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统领欢欢喜喜下去接人去后勤营了很快吴公公就带队赶到了。
先前在唐家吃的饱足但几十里路赶过来也消耗差不多了。
原本吴公公以为军镇这边定然没什么好东西了没想到同王爷交割了皇上的赏赐营地里众多将军陪坐端上来的酒菜居然同中午一般美味。
王爷见他疑惑就多说了几句。
吴公公这才知道唐家对戍边军的全力支持很是夸赞了几句甚至心里对唐家的好感更深打算回去同皇上好好美言几句。
说起来京都那么多世家豪门哪个不比唐家底蕴深厚啊但都顾着自己吃喝玩乐享受安逸却不肯为戍守边疆的将士们尽一丝心力。
反倒是一个小小农家竭尽所能为戍边军着想用小小的豆子琢磨出豆芽和豆腐甚至又建了养猪场和养鸡场只为了戍边的将士们能吃上一顿饱饭!
有时候不怕差距大就怕放在一起比较。
显然唐家就是京都甚至整个大齐众多豪门世家的对照组……
吴公公在军镇住了两日看过了边军演练也跟着王爷巡查了各处边哨搜集了足够同皇上“闲话儿”的素材然后才依依不舍的告辞打算返程了。
当然这依依不舍是针对每日的三餐饭菜实在是太好吃了。
他甚至已经打算以后告老出宫之后
他可是让小太监打听明白了这几日的厨子就是状元楼的大厨!
李福也是个精明的眼见小太监围着他问来问去一个劲儿提起路上伙食不好他当时就烧起炉灶炸了一坛子的蘑菇肉酱又烤了不少的烧饼有糖的有豆沙的更有椒盐的最后还添了一坛子腐乳。
吴公公终于带队返程的时候嘴角翘的高高就差明着同王爷说起会为戍边军美言了!
王爷和众将士们当然高兴远离京都戍守边疆他们不怕吃苦最怕的就是谗言挑拨。自古忠臣良将死于小人陷害的例子可太多了!
这边送走吴公公一行人那边唐家就到军镇摆流水席了。
周夫人这几日被邻居们问的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倒也不是军镇的老少爷们多馋酒肉实在是大伙太高兴了。
各家几乎在营里都有熟人唐家献高产粮食给朝廷朝廷已经决定先在军镇试种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军镇要比整个大齐的百姓更早摆脱饥荒所有兵将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可以说
唐家凭借一己之力,成了整个军镇的恩人!
而且,唐家的公子考中了举人啊!在军镇这个文气贫瘠之地,也是凤毛麟角,几十年难遇一次的大喜事!
所以,接了李秋霜母子几个,周夫人一把握住李秋霜的手就说开了。
“嫂子,你们可来了!再不过来,我们军镇的老少都要出粮出肉替你们家摆酒席了!大伙儿都急着喝喜酒呢!”
李秋霜有了诰命,更有举人儿子撑腰,神色里少了几分小心翼翼,难得挺直腰板,大大方方笑着应道,“我们唐家堡三日流水席一过,就立刻赶来了!咱家养殖场里现成的猪和鸡,这就开始宰杀,明日就开席!”
“哈哈,那可太好了!这几日到铺子里问消息的人,比买豆腐的人还要多!”
周夫人弯腰抱起唐甜,亲了又亲,然后才欢欢喜喜出去传消息了。
李金担心耽搁作坊的生意,这几日依旧守在军镇这边,这会儿拉了满车的豆腐正要送去营里。
唐甜见了,就赶紧准备了谢礼,同大哥二哥一起去拜见王爷。
按理说李秋霜也该一起去,但到底要避嫌,也就罢了。
她只能嘱咐一句,“记得去看看崔大夫,请他给你们把把脉。川哥儿和海哥儿跑了一趟京都太辛苦,小心落下什么病根儿。”
兄妹三个答应了,很快到了营里,几乎是没在门口等一会儿,侍卫统领就出来接人了。
三人在王爷面前如同亲族晚辈一般,不拘谨也不放肆,说说笑笑,哄得王爷一直笑容不断。
特别是唐川,仔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