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归义非唐 北城二千

第178章 初露锋芒

小说:

归义非唐

作者:

北城二千

分类:

衍生同人

第178章 初露锋芒

“唏律律……”

三月初五,呼声焦躁。

薛逵率领五百精骑押送三千六百戍边囚犯渡过陇西浮桥,来到了陇西城南三里外。

五百名天雄军精骑拱卫诸将,而后方的囚犯则是在精骑的监督下,肩挑手扛着朝廷所犒赏的绢布。

站在官道上,薛逵等人可以一眼看到天边的陇西城。

只是相比较陇西城,摆在他们与陇西城之间的这段路更为难走。

上千精骑分列两排,明甲明盔,每个人的面孔都十分年轻,可脸上却杀气十足。

随着天雄军队伍前进,他们也调转马头并排前进,眸光冷冽。

短短三里的距离,让所有人如坐针毡。

好在所有精骑停下了脚步,列阵于南护城河对岸。

一名骁骑从中策马而出,目光凌厉:“折冲都尉斛斯光,为诸位带路!”

说罢他抖动马缰,率先渡过了石桥。

望着他在马上的姿态,薛逵不免抚须道:“此子虽年轻,却是一骁骑将,难得…难得……”

“早些进去将差事办完吧!”

王宗会瞥了一眼薛逵,此刻的他只觉得那千余精骑的目光如箭簇,恨不得将他们当场洞穿。

薛逵闻言颔首,带着五百精骑与三千六百余名囚犯便走上石桥,慢慢进入甬道之中。

张璘、王重任、梁缵三人跟在高骈身后,目光在陇西精骑身上不断打量。

瞧着那些军马膘肥体壮,望着那些骑兵身材粗壮有力,不免露出欣赏。

“虞侯,刘继隆手下精骑,可比关内道那些精骑善战多了。”

张璘直爽开口,但此刻的天雄军精骑并未有人反驳。

相比较官道旁边的陇西精骑,在关内道也素有威名的天雄军精骑却显得格外单薄。

明明陇西精骑并不高大,可他们的气势却压倒了精挑细选来秦州戍边的天雄军。

面对他们凌厉的目光,饶是天雄军的精骑,也不免下意识回避。

这一幕被高骈尽收眼底,不由心头一沉。

善战与否,只是眼神交错间便能判断出来。

陇西的精骑,比他在关内道围剿党项时所见到的凤翔、邠宁、灵武、泾原等镇兵马都要骁勇善战。

这样的精兵,若是在十几万神策军中挑选,也很难挑出一万人,更别说还是精骑了。

“这些应该都是刘继隆麾下的老卒。”

王重任说出了高骈的想法,可随着他们走出城门甬道,摆在他们眼前的一幕则是更让他们紧张。

自南城门往衙门而去,沿街左右尽是披甲执锐的劲卒。

左右各四排,沿街向衙门而去,其排头皆悍勇,凶气毕露。

更令人畏惧的,是这群甲兵身后同样有着身穿布衣的百姓。

哪怕手中没有兵器,身上没有甲胄,他们也敢持农具视军械,与天雄军咬牙对视。

“军民一心,这刘继隆还真是会收买人心。”

薛逵额角生汗,不免用余光打量自己麾下将士。

但见那些被发配而来的囚犯都小心翼翼的低着头行走,而天雄军的五百精骑,此刻也不免安静下来。

长街上,除了马蹄声和马匹的唏律声外,再无一人敢发出声音。

若是说城外精骑还能以老卒的借口来安定人心,那摆在他们眼前的这数千甲士则是狠狠打了他们的脸。

“刘继隆善于练兵……”

一时间,但凡知兵的将领,脑中都闪过了这个念头,紧接着他们便感觉到了深深地寒意。

沿街甲兵看向他们的眼神说不上友善,只是死死地盯着他们。

薛逵、王宗会等人毫不怀疑,但凡他们有任何不轨企图,这群甲兵便会一拥而上,将他们这些人诛杀于此。

不到一里的路程,走得尤为艰辛。

“诸位请下马!”

斛斯光调转马头,率先翻身下马,而后下意识将手搭在腰间刀柄上,下巴微抬。

“我家使君有言,唯旅帅及以上可入正堂!”

王宗会闻言攥紧缰绳,可看了一眼四周甲兵,却还是点头称:“好!”

诸将下马,以薛逵、王宗会、高骈三人为首,紧随斛斯光背影走入衙门。

穿过正门,院中数十名明甲明盔的将领立马朝他们投来目光。

“窸窸窣窣……”

他们硬着头皮往里走去,甲片声窸窸窣窣。

十余步的距离很快越过,他们随斛斯光站在了正堂门前。

忽的,斛斯光走入其中,站到了堂内诸将末尾。

薛逵、王宗会、高骈、张璘、王重任、梁缵走入堂内,但见刘继隆侧身面对他们,陇西诸将则是沉着脸色盯着他们。

呼吸间,刘继隆缓缓转过身来,与薛逵等人四目相对。

上次交锋时,由于天色太暗,刘继隆脸上又有血污,因此高骈他们并未看清刘继隆面孔,只记得他声音威严,身材高大。

如今双方再度会面,却是能各自看了个清楚。

会面之前,薛逵、王宗会皆以为刘继隆这等牧奴出身的武夫,定然是个满脸横肉,举止粗鄙的

家伙。

如今粗略一瞥,反倒觉得他天姿雄杰,有人杰之表。

愣神片刻,薛逵最先反应过来,率先朝刘继隆作揖:

