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朝阳从绿水环绕的清水村东边升起,暖红色的阳光下,村里鸡鸣狗叫此起彼伏,村民们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做饭。
程英被鸡叫声叫醒,穿好衣服,起床推开木头窗户,迎面吹来一阵清晨的凉风,带着一股青草气息。
清水村三面环水,背靠大山,地理位置既偏僻又风景秀丽,哪怕是炎热的夏季,村里的早上水汽很多,凉风习习间,带着乡土特有的泥土青草清新味道,人身处在这样秀美的山村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
程英深吸一口清新的气息,回头把头发梳理好,推开房门走去外间窝棚厨房里,从厨房的大水缸里舀了一些山泉水,刷牙洗脸后,开始烧火做饭。
窝棚的厨房修葺的是农村三孔土灶,烧火用得柴火,都是万淑慧和程雪下完工以后,去山上拾得柴火,整整齐齐地捆成一捆一捆的,放在窝棚角落里。
十年大动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土地集体制度还没改革,作为村里的社员,为了挣工分换钱换粮食吃,万淑慧一直都在生产队上干农活。
程雪本来十五岁就跳级考上了高中,读了一年的高中,结果高中受时局动荡的影响,很快停了课,她呆在家里没事做,也跟着万淑慧一起下地干活赚工分。
万淑慧心疼女儿,怕程雪天天下地干活把皮肤晒黑了,很多时候让她不要去干农活,就呆在家里做做家务就行了。
程雪也不矫情,就在家里洗衣做饭,什么家务活儿都包圆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万淑慧下工回家就能吃上热乎饭,在程英不在家的日子,她们母女俩也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程英坐在灶膛前的木板凳上,左手拿着火柴盒,右手从盒子里拿出一根火柴,把红色椭圆头的部分往火柴盒子上擦了擦,伴随着嗤啦一声轻响,火柴引燃了,亮起一簇小小的明亮光芒。
程英望着那簇光,神情有些恍惚,前世她一直要强,在部队里拼了老命的往上爬,日子不说过得多好,那也是别人眼中顶好的好日子,她回到自己家中,每次做饭都是用先进的煤炉、燃气之类的炉灶做饭,像这种原始的,用火柴烧柴做饭的事情,她已经很多年没做过了。
她坐在老旧的用泥土砌得土灶前点燃火柴,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姐,你干嘛呢,火柴都烧到你手了,不烫吗?”程雪在程英起床的时候就醒了,她想着她姐今天要砌院墙,也没贪睡,跟着穿好衣服起来进到厨房里打算洗漱,结果看见程英点着一根火柴,望着灶头不知道在想什么,火柴都烧到了她的手,她都不知道。
“没什么,我想事情,想出了神。”程英回过神,感受到指尖被火烧得火辣辣的疼,她不甚在意地把燃尽的火柴芯仍在地上,又从火柴盒子拿出一根火柴擦燃火,从后背成堆的柴火堆里抓一把晒得蓬松的松树针叶点燃,往灶膛里一塞,再拿几根小柴棍放在燃烧的松树针叶上,很快将火引燃起来。
程雪没问程英在想什么,她从水缸里舀了一盅凉水,洗脸刷牙以后再次走进来,看锅里烧着一小锅水,开口询问:“姐,我们今天早上吃什么?”
程英没入伍当兵之前,万淑慧每天都要下地干活,程英心疼她,从六岁起就学着做饭,家里的饭菜之前都是由她来掌勺,程雪的厨艺是后来学的,远不如她。
程英往水缸旁边放着得一个破旧瘸腿的木头碗柜看了一眼道:“煮面吃吧,昨晚吃得稀饭不顶饿,我半夜饿得起来喝了两盅水。”
她们家的条件如今不好也不坏,十年前万淑慧以死相逼,跟老程家分家以后,她们单独开火做饭吃,虽然吃食上依旧寒酸,但不用跟老程家一家人掺和着吃饭,她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看老程家的脸色,日子还算过得去。
程雪知道部队上的伙食比普通乡下人家好,听说里面白面馒头管够,三五不时就能吃上肉,她姐在部队呆了四年,吃了四年的精细粮食,一时回家吃不惯家里的粗茶淡饭也是很正常的。
遂点点头:“那我去竹林那里掰几根夏笋回来,合着房梁上妈一直舍不得吃得腊肉切成丁,做成面臊子吃。”
“好,去吧。”程英用力掰断一根手腕粗的木棒,往灶膛里添,头也不抬道。
她倒不是非要吃什么精细粮食,她从部队里申请退伍,到坐火车,再到县医院,再到回来,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她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光吃清汤寡水的红薯稀饭,她真的顶不住。
她在部队的时候,一直训练出任务,运动量很大,胃口也很好,她吃得食物,跟军队男兵们的份量没什么区别,她胃里饿得火急火燎的,急需一些有油水的食物填饱肚子。
程雪拎着一把小锄头和小篮子出去了,没过一会儿,气呼呼地跑回来说:“姐,竹林里冒头的笋子都没了,我前儿明明看见冒头了十多根,想着让它们多长两天,今早采一些回来吃。谁知道我一去,那些竹笋全没了,连刚冒头的都没放过,地上全是新鲜挖过的痕迹。”
程英不用想也知道,这是老程家干得事情,最有可能干这种事情的,不是黄翠芝就是刘桂芬。
她昨天带那么多领导上老程家讨要公道,要她们还钱,偿还医药损失费,还重新分了家,分走不少好东西,她们能咽下张口气才怪。
程家这一小片竹林是程家祖辈建国以前种得,里面种了好几种品种的竹子,属于程家人私有,由于清水村地处我国西南地界,气候宜人,这片竹林一年四季都长笋子,程家人每年都能挖不少笋子吃。
不过黄翠芝比较爱财,以往每年笋子冒头,她都会挖了拿去黑市卖钱,或者跟村里其他人家没有种竹子,没笋子吃的社员以物换物,很少挖了自己吃。
万淑慧、程雪母女知道她的德行,每个季节不同品种的竹笋冒头之时,她们都会记在心里,等竹笋长得差不多了,她们就赶紧挖上一些,一部分拿来自己吃,一部分晒干,送给万淑慧的娘家亲戚,或者邮寄到部队,给程英吃。
为了抢挖笋子的事情,她们母女往年没少和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