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受到惊吓,啸天嘶鸣,前蹄裂空而起。程徽音力挽缰辔,罗裙翻卷如浪,方拽住缰绳不至于跌落。惊慌未稳之际,诘问之声已迫耳际。
“何人敢对殿下不敬?”
嫩绿攀上老枝,日落熔金之时,月洞门边游出一抹玄影,“无妨。想必姑娘便是,程都督的幺女罢。”
对方声沉若寒潭,暗纹绸缎浮光掠影,程徽音不知来者何人,只好慌忙下跪行礼,一双银线滚边的皂靴映入眼帘。
“父皇便是宣你入宫为本王小妹伴读?啧——姿容尚可,亦有几分机灵。只是朱颜玉貌不过画皮,既然程姑娘饮惯朔风,踏遍黄沙。明日,需当先试一试你的骑射。”
声自上而下如同泰山压顶,倨傲至极。
程徽音尚未来得及回贵人话,身后忽有清音徐徐而至,“王兄,何至于吝惜一句“免礼”?”
眼前的贵人见来人冷哂一声,颇为不屑,“为本王小妹遴选伴读,三弟又何顾星夜兼程巴巴地赶过来?此地距京城万里鞍马劳顿…”他顿了顿,转着手上的翡翠扳指,语锋陡转。
“还是说…程都督的虎符比宫中枕榻更得三弟安眠?”
此言如出鞘利刃,字字带血槽,句句刺咽喉,不收半分锋芒。
沉默如钟,唯余杏花落地碎响。
他缓缓看向跪在地上的程徽音,“起来罢。”她恍然抬首,杏花纷扬处,青衫翻飞间,一双星眸尽含天水之色,面带微笑,探手而来欲扶她而起。
程徽音身子将起,心却沉了下去。正午天光大亮时圣旨方降,日暮竟引来龙鳞双影。
左手边这位玄衣公子乃是刚刚加封亲王的皇长子——宣王谢明庭,由皇贵妃所出。
右手边那位青衫公子则是皇后所出嫡子,尚未加冠的三皇子——谢明绪。
而程家立于中间,倒像是还未刻字之祭品。
程徽音不知此时该如何开口,惟有默然。两位皇子颇得皇上宠爱,皆为入主东宫之人选。此番仅因她要入宫伴读,皇上竟遣双娇亲临。
既绝父亲的推拒之念,亦示天恩垂青程门。思及二哥午时明堂所言,名为伴读,实则人质。
当真是所言非虚。
惶恐之间,程徽音不得不想的更深——皇上如此高抬程家,岂非欲得一个能尽为他所用,绝无二心的死忠之臣?
然当今四海升平,父亲近日虽征战连赢,亦非殊功,何至于大张旗鼓若此?程徽音思之不解,可心底寒意渐生。
京城风云诡谲,她素有耳闻,自当踏入宫门那刻,便不可行差踏错,需得事事谨小慎微。然今日不过将将涉身其中,左脚尚未踏入这寒潭深湖,便被这滔天巨浪呛了满喉血腥。
方惊觉,这宫门深深,乃是吞人食骨之无底漩涡。
两皇子唇舌方歇,程家父子三人姗姗来迟。执礼慎恭。程如林先行开口,“微臣不知二位殿下驾临,有失远迎。望二位殿下恕罪。”
待闻“免礼”二字,程如林才缓缓起身,“恭请二位殿下入堂上座。”
程徽音从未见父兄如此惶遽,如临大敌。程家世守边关,夙夜匪懈,素与京中风云无涉,遑论储位之争?
今竟陷二龙相斗之间,如若扁舟一叶浮沉怒涛之间——稍有不慎,轻则累世忠名尽丧,重则舟覆人亡。
堂前沉香屑簌簌落下,程徽音如临深渊,父兄亦为之焦首——此二尊大佛当前,当何以应对?唯有谨慎小心,切不可有半分错漏。
几人坐于明堂,与上午那番光景却是迥然不同。众人沉默不语,三皇子先行开口,“听闻父皇选中程家幺女,母后便是坐立难安。她素知程将军与夫人颇为钟爱幺女。”
“故而母后今番遣本皇子前来,一是为了护程姑娘周全,安抚程家众人,二则是,欲让本皇子将此信亲手转于程夫人。”
闻言,几人皆看向三皇子。
程徽音看见封口处火漆印上,是皇后独用的“凤栖梧桐”纹。然信封竟题母亲闺名——云舒,颇为亲昵。
显然皇后与母亲旧交非浅,然则,何故从未听母亲提起过?兄妹三人相顾愕然。
程如林望着那封薄薄的信封,如若将捧炭火,若是不接则忤逆皇后,若是接了,宣王口中传回陛下,恐疑程家是已附三皇子之党?
踌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