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身出身世家大族,及笄那年,马车失控,幸得路过的常庆侯世子相救。
如所有英雄救美的话本里描述的一样,少女一眼万年,将这个浑身写满故事的阴郁青年记在心里。
两家本来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偏偏常庆侯世子曾经婚配过。
他的原配出身商户人家,与侯府天差地别,当年这桩婚事在京中也闹得沸沸扬扬,有说这位原配挟恩求报的,也有说常庆侯世子一往情深、感恩重义的。
这位原配婚后在侯府的日子似乎并不舒心,生下女儿一年便病逝。
原身与常庆侯世子相遇时,他刚刚守满妻孝。
常庆侯府得知此事,第一时间便请人上门提亲,原身父母本不乐意,毕竟自家女儿便是皇子妃都能当得,何苦要去给人做继室。
可到底扭不住原身。
成婚当晚,原身满心欢喜地坐在喜房中,等来的却是一个喝得酩酊大醉的丈夫。
这不太如意的开端,也预示了她日后婚姻生活的艰难。
丈夫的心冷得跟石头一样,任凭她怎么都捂不热,她以为的良人,一直都不愿意碰她。
成婚一年之后,终于在婆母的逼迫下夫妻同房,房中也早就被求孙心切的婆母准备了催情香。
一夜荒唐之后,原身还以为丈夫终于想通了,但醒来却只看见他冷冰冰的眼神。
原身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能无数次劝自己任命。
若是没有意外,原身大概就是得个抑郁而终的结局。
但她怀孕了。
丈夫对她的态度有了一丝软和,原身以为自己苦尽甘来了,却没想到丈夫不过温柔了几天,又变成了先前那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样。
原身依旧一头雾水,但她却在漫长的侯府生活里,学会了自我消化,她满心欢喜地预备将所有的情感都投入到这个未出世的孩子身上。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生下一名身体病弱的男婴。
在原身的细心照顾下,孩子长到三岁那年,已经和别人家正常男孩没什么两样。
但很快,婆婆便以膝下承欢为理由,将孩子抢了过去。
母子分离,每天见面时间极短,有时候甚至都见不上面,孩
子看原身的眼神也越发陌生。
孩子十五岁那年婆母外出上香路上发生意外被一位十三岁少女所救。
丈夫和婆母为了答谢小姑娘让原身收孩子为养女日后按照侯府嫡女的规格发嫁。
原身倒没发觉哪里不对劲反而还有点高兴毕竟儿子与她不亲原配生的嫡长女又与她生疏能够有个年轻小姑娘陪在身旁也免了这一潭死水般的生活。
养女融入侯府十分顺利无论是原配长女还是儿子都十分宠爱这个妹妹
两人的身份并不般配容国公府自然并不乐意。
婚事不成原身又为养女另择佳婿。
外人眼里养女和侯府毫无血缘关系哪怕侯府主子们真心疼爱他们依旧不舍得拿自家好儿郎来配哪怕是上门攀附的提的也只是侄子、庶子之流。
但养女却打定主意要嫁入高门她挑来挑去觉得挑不熟的人家下手似乎有点难目光盯上了养母的娘家她看上了养母的侄子。
原身虽然觉得为难但还是硬着头皮跟娘家嫂子说了一次被嫂子委婉拒绝。
原身本以为这次和容国公府那次一样到了这个地步事情就能结束。
却没想到婆母大发雷霆丈夫都冷脸指责她虚情假意对养女没有真心就连儿子也以一种不赞同的目光看着原身原身几乎遭受到全家人的指责。
他们逼着原身要她促成这门婚事。
顶着巨大的压力原身又回到娘家和嫂子再次提起这门婚事。
娘家侄子刚刚中举是乡试解元所有老师都对他的才学赞不绝口娘家嫂子打算等一年后儿子会试考中进士再给他谈一门有助力的好亲事。
