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那封信的时候沈时行像是捧起了养父厚重的期望。
那些探子们一定会将他在长安内的情况一一如实道出给养父知道如果让养父知道他变成了一个男宠不知道会对他多愤怒。
养父一定会让他杀掉永安以报仇的!
他拆开了这封信想必会得到养父的责备但同时他也得到了养父的帮扶。
他知道的养父那样强大的人一定会对那荒淫无道的长公主施以雷霆手段这困住他的牢笼对于养父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
想起这段时间永安对他的折辱外面那群男宠们对他的讥诮沈时行只觉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猛然站直身体恶狠狠地撕碎了身上的纱衣!
这纱衣是他专门为了勾/引永安筹备的眼下用不上了!
这摧眉折腰事女人的日子他再也不过了!
今日他就要掀翻了这天颠倒了这府!
沈时行怒摔撕碎后的纱衣狞笑着拿起了手中信封缓缓拆开。
信封拆开后一股淡淡的墨香气随之传来沈时行深吸一口气郑重的打开信封。
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
[长公主钟灵敏秀能留在长公主身边尔之荣事。]
[伺候好长公主。]
[若是被赶出去军法处置。]
沈时行怔愣在原地。
他养父怎么会让他当男宠啊!
这种靠棍上位的日子到底是谁在过啊!
啊?
啊?
啊?
怎么可能啊?
他将这封信反反复复的翻了一遍水泡过后没有密文火烧过后直接成灰烬也没有什么夹层。
他想不通但是这上面确实是养父的笔迹也确实是他们廖家军的红头密信。
**养父为什么这么安排明明让他掀翻公主府才是最重要的对时局对廖家军是最好的选择但是——
但是!既然养父这么安排了他就这么干!
他一定会完成养父的要求努力讨好长公主的!
沈时行当然不知道因为在大别山的时候廖寒商只透露了去洛阳婚事的事情没有明着说他都不知道是跟谁等他被抓
他只是胡乱思考了一阵之后盯着地上的衣裳陷入沉思。
...这破纱衣还能不能**拼起来啊?一会儿伺候的时候他穿什么啊?
——
沈时行这套衣裳最终也没有派上用场因为当日一整天永安都没有回来。
她被李观棋拉去了大庆殿在殿中让她跟一帮老东西商讨如何生财如何处理流民。
永安这一天两眼一争就是干每当她想躺在
榻上赖一会儿的时候,李观棋就会窜出来,在她耳朵边上念叨。
“今日长公主是享了福,不知道此时太后与皇上如何?他们二人若是遭灾受难,长公主如何能安寝?
永安便从榻上爬起来,咬着牙继续看奏折。
奏折晦涩,这帮老臣更是无理取闹,动不动就要撞柱,说什么“我以我血荐轩辕
永安又忍住了。
她放纵恣意了十来年,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掌权艰难。
她将自己库房里的东西抬出来售卖之后,长安城中的各家各户都跟着捐出善款来,每一家都不敢怠慢,生怕丢了脸面,当然了,这些人家们都很奸诈,谁都不肯多捐,挨家挨户都暗地里私下打听了一通,后来按着官阶定了价位,上面的最多,往下一层一层削少。
上面的官员最多千两银子,下面的几品小官只给了十两,长公主知道此事的时候,气的食难下咽,她都把她库房掏干净了,这群人怎么才掏出来这么点?
待到她去问责的时候,一群人跳出来哭穷。
一个说自己俸禄也就那么点呀,没有钱养家了呀,另一个说老臣两袖清风呀,公主若是还要,老臣就只能去卖了族地呀。
永安被气的都要晕过去了。
这群人俸禄确实不够高,但是他们手里有大把的良田,有无数铺子,有各路人来孝敬,怎么可能没有银子?他们只是不肯掏出来罢了!
