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宁是在隔日抵达的上京,到的时候,城门刚开,天方灰蒙蒙亮,地上都带着初秋时分的浓重水汽。
他未曾因为天色影响,径直的往宫门去。
齐宣帝“病”下有近一年了,太子李丞外出寻药无归,宰相萧远山代为监国,处理政事,非必要情况不入朝,直接过府,故而宫门不似以往一般,按暮鼓晨钟时间来,他过去之时,宫门是紧闭着的。
只是这道门困的是宫里人罢,对于燕家嫡子来说,不成问题,他摸出燕家的令牌,人就给他行了方便,单独开了门。
他趁机打听了一番李蕴如的下落,得知昨日暮色时分,确实有一人自从是莅阳公主,强逼着他们开道入了宫,他暗松一口气。
“好,谢过。”人将一片金叶子递给守门的士兵,便乘马车疾步往宫中去。
……
“娘娘,燕家郎君来了,是否请他进来。”贞元皇后才起,正梳妆间,门外的宫娥来报。
“请他过去东暖阁坐吧。”
人吩咐,得到命令的宫女走出去。
她交代了,可迟迟不过去见人,约莫过去半个时辰,梳头侍女怜香问:“娘娘不去见燕郎君?”
怜香不懂,满脸狐疑,一直跟在贞元皇后身边近身伺候的掌事嬷嬷道:“做好你的事,别多问。”
人被喝一声,低下了头,贞元皇后转头看了她一眼,没说什么,只是说道:“这没你的事了,下去罢。”
“是。”
梳头侍女离开,贞元皇后起身,不过也并非是去见燕宁,而是问起了今日齐宣帝的用药种种,又过去好一会儿,坐下来,嬷嬷给她倒了一盏茶,人便慢条斯理的吃了起来。
“你知我为何不去见燕家子吗?”贞元皇后问。
掌事嬷嬷道:“娘娘这般做,一定有您的道理。”
贞元皇后答她:“瑞麟儿这次突然回来,嘴上未提太多燕家的事,可定是受了不少委屈的。”
嬷嬷道:“娘娘的意思是,敲打一下燕家子,为公主出气?”
“不尽然。”
她唏嘘道:“这燕长君啊,是受燕家器重的嫡子,品性甚佳,却孤高自傲,他能这么快追过来,想来对瑞麟儿也并非全无感情,不是她说的,将她当作一只雀儿一般养着,只是这份傲气,还有他这个嫡系的身份,注定了他会比较自我,甚少沟通,只求结果,所以如果这般轻易就见了他,又让他见了瑞麟儿,那么人便真以为他这个身份那般好用呢,依旧如此,哎……”
贞元皇后长叹了一口气,道:“有时候这感情事便是这般,分明相互有意的人,可总会因为种种,互相伤害,互相误会,在不逼到极致的情况下,总觉得还有以后,总不肯吐露心意。”
掌事嬷嬷一辈子未嫁人,从前朝起便在宫中伺候了,她不懂这些男女相处之道,可会看人脸色,贞元皇后如此说,她也应承。
“娘娘拳拳爱女之心,公主和燕家子,会懂的。”
贞元皇后不言,只是将自己手上的茶,吃了一口又一口,待两盏茶见底,这才道:“走吧,我等去见见这燕家子。”
……
燕宁在将东暖阁的闲书快翻尽的时候,终于是见到了贞元皇后。
他起身,规规矩矩的给她拜了一个士礼,“见过皇后娘娘。”
贞元皇后这回没再故意拿着他,让人起来,道:“你和瑞麟儿成了亲,我们便是一家人,不必这么生分,此处无外人,你跟着她唤我母后罢。”
“是。”
燕宁照做,规规矩矩的喊了一声“母后”。
头一遭如此喊,在外泼墨赌书,潇洒不羁的风流贵公子此时竟有些局促拘谨起来,声音并没有那么底气,低低弱弱的。
贞元皇后看在眼里,嘴角笑容渐溢开,久经情场的浪子会在这些事上表现得坦率大方,彬彬有礼,叫人挑不出一丝错来,不在乎一个人,亦如是,而在乎,那么只要她相关的人跟事,哪怕只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称呼,也可拨动情绪。
当初她跟齐宣帝没有看错,决定也无错。
他是那个他们可以放心将女儿交到手上的人。
“长君不用这般拘谨。”贞元皇后唤着他的字,这是父母亲族,通常身边很是亲近的人才会如此叫。
她将人拉起,坐到一旁的桌上,关切问:“这一年,瑞麟儿给你添了不少麻烦吧?”
燕宁道:“不曾。”
“你别为她说话了,我这个女儿,我自己清楚,她啊,从小被我跟她父皇,还有几个兄弟姐妹惯坏了,任性得紧,定然会生事的。”
燕宁:“……”
“公主是任性了些,但心是好的,闹不出什么大事来的。”
贞元皇后认同他的话,“瑞麟儿这孩子,打小是这样的。”
她说着,眉目变得温柔起来,道:“我同陛下是苦出身,那时候,他啊,就是一饭都吃不饱的书呆子,我呢,天天地里刨食,后来两个人为了吃饱饭,就这么打起了天下,谁知道还真打下来,瑞麟儿是在战火中出生的,自小就吃了不少的苦头,我跟陛下总觉得亏欠了她,所以一直放任,就盼着她能够无忧无虑的长成……”
燕宁听得认真,应话道:“父皇跟您一片爱子之心,难得可贵。”
贞元皇后道:“说是如此,可却将她纵得如今这般肆意妄为,无法无天。”
她借着这一句,转到了当下时局上,道:“我同她父皇在还好,再如何,总有个人帮她托着底,可是呢,时下你也清楚,你说她要一直如此下去,那将来我们不在了,她又当如何,那么烈的性子,半点都不会服软……”
燕宁听明白了贞元皇后的话中意,她这是以退为进,想逼他做一个承诺呢。
时局将变,这谁都会成为这时局的牺牲品,尤其是皇室这几个……燕家若出面保,至少是可以留住一条性命的。
这个女人,不愧是陪着齐宣帝南征北战一路过来的,这么大的事依然可以处变不惊,又极快的想到应对的法子。
即使知道如此。
他……还是愿意给她这个面子的。
燕宁道:“母后放心,莅阳既然进了我燕家的门,便是我燕家的人,不论时局如何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