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姑苏林黛玉[红楼] 半见鸦青

3. 第三夜

小说:

姑苏林黛玉[红楼]

作者:

半见鸦青

分类:

穿越架空

林黛玉又入了梦。

这次,没有母亲,没有爹爹,也没有弟弟,只她一人。

她好似到了仙境,一条河流水潺潺,击打着河畔有个石头,清灵悦耳,河边绿草如茵,仙气四溢,还有小兽出没,明明从未到过,却如同相逢,好似归家,可明明不是家。

黛玉席地而坐,“要是娘亲、弟弟也在这就好了。我好想他们。”

眼前不禁浮起母亲的慈颜和弟弟的笑颜,潸然泪下。

黛玉坐了一会儿,愁思渐缓,想起爹爹,缓缓起身,凭着感觉悠悠荡荡地飘了起来,找起回家的路。

绿树清溪,仙音袅袅,却无人迹。

黛玉一路看来不免有些怅然,“这里虽无人烟,却实在有趣,如果娘亲、爹爹、弟弟都在,在这里过一生也不难过,强过人间离别,生老病死。”

正胡思之间,忽听山后传来歌声,风月如流水,何必惹闲愁。

黛玉不懂,却也听出其中得怅然。

黛玉正要前去拜访,便见一个仙姿佚貌的姑娘翩跹而过,端的与旁人不同。

黛玉忙上前施礼,问道:“姑苏林黛玉见过姑娘。这是哪里?将往何处去?我该如何还乡?”顿了顿又道:“本不该如此失礼,只是家慈刚逝,肝肠寸断,牵挂万千,若能,望乞送归。”语毕,又施一礼。

仙姑揽过黛玉的肩膀道:“吾乃太虚幻境警幻仙姑,你我姐妹,实在不必客气。”又看了看黛玉,顿了顿道:“妹妹还请节哀,姐姐见了都心疼的不得了,令慈令尊见了不知多难过。”

黛玉道:“谢谢姐姐安慰,只是情难自抑。”

仙姑又道:“今与妹妹相逢,实非偶然。此离幻境不远,仅以自采香茗一盏,邀妹妹一聚,可否?”

黛玉听了,坚定的摇了摇头,拒绝道:“只是我记挂母亲,肝肠寸断,无有游乐之心。再者,家里唯我和父亲二人,如今我在此方,只怕错过许多,无法尽最后一程孝心,怕老父一人孤单。”

警幻道:“妹妹想差了,你尚昏迷,此番游闭自然清醒,无有丝毫耽搁。再者,姐妹们怕你哀毁过度,惦记着引你疏散疏散哀伤之情。更何况,今日时机难逢,错过此生再无。”

黛玉听罢,只得从了,道,“感卿盛情,岂敢不从。”

随仙姑而去,一路雕栏玉砌,人间难见,想来皇家亦无此番风流气派。

至“太虚幻境”石牌前,警幻仙姑做出邀请的样子,“可算到了。妹妹早先也常来常往,如今只做旧地重游便可。”

黛玉看了四下的牌匾,心下自思道:“果然不负仙境之名,一牌一匾自有深意,道尽人世苦难事。”又想道,“原来如此,真假、有无互相转换,无恒定,是为‘太虚’,‘太虚’为‘幻’。古今多少情,亲情、友情、男女情……无穷无尽,比天高,比地厚;风月大抵是男女情,风月成摘情难偿,自然成痴男怨女,只不知父母算痴男怨女吗?会成为痴男怨女吗?痴男怨女算好?还是不好?生前多少情谊,死后都化作虚无。”想到这,黛玉思及母亲,又有些难过。

母女情谊,今生难忘,此生铭记,那边一直存在。

黛玉只此一想,有些了悟。

黛玉随警幻仙姑进入二门,走过各司,问道;“姐姐,薄情司、秋悲司,都好生凄凉,不知所司何事,可方便告知?”

