兰花。
不过片刻,一碗白茶便已点好,瑞云雪乳,茶香四溢。
二楼的宫娥不知何时已经下了楼,将楚香兰的茶呈给元嘉公主。
元嘉本是一时兴起,才出的这道难题,不曾想竟真的有人能点出来,她起身穿过珠帘,正要亲自唤那点茶之人上来,只是楚香兰早已没了影。
“人呢?”
-
不出片刻,元嘉身边的宫娥已经将楚香兰调查得一清二楚。
“楚尚书家的二娘子……本公主怎么没听过这号人物?”
“公主没听过也正常,这楚二娘子才回京第二日,听说今日一早还得了风疹……”
宫娥将楚家今早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告诉了元嘉。
元嘉挑眉,涂了蔻丹的指尖在桌面有一搭没一搭的轻点:“所以说,她是偷偷跑出来的?”
宫娥点点头。
元嘉轻哼。
她想要的人,还从没有得不到的。
“雪信,你亲自去趟楚家,给楚二娘子下一道帖子,让她务必出席三日后的茶宴!”
-
翠华苑。
正在点茶的楚芷兰动作一顿,抬起头,一双杏眸瞪得老大:“你莫不是听错了,元嘉公主怎会给她下帖子?!”
呵斥声方落,那婢女吓得缩了缩脖子。
楚芷兰一甩茶筅,从茶席站起来,气得胸脯起伏不停:“谁传的信,怕不是被什么人收买了,送错了帖子?”
婢女小心翼翼地抬眼:“是、是元嘉公主身边的女官,雪信娘子。”
“……”
-
暖阳温和,透过盛开的玉兰树,在窗下的案几上留下道道浅浅的影子。
青黛捧着新摘的玉兰花进来,便瞧见楚香兰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