娘家侄子的仕途早就规划好了整个家族都期盼着这个孩子未来像曾祖父一样做到文臣巅峰压根就不乐意与勋贵人家结亲别说侯府养女了就算是侯府嫡长女他们都不乐意。
哪怕原身娘家强烈反对养女最终还是嫁了进去。
在侯府的赏花宴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算计侄子被人以原身的名义叫到后宅在一众贵夫人的注视下养女故意设计跌入他的怀中。
娘家嫂子以为这是原
身的算计,简直气疯了,事后就与原身断绝往来,就连娘家哥哥也指责原身手段卑劣。
原身本想辩解,但养女哭诉,丈夫和婆母又强压着,逼着原身在娘家认下这件事,目的仅仅是不希望养女背上一个“心机深沉”的名声嫁入楚家,以致夫妻失和。
养女的运气比原身不知好了多少,这桩明明白白算计来的婚事,她成婚之后,只是被丈夫冷落一段时间,她就靠着**功夫,成功走入丈夫的心里。
等到日后儿女双全时,谦谦君子的丈夫依旧为了当初的冷落内疚不已,养女也利用这点愧疚之心,舒舒服服地过了一辈子。
但原身的凄惨还远不止来自养女的背刺。
历史就像轮回,被精心培养长大、被全家人都寄予厚望的继承人,看上了一位采药少女,只是接触几次便到了非卿不娶的地步。
这桩婚事遭到侯府所有人的一致反对。
婆母直接施压,让原身解决这件事。
其实婆母也是从大风大浪里走出来的,她并非没有解决这事的能力,只是经历过儿子当年的闹剧之后,她不愿意当这个恶人,影响祖孙感情。
“母子之间没有隔夜仇。”婆母是这么劝原身的。
原身一直以来都很感激婆母,毕竟她一个没有丈夫尊重的女人,若不是有婆母的支持,她压根就没办法在侯府立足,所以她很少拒绝婆母的要求。
原身苦口婆心地和儿子谈了许久,但依旧无法打消儿子的念头,别说分隔开两人,就算同意那女子进门做妾,儿子都不愿意。
儿子似是打定主意要效仿多年前的父亲,执意要娶一个平民女子为妻,美约其名为要给心上人最好的一切。
原身拦不住,就只能转头将力气使在那位采药女身上。
采药女倒是个很有骨气的人,她没有接受原身赠送的金银财宝,也没有留下来纠缠,而是悄悄离开京城。
接下来的剧情就很俗套,在一段他追她逃她插翅难飞的拉扯之后,两人再次互通情意,坚定地选择彼此,重新回到京城,再谈婚事。
儿子在父亲的书房里跪了一夜,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最终这门婚事算是定下来了。
原身虽然不太乐意,但木已成舟,她顶多是眼不见为净,也很少为难儿
媳妇。
婚后没多久儿媳妇怀孕了。
孙辈即将出世原身也歇了计较的心思主动向儿媳妇示好随着婆媳关系缓和母子之间的嫌隙也逐渐消失。
只是让原身可惜的是儿媳妇怀胎不到三个月便意外小产大夫只说是怀相不好。
原身以为是儿媳妇早年过得辛苦身体落了病根补品如流水般送到她的房中。
过了半年儿媳妇又怀孕了这次从怀孕初期整个侯府便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地将胎儿养到八个月大意外又发生了。
儿媳妇吃了一碗原身送过去的燕窝后**提前生产
心上人一尸两命儿子看原身的眼神中满是恨意。
原身自然大呼冤枉可侯府查了无数次却得出一个证据确凿的结果。
这等丑事自然不会见官侯府偏院改成佛堂原身被迫禁闭礼佛。
儿子在三年后娶了一个和心上人八成相似的小官之女又纳了几个面容相似的妾室生下了五男三女余生全都在怀念他的白月光。
原身在佛堂里日渐衰败儿子未再见过她也不允许孙子孙女来见她原身直到临死前都还在念叨着:没有下毒。
楚玉过完了剧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