“秦州刺史,天雄军节度使薛逵,奉朝廷旨意前来犒赏陇西诸将。”

“衙门外有朝廷所发配的三千六百余名囚犯,及朝廷用于犒赏诸将收复三州的四万匹绢。”

“刘使君及诸位将军的擢封,朝廷尚在议论之中,陇西军中将士的赏钱也不会亏待。”

薛逵说罢,刘继隆脸上浮现轻笑,但他不是笑薛逵,而是笑这大唐朝廷。

他在河西时,随张议潮、张淮深收复河西诸州,老老实实请表的时候,只得到了圣旨一张。

反倒是自己收复河临渭三州,不遵朝廷旨意,竟然得了如此多的犒赏……这还真是惹人发笑。

“果然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刘继隆在心底为张议潮叔侄惋惜,同时也更为庆幸自己跳出了河西。

思绪落下,刘继隆这才缓缓朝东边抬手作揖,嘴上不停:

“既是如此,那某便先谢过至尊隆恩了。”

他这番姿态令王宗会脸色难看,但考虑到刚才的一幕幕,他还是不得不低头沉默,生怕刘继隆盯上他。

“使君收复三州,解救数万百姓于水火中,某深感钦佩,仰慕使君久矣。”·

“故此,朝廷遣派天使时,某毛遂自荐,前来陇西,以得求见使君一面。”

“今日一见,只觉使君姿貌嶷然,从容弘雅,若是使君日后前往长安,不知使得多少长安闺倾心。”

薛逵笑着夸赞刘继隆,给刘继隆都夸得有些肉麻了,心想还是这种读书人能脸不红、心不跳,词语不重复的夸人。

只可惜甜言蜜语背后是穿肠毒药,刘继隆不会因为夸赞而飘飘然,只会更加警惕。

饶是如此,他面上依旧装作十分受用:“薛刺史谬赞了,某不过是一介布衣,今日之所以有所成就,也全赖朝廷帮扶罢了。”

刘继隆坐回位置上,抬手示意为众人让座。

陈靖崇、尚铎罗等人起身示意薛逵等人入座,而薛逵也连忙笑着朝刘继隆作揖感谢:“谢使君赐座。”

待他坐下,他这才继续笑着作揖道:“使君的请表,朝廷已经在商议了,不过其中还是缺少了些许记载,例如将士们需要擢赏的武职,以及收复三州将领的功劳前后次序。”“此外,至尊已经下旨,命各道、州、县开放与陇西商道,但朝廷还需要知道陇西有何商货,因此也需使君命人撰写书册,由某带回长安交予朝廷。”

他话语带着试探,刘继隆稍微想了想,便明白了他们想干嘛。

无非就是想要自己在军中分出个一二三,以此来挑拨自己与将领之间的关系,让一些次序靠后的将领感到不公平罢了。

想到这里,刘继隆轻笑道:“某军中将士皆为兄弟,将领为兄而兵卒为弟,所谓次序,并不重要。”

“至于擢赏武职,也由各军将领自行拟定,无需某亲自过目。”

说罢,刘继隆不等薛逵开口,便目光看向了陈靖崇。

“靖崇,你带人去接管衙门外的囚犯与绢布,绢布存入州库,囚犯根据其罪刑,划分一二三等,分别押送至河州、临州、渭州。”

“末将领命!”陈靖崇作揖应下,而刘继隆也在之后看向薛逵。

“薛刺史舟车劳顿,某已经命人打扫了西厅,请刺史前去休息吧!”

“不必不必,秦州事务繁忙,某稍后便需要率军返回秦州。”

薛逵脸上笑容不减,心头却觉得这刘继隆十分难缠。

他的这些话,无非是想向自己和朝廷表明,陇西军内部的事情不用朝廷干涉。

若是这样,那就令人头疼了。

要知道即便是河朔三镇,朝廷也是能派任都监和节度使的,只是所派节度使能力不足,常常被牙兵所驱逐罢了。

若是派出的节度使是李愬、王式那般人物,再给予足够的钱财,那还是能压服牙兵的。

可如今刘继隆摆出的姿态,俨然视陇西军为私军,偏偏陇西军民还十分受用,这就有些麻烦了。

继续逗留陇西,恐怕也刺探不出什么军情,还不如离去,反正那三千六百囚犯中有朝廷的间客。

待时机成熟,总能获得关于陇西军不少情报的。

薛逵这般想着,可刘继隆却道:“既然如此,那便等某将需要擢赏的将士记载拓写到文书上,交由薛刺史带回吧。”

不待薛逵回应,刘继隆便看向尚铎罗:“派人把擢赏将士的记载拓印,派人交给薛刺史带回。”

“末将领命!”尚铎罗作揖应下,随后带着两名旅帅离去。

见刘继隆安排如此,薛逵也不好拒绝,只能笑道:“既然如此,那某暂率兵马出城等待,以免耽搁了时辰。”

“好,薛刺史慢走。”

刘继隆抬手示意他们离去,根本没有送他们出城的意思,就连正堂他都不打算出,而是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可谓跋扈。

见他如此,王宗会虽然不敢冒头,却还是眼神示意了高骈。

高骈见状,心中暗皱眉头,但片刻后还是眼神

示意张璘,而张璘也早就忍不住脾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