警幻道:“天下女子的过去未来,尔如今肉眼凡胎,先知未必是福。”

黛玉听罢,思道;“若早来,若能知,想来能改变娘亲和弟弟病逝的结果,只是,因果循环,福祸相依,又哪里是好改变的。若改变,万一带来更大的祸患怎么办?可难道害怕,一点也不改变吗?想来还是不知道的好,不虑因果,自在行事。”

几年前,警幻也曾受荣宁二公之托,引黛玉之表兄,金陵贾氏名唤宝玉者游览幻境,耐不住他的央求,让他在薄命司随意看过,恐他泄露仙机泄露,早掩了卷册,未让他看完。谁知他是万事不过心的性子,这几年倒也没甚大碍。

只顾虑黛玉聪慧胜宝玉多矣,又细心多思,便早早了了她的心思,引她四处粗揽。

路过薄命司时,黛玉见到两边所书,定在原地,久久不能抬步。

黛玉知道自己天性多愁,感花落泪,见雨思愁,恍然明白自己不过庸人自扰之。有人看见花开,有人看见花落,有人看见秋实,有人看见秋叶……看见的不同,产生的结果自然不同。

更何况,我悲花,花却不一定悲自己。

警幻看着黛玉发呆,笑着向黛玉道:“快随我去见见诸姐妹,他们都等急了,可别在这打闷葫芦!”

黛玉收起思量,连连道恼,恍恍惚惚间随警幻来至后面。

所见之处富贵逼人,异草芬芳,花香馥郁,却不见俗气,唯显仙灵之气。

黛玉连连赞道,警幻笑道,“还要谢过妹妹指点。”

说罢,警幻朝屋内笑道:“姊妹们,快出来迎接贵客!”

话音未落,屋内顷刻间飘出几个仙子来,停在黛玉身旁,拉着黛玉道:“姊妹们等了又等,可算把妹妹盼来了。”

又各自自我介绍,拉着黛玉的是热情若骄阳的痴梦仙姑热情若骄阳,随后的钟情大士爽利若春风,引愁金女清淡若秋菊,度恨菩提冷傲若冬梅,四季风华尽占。

偏偏都对黛玉夸了又夸。

黛玉听如此说,被唬的脸都红了,连连道谢,心中油然而生亲近之感。

警幻忙携住黛玉的手向众姊妹道:“前儿个误了我姊妹相聚,这不找机会便携了妹妹前来相聚,可能赎我前回之罪。不过姊妹们莫胡闹,妹妹刚刚亡母,正难过儿,可要好好安慰妹妹,要是犯了忌讳,可别怪我不给姊妹们求情。”

说毕,携了黛玉入室。黛玉闻一缕幽香,姊妹们向黛玉殷殷介绍:“此香‘群芳髓’,曾是妹妹爱物?妹妹觉得如何?”黛玉听了,只叹珍奇难得,“怪道我觉得似曾相识。”

已而大家入座,小嬛捧上茶来。

黛玉品过,自觉清香纯美,问道,“这便是姐姐所说的自采香茗吧,可有名字?”

警幻道:“妹妹聪慧。此茶名‘千红一窟。’生在放春山遣香洞,我们闲时采来炒制而成,又在清晨采仙花、灵叶之露烹煮而成。”

黛玉听了,点头称赞巧思,又道,“只是悲了些,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何至于此。”不觉沾湿眼角。

度恨菩提道:“世人多以花喻女子,女子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不过一窟,不过一哭。世人推崇全福,可真正全福的女子有几个?”

众姊妹们连连叹息,又引黛玉参观起来。

黛玉想,她不服。

父母皆叹她胜世间男子多矣,却不以为傲,反而常常替她担心,她不懂,可她总会懂。

她想,她懂得那一天,一定要做些改变,为天下只能一哭的女子。

只看房内,无所不有。黛玉看毕,连连称赞。

可壁上所挂一副对联,寥寥数字,写遍女儿无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