李观棋则在一旁安抚她:“他们捐出去了,也不是他们的功劳,若是不捐,好歹自家人手里还有吃食——您莫要恼了,他们只是想保全自己罢了。
倒是那位从东水而来的小侯爷,出了极多的银两,几乎有永安库房里的东西一半价格。
这募捐上来的银子,永安和这位小侯爷占了大头,剩下的不过是几个尾巴。
偏永安还没法发火,人家不给钱又能怎么办?她还能拉着李观棋变成雌雄双煞、挨家挨户去偷吗?
李观棋反倒比她更淡然:“纵观历史,皆是如此的。
大难当前,有些人想齐心协力,但有些人只想着让别人出钱,人本性如此,在所难免。
读书可以知史,但大多数时候,知道了也没用,因为历史,向来是无数次的重演。
永安没读过书,她不明白什么叫知史,她就知道现在长安那群人都是一坨屎,她终于理解了为什么这些朝堂上的人都恨同僚入骨。
她进朝堂不过几日,已经见谁恨谁、看谁都想抽一耳光了。
永安在朝堂上
受气不说她出了朝堂也不得安宁到了晚间下职的时候旁人都回自己的府宅中歇息了她还被李观棋拉着出门去长安城东方一处单独辟出来的难民营地中施粥。
这一处难民营地本来是个跑马场后来因为战乱已出这些贵家公子哥们也都不再出门跑马场荒置之后便被拿来征用放置难民长安中的一些人家会去施粥但也有一些人家装聋作哑不肯过去。
永安倒是想装聋作哑但李观棋没给她机会永安才下朝他就拉着永安直奔难民营地而去。
“长公主需要声誉您要让流民服您要让朝臣安心。”李观棋道:“您要事必亲躬当然不用您去亲自施粥您露个面就行。”
永安就这么被拉着半死不活的去跟着他一起城中东处跑马场。
那时正是申酉交界的时候天边彩霞欲燃将天地间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他们到跑马场的时候远远便看见挤挤挨挨的棚子堆在跑马场上。
跑马场早已不像是原先那般体面啦那些漂亮的草坪都被人踏下去了变得稀疏平常据说跑马场里的马还差点被这群流民们偷偷宰了吃掉报官抓进去几个但也无用剩下的流民还是见了肉就两眼冒金星跑马场的人被吓坏了匆忙把马带走了。
这整个跑马场都扎满了帐篷一群群难民乌央乌央的汇聚在此一眼望去都是人头。
长公主来的时候花车开路
按理来说她应该说上几句话随意拉个人过来亲切慰问但长公主本人却并不擅长做戏。
她见到这些贫苦的人在她面前叩拜感激她赏下的几粒米时永安只觉得胸口发堵她看见这些人的时候喉咙里面那些冠冕堂皇的话也说不出来。
按理来说她做了好事是应该开心的可是当她真切的接触到苦难的时候她只觉得惶恐。
奏折上曾形容过流民说他们是“蝗虫过境”说他们会“易子而食”她当时见到虽然不会说出来“何不食肉糜”这样的荒唐话但依旧会觉得这群大臣们夸张。
她觉得这群大臣们一定是骗她的就像是他们骗她没有多余的钱一样所以她从来不信。
直到现在这短短的几个字真切的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看见一个个好好的人变成了苍老的、干瘪的样子随时都能断气的姿态顿觉胸口发紧。
原来真跟大臣们说的一样啊给他们一口饭他们就会像是蝗虫一样扑过来跪在地上去吃掉每个人都很瘦但他们肚子却高高鼓着。
李观棋告诉她这是吃了观音土她
不知道什么是
观音土李观棋静静地看了她片刻没有解释是什么只是和她说:“公主救了他们的命。”
虽然她只是卖了一些用不上的摆件虽然她是为了和朝堂上的人去政斗虽然她并不是真的在意他们但她也救了他们的命。
很多很多人的命轻的就像是羽毛一样她一伸出手这些人就飞起来了顺着她的手飞往枝丫上或者落到泥潭上。
这些人命的卑贱让永安难以置信。
她是高高养在天上的凤凰这辈子没出过繁华的都城看见的全都是富贵人最差最差的也是那村子里面的村民——虽然一个个都有些消瘦但是也都有存粮啊!
