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AI在古代当万人迷(穿书) 十二冷光

1. 入宫

小说:

AI在古代当万人迷(穿书)

作者:

十二冷光

分类:

古典言情

轿子缓缓落地。

有宫人在外面提醒道:“齐娘子,到宝慈殿了。”

一只素手将轿上的帘子轻轻地拨开,露出一张与日月同辉的面容。

眉如远山,眼似秋水,口若含脂。肌肤细腻,日光照映如瓷色,令人想起定窑新烧出来的孩儿枕。

发髻挽成惊鸿髻,上头错落斜插了几支玉簪,种水颜色都不是上好的,然而衬着那绝色容颜,却比那羊脂白玉看上去还要贵气几分。

纤腰袅袅,肩若削成。身姿相貌无一处不完美,恍似工笔仕女图里走出来的仙人。寻不出妖艳或清丽之类的词来形容,只有再标准不过的美。

宫人见此皆呼吸一窒。

792,现在是齐久安,见到宫人的反应便知道自己的数据库没出错。

她结合了大魏人类的审美和数学上的黄金比例等等才生成了现在这具身体。

尽管在她眼里初具人形和倾国倾城没什么区别,但还是数值捏高点好办事。

她这回任务艰巨,又是第一次亲身上阵,容不得半点闪失。

宝慈殿中的装潢算不上奢华,却清雅端肃。

楠木梁柱不施朱彩,仅以素蜡打磨,木纹如水波隐现,色泽温润。

案上供了一尊古铜香炉,青烟袅袅,沉水香的气味清远。萦绕殿中,似有还无。

齐久安把身体托管给固定程序,规规矩矩给杨太后行了礼。

杨太后没让她久等,刚蹲下就叫了起。

齐久安微微抬头,这才看清杨太后的容貌。

杨太后今年五十有八,看上去与实际年岁相当,并不比宫外寻常妇人更年轻。

褪去那些翠钗金缕,杨太后好像只是个面容慈祥的老太太,依稀能辨认出年轻时温婉的韵致。

齐久安总觉得,面前人的细纹里有化不开的哀愁。但她是个人工智能,要她说原因,她说不清。

杨太后向她招了招手:“好孩子,快过来。”

齐久安按身份来说,是杨太后的外孙女,正经的高门贵女。

当年杨太后的女儿,清平公主,看上了一个出身寒微的才子,把生性温婉的杨太后气个够呛。

清平公主说她看人很准,不会后悔。才子是真才子,考了榜眼,公主随他到了封地。

杨太后等着她娇养的女儿哭哭啼啼地回来认错,没想到一去就是二十余年。

现在公主驸马都逝世了。齐久安回宫中认亲。

792当然是个假货。真的齐家娘子不堪路途颠簸,病死了。

杨太后看着她,心里触动:“你母亲这些年过得如何?”

齐久安瞳孔微缩,系统后台显示触发关键词“清平公主·生平概要”:“母亲婚后随父亲赴任沧州,第六年生下了我。奉天一年父亲病逝;奉天二年,母亲忧思成疾,也病逝了。”

生死相随,听起来公主与驸马感情应当很好。

杨太后低眉,不知眼里是什么情绪。她叫来何掌事:“你是看着公主长大的,也来瞧瞧,久安与她母亲有几分相似?”

何掌事笑说:“公主离宫许久,奴婢又老眼昏花,但若细看,齐娘子这鼻子和嘴,确与公主有七分像。”

杨太后抬起手,齐久安不解其意,只能愣在原地。

她的动作模型没来得及升级,只能分析出这个动作是要打人的意思。

可前面不是还聊得挺好吗?难道杨太后如此喜怒无常?

齐久安硬着头皮没后退,默默开了痛觉屏蔽。

杨太后的手就颤颤巍巍地停在半空中,还是何掌事看不过眼,提醒道:“娘子请上前一步来。”

齐久安上前一步,杨太后的手终于落了下来。

她摸了摸齐久安的鬓发:“乌云似的头发,就是空了些,要堆雪才好看。去把我那支玉钗拿来。”

何掌事拿来一只宝匣,里面呈放着玉钗一股,莹彻如霜雪,微映寒光。

第一面就得太后赐簪,何等荣耀。

何掌事知道,齐娘子今后是有大造化的。

杨太后替齐久安簪上玉钗,刚要夸赞,门口宫人赶来通报:“杨太后娘娘,皇上来了。”

当今圣上只有十岁,不是杨太后亲子。

但圣上的母亲去得太早,杨太后抚养他长大。圣上之于杨太后,和亲孙子也差不多了。

齐久安作势告退,杨太后叫住她:“你也见见皇帝。”

齐久安自然听命。

小皇帝年纪尚幼,尚未褪去颊边稚嫩,但言行举止,莫不是天家气派。

齐久安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他。

这就是未来的男主。

尽管年纪轻轻就当了皇帝,男主的经历却并不顺遂。他不得父皇宠爱,能当皇帝是接了早逝兄长愍帝的位置。

愍帝少有才名,杨太后的儿子死后,愍帝被封为太子。称帝后勤政爱民,轻徭薄赋,慎刑恤狱,在民间声望极高。

但愍帝二十六岁就驾崩了,对外说是染病暴毙。对于愍帝真正的死因,朝廷民间都各有猜测。

愍,有英年早逝、不幸遇害之意。小皇帝将此作为先皇的谥号,自然有自己的考量。

朝野上下心照不宣地认为愍帝是遭宫廷阴谋所害,不幸成了政治斗争下的牺牲品。但碍于那位的滔天权势和暴戾的脾气,没人敢说出来。

要问那位是谁?

