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身为纨绔子弟的谢昀最不爱念书了,听着那些学者满口的“之乎者也”就脑子疼,在清风书院里就学,那是能逃就逃,逃不了地就打打瞌睡,偷偷地看看兵书,不然也不会闹出连首莲花诗都做不出来的笑话。
那一手字更是难看至极,犹如鬼爬的一般,但在军中行事,字丑不丑的到底无所谓,可此时看着宁渊的字迹落墨行笔气韵生动,不禁让人气馁,陷入了沉思。
真是人如其字,自己长得潦草,就连字迹都是这般龙飞凤舞的,不像宁渊,若能学得宁渊三分都是极好的了。
谢昀执着毛笔,瞥了瞥嘴巴,比照宁渊的字怒写三百遍。
宁渊回来将忠叔端来的药一饮而尽,问道:“他一早上都没有出门?”
“是啊,听舒桦说一直在习书练字呢,可用功了,如今小公子也能好好地听世子的话了。”忠叔眉开眼笑着。
宁渊却不这么认为,推门进来,果不其然,谢昀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竹纸上的墨迹都扎实地印在了脸颊上,落了一地的宣纸,满满当当的墨字,是当年所做的赞赏莲花之诗,落款“宁渊”。
随手之作,竟还能拿来临摹。
“嗯?”谢昀睡得迷迷瞪瞪,一抬眼便看见了宁渊正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看,心突突地跳了两下。
被美人这么瞧着,咋一反应还挺令人赧然,用衣袖擦了擦嘴角,“你怎么来了?”
宁渊没有回答,视线从谢昀未睡饱的脸庞移到了宣纸上,那一手龙飞凤舞的字迹,果然还是谢怀泽啊。
“若想练字,我寻些字帖给你。”
谢昀仔细对比着自己的字迹与宁渊的,脸皱巴了起来,“不用,你的字就很好,就连书院祭酒都夸赞呢,也没有更好的了,不过我找了半天也就这么几张,你再匀我一些,我便能练得更好了。”
“能练好这些已是不错了。”
谢昀被这么一激励,立刻道:“我已经进步了不少了,你可别小瞧我,我一定可以突飞猛进的,就连这首莲花诗,日后我也可以做出来,不仅是这首诗,还有很多很多。”
做纨绔子弟是为了给谢氏避祸,未免锋芒过剩,可装着装着竟也成了真。
宁渊已经许久未曾见过谢昀这般认真的模样了,神采奕奕又不服输,像只奋勇向前的小狼崽子,永远充满生机,又如一束光,照亮所有的黑暗。
可他希望这束光只属于自己。
宁渊伸出手,想要触碰这束光,可又怕被光灼了手。
谢昀躲了一下,“干什么?”
宁渊的手指一缩,别到了身后,又是那副冷若冰霜的表情,“去把脸洗了。”
谢昀不明就里,跑到镜子面前一看,脸颊上有一个大大的“渊”字,连忙用布使劲儿地擦着,嘴上找补着,“你怎么不早说呢,我就是练累了才睡着的,不是故意偷懒。”
“我知道。抱歉。”
“啊?你干嘛道歉?”
抱歉怀疑你不相信你,抱歉以为你装模作样死心不改,“没什么,你若是想,等回京之后,去我的书房吧,我教你。”
“真的吗!二哥哥真是太好了!”谢昀连忙跑过来,高兴得忘乎所以,一把抓住了宁渊的手,湿漉漉的水汽印在了他的衣袖上,“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我给你洗洗。”
“是洗还是买呢?”
“是你衣服不好,怎能怪我呢。”谢昀嘴硬着。
“好,是衣服不好。”
忠叔过来敲了敲门,提醒道:“世子,该去太子那儿了。”
“我和你一起去!”谢昀擦干净了自己的手。
“不行。”
宁渊的回答意料之中,“虽说我并非干娘亲生,可到底也是长在南阳侯府的,你我兄弟一体,自然要和你一样事事俱到,不然容易落人下柄。”
宁渊望着谢昀,目光落在衣襟的墨迹与水渍,“把衣服换了。”
“哦哦,你别走啊,我一会会就好了!”谢昀一边脱衣服,一边去看宁渊,生怕人一溜烟儿跑了似的。
***
太子楚暄苍白的脸上挂着一抹微笑,显得人如笼着一层月光般的柔和,“许久没见你们兄弟二人坐在一块儿了,咳咳咳。”
谢昀瞄了宁渊一眼,对太子殿下毕恭毕敬道:“听闻殿下偶感风寒,今日才来瞧一瞧,还望殿下莫要怪罪。”
“怎会呢,快坐下吧。”楚暄轻声细语地招呼他过来,笑道:“还记得你小时候怀泽总是跟在不朽身后,谁都不要只要哥哥呢。”
许是想起了往事,宁渊嘴角微微地噙着一抹笑意。
“我现在同哥哥也很好的。”
“那便好,咳咳咳。”楚暄用帕子捂着嘴,咳得苍白的脸都染上了一丝红晕。
“殿下的咳疾又严重了不少。”宁渊道。
“太医说不打紧,是老毛病了,将养几日便好。”楚暄打开荷包吃了一颗润喉的薄荷丸。
室内没有燃香,只放些新鲜的瓜果,瓜果清香之中夹杂着一丝薄荷的清新,能让人平心静气,身心愉悦。
“殿下要好好保重身体。”
“咳咳咳,身体倒是不要紧,只是为着五弟的事情,有些忧思过度了。”
谢昀斟茶的手顿了顿。
“两位都是孤的弟弟,七弟年幼不懂事,五弟又久居碧水洲无夫子老师教养,行为难免粗野了些,因为几句言语就将七弟推入水中,父皇有些不喜,但到底还是皇家血脉,如今也十四了,不能总是待在碧水洲,有损皇家颜面,毕竟他的母亲与我母后是同族,又有多年守灵的情分,所以我去求了父皇,让五弟出来,日后在东宫教养。”
谢昀的手猛地一抖,茶水洒落了一些,只觉指尖一烫。
“小心些。”宁渊取出一块帕子递给他。
谢昀收敛心绪,回过神来擦了擦。
宁渊深深地看了谢昀一眼,为他添了些茶水,“殿下此举甚好,一来全了陛下的颜面,二来他也得到了教训,给了贵妃母子一个交代,只是在东宫教养亦是不便,倒不如与我们一起在清风书院就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