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辞凤冠·和知县一起斗地主 岁岁重火

2. 第二章 立嫡还是立长

小说:

辞凤冠·和知县一起斗地主

作者:

岁岁重火

分类:

穿越架空

过了三年,锦县丝绢库一夜之间燃起大火,看守丝绢库的人提桶救火,然而泼水的速度终究比不上火烧的快,熊熊之火形成一个巨大的“鬼脸”吞噬了它所能触及到的一切。满库房的丝织物化为乌有,等周惠妃的祖父周檀赶到时,只看到一片灰烬。

周檀站在烧毁的库房前悲痛地哭道:“全毁了,我怎么向朝廷交代。”

前脚司礼监把周檀参了一本,后脚周檀就因恐惧而气绝身亡,皇帝其实并没有怪罪周檀,听闻周檀离世,皇帝叹息一声,转而让周檀长子周盛接任锦县知县。

这一日赵棠在公务之余听户部几位同僚聊天就凑了过去打听,一位同僚说:“嗨,苏州锦县知县周檀,也就是惠妃的祖父,前几天在任上出了岔子,丝绢库一夜之间起了大火,把上好的丝绢全毁了,这些丝绢本来就快要送到京城来的,那织金锦、缭绫、玉纱、提花绢等等,全没了,啧啧,可惜了,朝廷这一下子就损失了七八万两银子。”

赵棠感叹:“我活了这么大也是进了户部才见到这些东西,怎么一下子就毁了,唉!如今咱们这儿还缺着这些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上?”

大家都感叹归感叹,该忙自己的还要去忙活。皇帝虽然有些生气但并未迁怒于周檀,而是让他想办法填补亏空,江南一代多年来一直缴不齐税额,周檀上任这些年一直想办法催缴,那些乡绅宁可拿银子贿赂州府各官,也不缴税,用各种理由搪塞周檀,知州和知府也用各种理由替他们开脱。周檀发狠要整治他们,谁知当地的丝绢库突然起火造成重大损失,这些丝绢本来就要送入京城的,全毁了。

周檀眼见出了这等事又被司礼监参了一本,提心吊胆没几日就死了,皇帝下令让周檀的长子周盛,也就是周惠妃的父亲继续担任锦县知县。周盛上任后那提督织造太监就跟在屁股后面催着要丝绢,要银子,周盛烦不胜烦,但又不好发作,毕竟人家官职比自己高,官高一级压死人。

五年后,不堪重负又被多次羞辱的周盛过世了,皇帝让周檀次子周勤成为新一任的锦县知县。

早在去年,李太后就患病且久治不愈,今年愈发严重。这一日,李太后将皇后的父亲叫进宫去,国丈看李太后面无血色的倚着,赶紧上前询问:“太后殿下最近怎么样?”

李太后虚弱地笑了笑说:“还是那个样,喝了这么多药了也不见效。”

国丈伤心之余说到:“老姐姐,你可一定要好起来啊,你是个有福份的人呐。”

太后咳嗽几声说:“现如今我已经是个老废物了。”之后又说到:“今日叫你来不为别的,皇后是我的亲侄女,也是皇帝的亲表妹,进宫这些年来颇为孝顺,可你也知道皇帝如今添了几个子嗣了,没有一个是皇后生的,我替她担心啊。”

国丈无奈地说:“臣也日夜悬心呐,不知有什么法子能保住她?还请太后给想个法子。”

皇后在一旁沉默,想说自己还年轻,也许还能生,可多少有些说不出口。

李太后虚喘着说:“我活一日就保你一日,我若不在了,你终究要靠自己,你得替你的父亲和兄弟们着想,咱们李家以后还得依仗你啊。皇上说了,这宫里头啊,皇后太稳重,宁妃又无知,惠妃太本分,也只有贵妃能哄他开心罢了。你光孝顺我是不行的,我早晚有一天去了你怎么办?”

李国丈点头:“是,是,太后说的极是。”

就在前几个月王宁妃的宫女进言:“侍长,奴婢听闻近年来朝堂上不少官员进言要求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王宁妃自此得了意,甚至有些昏了头,在后宫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也敢跟田贵妃硬碰硬了。

俩人见了面谁也瞧不上谁,王宁妃冲着田贵妃翻白眼,田贵妃就冲她撇出一丝冷笑,谁也没接茬就走开了。田贵妃的宫女敢颐指气使,王宁妃的宫女就敢顶嘴。倒是坤宁宫的宫女和太监在皇后的调教下,从不与他们结怨,即使他们敢蹬鼻子上脸,皇后也让他们尽量避让,有时候小宫女们实在不服,但还是按照皇后的嘱咐咽下了这口气。

后宫里两位皇子的母亲为了争太子之位明争暗斗,皇后无子也无奈。将来这两位皇子无论哪一个登上皇位,他们的母亲就要和皇后一样成为太后,就凭她们的嚣张,将来自己在后宫的日子定然不会好过。

皇帝提出要过继一名皇子给皇后做嫡子并立为太子,遭到文官们一致反对,有官员站出来说:“皇后殿下是所有皇子和公主的嫡母,无论哪位皇子登基,皇后都会是太后,若是皇子失去生母倒可以把皇子过继给皇后抚养,但三位皇子的生母都还年轻,实在没必要过继。”

有几位大臣此时也附和着,反对过继皇子。

皇帝虽面露不悦,但该大臣说得有理,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

在皇后跟前,皇帝无奈地说:“既然找不出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暂时搁置吧。”

皇后也只能点头迎合:“这事要是办了,别人会说我要抢走人家的儿子,强夺他人之子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皇上既然要暂时搁置也是明智之举。”

与此同时,王宁妃也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将来肯定要被立为太子,这是铁定的事,谁让皇帝没有嫡子呢,谁又让她生下长子呢,可皇帝一天不开口她就一天不放心,为了立自己儿子为太子她还是得主动出击,每次见了皇帝,她总是对皇长子从头到脚夸一遍,什么皇长子又长个了,吃饭也比之前多了,三个皇子里面就属他壮实。

皇帝只问一句:“书读得怎么样?”

王宁妃一时尴尬,只能圆场说:“每天都在读,我看他写字也有长进了。”

皇帝的脸色有些冷淡,因为皇长子是不是个读书的料他还是很清楚的。

对于立皇长子为太子之事,皇帝依然不松口。

这一日皇帝正在暖阁用膳,王宁妃来了。

皇帝一边吃一边问,说:“宁妃有何事?”

王宁妃跪在地上说:“妾身是为皇长子而来,他是陛下的长子,都已经十一岁了,按照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上也该立他为太子。”

“立谁为太子不是朕自己说了算。”

“皇上是天子,难道立哪个儿子当太子还要别人插手嘛吗?”

皇帝不悦,说道:“这件事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皇上还有什么顾虑的?”

“朕如果将皇长子过继给皇后立为太子,你可愿意?”

皇帝是在试探王宁妃。

王宁妃大惊失色:“那可不行,皇长子是我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凭什么要过继给别人!”

皇帝连正眼也没给她,面无表情地说:“你先回去吧,朕想一个人用膳。”

“可是……”

“朕让你回去。”

太监王恩禄走过来说:“王侍长还是回去吧,不要打扰皇上用膳。”

王宁妃悻悻而走。

王宁妃忿忿的想了一夜:如果把儿子过继给皇后,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