她对苦难的认知是不清晰的她哪里知道什么叫“两脚羊”呢?她虽然任性刁钻但是并非是恶毒凶残她眼下突然看见这样的人只觉得口舌间泛起一阵苦味儿她无法接触这些人只匆匆寻个理由走掉将所有烂摊子都丢给了李观棋。
李观棋不负她之重望用力地扛起了整个局面疯狂为长公主造势。
每一个吃过长公主赏下的大米的人都要深深记住长公主的恩德!
而永安在侍卫的簇拥下、离了人群之后她本是想直接离开但是走在路上时她远远瞧见不远处有一个大帐篷
一旁的侍卫便道:“回公主话这里是疫帐东水小侯爷在此处施针救人。”
永安还真不知道!
她尾音上扬的“噢”了一声心道难不成这人也像是她一样要过来做一做戏份吗?
这倒是不约而同了。
她拔腿便往里面走其余几个侍卫跟在她身后见她要进去侍卫小声道:“公主这些流民们多日奔波重病者有之有可能会染给旁人您——”
“无碍。”长公主提裙便进:“小侯爷都做的本宫做不得?”
说话间他们已经进了帐篷里。
这大帐篷里面都是人里面摆满了许多张床床上躺着一个个流民。
多日不曾沐浴这群流民都臭烘烘的帐篷内还有人煎药一股又臭又苦的馊味儿一直在帐篷之内流转一进来就被扑了个满怀。
长公主从最外面的床铺往里面走瞧见的每一个人都是重疾。
有的是路上受了伤无处医治一直拖到现在肉烂了溃了一股腐臭味儿扑面而来有的是风寒有的是被人**打断了手脚每一个看起来都像是随时要死掉的样子。
这帐篷内有的连床都没有直接在地上铺个褥子便躺下永安挨个儿走过去看
看见一个,都觉得心里更沉一分。
旁边的侍卫见永安对这里感兴趣,便低声跟永安说了这里的来路。
“本来这里是没有疫帐的,咱们长安城本身的医馆都不够用,没处给这些灾民腾地方,本来按着朝臣们的意思,是有人**就带出去送走,不要产生瘟疫,只要没有瘟疫,就不会有大面积死亡,这就够了。
“但是东水小侯爷主动来了此处,提出建造一个疫帐,亲自替这些人问诊,那些大臣们也不曾阻止。
“据说顾小侯爷以前在东水的时候,就曾经为百姓们诊治,现在来了长安也是一样的。
说话间,永安已经看过了四周的人群。
此处来往煎药的都是东水军,一个个忙中有序。
但是因为太忙了,他们都没瞧见悠哉悠哉逛进来的长公主,直到长公主走到了近前,才有人瞧见她,匆忙行礼。
当时长公主已经走到了帐篷的最内处。
帐篷其余地方都摆满了床,唯独此处空出了十步左右,临墙最里面摆着一张桌案,东水小侯爷就坐在案后,为一个妇人诊治。
这妇人肚子高高隆起,人却颜色蜡黄、瘦骨嶙峋——这便显得肚子更大了,甚至她身上的衣服都遮不住肚子,永安能看见衣裳下面有鼓起来的青紫色经脉,看上去十分吓人。
这显然是个逃难的孕妇。在这种情况下,正常人都活的很难,更何况是一个孕妇呢?
一旁的小侯爷替她把脉,低声的说着什么话,那妇人讷讷的应着,有些畏惧,一只手护在自己的肚子上,形容怯懦。
顾水寒随后抬眸看她。
他并不觉得这人卑贱、愚昧、无用,他只觉得她可怜。
他的眉头深深蹙起,那双狭长深邃的眼眸望着这妇人,像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