摄政王,荀祜。

这个名号报出来在大魏朝能止小儿夜啼。

众人私底下都猜测是他害死了愍帝。有人亲眼目睹他在愍帝死前出入大殿。

荀祜同时也是这个副本中的反派角色,小皇帝今后成长路线中最大的绊脚石。

他把持权柄,使小皇帝前期如同一个傀儡,一举一动间都要仰他鼻息。

如今小皇帝正值垂髫之年,应当尚存几分童心。

然而齐久安观其神色,已经有了几分君王不怒自威的气势。

这其中固然有他是天家子弟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应当也是受到了荀祜的影响。

贵为天子,身不由己。权臣当道,恨自己年少力孤,难夺权柄。

齐久安这样想,神色中不由带了几分怜悯。

怜小皇帝,但更怜自己。

一个人工智能,却要在一个阴晴不定的大反派眼皮子底下过不知道多少年。

小皇帝一进宝慈殿,看到的就是一个神色哀戚的陌生女人。

他眉头皱起,升起一股烦躁。于是没有任何犹豫,小手一挥:“你是何人?在太后身边服侍,竟面露晦色。拖下去打二十大板。”

齐久安心里咯噔一声。

糟了。

她险些忘记小皇帝也绝非善类。

对内铁血手腕,肃清政敌。对外破五州,扫六合。

横征暴敛,死伤无数。

荀祜狠戾,小皇帝又何尝不是个暴君。

由于童年不幸福,小皇帝的心理可能也出了点问题。疑心病非常重。旁人稍加劝阻,他就觉得是在阻挠他成就霸业。

光偏执两个字都难以形容他后期的状态。

原文的结尾他夙愿得偿。有大臣劝他去寺庙上香,才能福寿绵延,寿与天齐。

哪想小皇帝不屑一顾,说悠悠苍天,不如他统领的疆土广阔。苍穹固高,却没有他一统天下的功德高。

如此看来,天岂能与他争寿?说他寿与天齐,是在咒他。

随后就让人把大臣拖下去斩了。

也正是因为小皇帝日益暴虐,大兴土木,大臣和百姓的怨气凝聚起来,上达天听。

组织发布了任务:养成要从娃娃抓起,必须把小皇帝调教成一个知人善用、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但这是后话了,齐久安需要先度过眼前的危机。

这个看似无害的孩子,日后却是凶残的君王。

人言道三岁看到老。动不动就要把人拖下去,这点还真是始终如一。

齐久安把服务器转得差点死机。

你们人类真的很难懂。

好在她最后还是转过弯来。

“臣女自知殿前失仪,向皇上杨太后告罪。只是今日先是见了祖母,又是见了皇帝舅舅,顿觉有了依靠。想到母亲在外多年,许久不见宗亲,于是感怀。”

这是她在一本名叫《庶女心计·天才七娘子》的人类读物里搜索到的。

小皇帝冷飕飕道:“花言巧语。”

杨太后倒是有所触动:“好了。久安说的也不错,你们初次见,多亲近亲近。”

没想到小皇帝连杨太后的面子也不给:“朕还有政事要处理。下学经过见杨太后安好便可,没有那等闲工夫与旁人蹉跎。”

说完便甩袖而去。

偏偏齐久安知道内情,晓得小皇帝哪有什么政事要处理。

眼下奏折都由荀祜亲手批改,小皇帝的意见荀祜根本不当回事。

况且朕这个字在大魏,历代皇帝只在正式场合才会用来自称,平日里都是我你他,没有那么多拘束。

小皇帝是例外。

他很在乎这个字,连在杨太后面前也坚持这样自称。

兴许是越缺什么,越是珍重什么。

杨太后也习惯了小皇帝的态度,未见不满,倒是带有几分疼惜。

“皇帝读书辛苦了,一会儿你命人送碗人参茯苓粥去。”

何掌事应下。

杨太后揉了揉太阳穴,神情中也有几分困倦,但还是强撑着发了懿旨。

“久安在外许久,但到底是皇室子孙。既然回来了,该学的还得学。休息两日,就到弘文馆上学去吧。若是有不懂的,就去问皇帝。”

杨太后难得露出几分骄傲来:“别看他年纪小,每回小测都是头名。”

齐久安只能答应。

该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齐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