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我成了堂弟对照组(科举) 春枝蔓蔓

26. 第 26 章

小说:

我成了堂弟对照组(科举)

作者:

春枝蔓蔓

分类:

古典言情

寒风敲打着寝舍的窗纸,发出簌簌的轻响。

外面已是漆黑一片,唯有书院竹舍内还亮着几盏昏黄的油灯。

郭泽与几位同窗顶着风雪赶回书院时,晚课的钟声早已敲响,悠远而急促,仿佛在催促着迟归的学子。

几人连晚膳都来不及用,便匆匆赶往蒙学授课的竹屋。

屋内炭火烧得不算旺,寒意依旧从四面八方渗透进来,学子们搓着手,呵着白气,等待着夫子的到来。

等了一会,门被推开,一股凛冽的寒风率先卷入,吹得灯火摇曳不定。

严夫子身披一件厚重的蓑衣,肩头、帽檐还沾着未化的雪花,像是刚从风雪深处走来。

他解下蓑衣,露出里面略显陈旧的儒袍,面色比平日更显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没有多言,直接拿起书本,开始讲解今日的基础知识。

然而与往常不同,严夫子的讲解似乎少了几分往日的从容,语速稍快,目光不时扫过台下众学子,带着隐忧。

竹屋内只闻他清朗却略显紧绷的讲书声,以及窗外愈发急促的风雪声,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悄然弥漫。

课程内容讲解完毕,严夫子将书本仔细收好,并没有立刻离开。

他站在讲席前,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每一张尚且稚嫩的脸庞,沉默了半晌,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严肃:“再过不久,便是我们云泽书院与长春书院三年一度的大比之期。”

此言一出,学子们眼中流露出或好奇或兴奋的光芒。

书院大比是本地学界的盛事,也是两个书院暗中较劲的关键时刻。

严夫子抬手虚压,示意安静,继续道:“你们刚入学不久,根基尚浅,此次大比,无需你们上场比试。但可以前来观摩。”

他话锋微微一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维护与告诫,“我们云泽书院,虽不敢说人才济济如长春书院,但亦有不少优秀学子,诗词歌赋,策论经义,样样精通,届时热闹非凡。”

他话虽如此,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化开,反而更深了一层:“正因如此,你们这段时日,更需谨言慎行,安分守己,绝不可在外惹是生非!”

他的目光若有似无地在郭泽身上停留了一瞬,似乎知晓了白日书铺的风波,“到时候将会有大人物亲临书院考察。”

“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闯出祸端,丢了性命……”严夫子的声音带着几分敲打的意味,“休怪我未曾提醒你们。”

“丢了性命。”,四个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众多学子的心上。

一股寒意从脚底窜起,瞬间席卷全身。

什么样的祸事,会严重到丢掉性命?

所谓的大人物,又是何等身份,能让严夫子用如此严厉甚至带着警告的语气说出这番话。

竹屋内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方才因热闹而升起的一点兴奋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紧张。

严夫子不再多言,重新披上那件带着风雪的蓑衣,深深地看了众人一眼,转身推门,身影迅速没入风雪夜。

竹屋的门重新合上,隔绝了外面的风雪,却隔绝不了那无孔不入的寒意和心头沉甸甸的压迫感。

郭泽随着沉默的同窗们回到寝舍,王守诚几人似乎想说什么,但看到郭泽凝重的神色,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各自默默洗漱。

严夫子落地的那番话,如同鬼魅般在郭泽脑海中盘旋不去,又与他那日在院长家,于门外隐约听到的零星碎语重合起来。

“大魏朝如今内忧外患,太后把持朝政,宦官当权……。”

书院大比吸引来的大人物,绝非仅仅为了观摩学子文采那么简单,这背后很可能牵扯到朝堂之上的风波。

云泽书院与长春书院素来理念不尽相同,云泽更重经义根基与实务,而长春似乎更擅长钻营迎合。

这次大比,恐怕早已不是简单的学术较量,而是一场裹挟在文雅外衣下的政治博弈。

严夫子的警告是在保护他们这些懵懂的学子,以免被卷入这可怕的漩涡之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命。

郭泽坐在灯下,面前的三字经摊开着,笔墨也已备好,他却久久无法落笔。

窗外风雪之声更急,那一点昏黄的灯火,在无边的黑暗与寒意中,显得如此微弱,仿佛随时都会熄灭。

他想起郭宝儿在白日的嚣张,想起长春书院学子那趋炎附势的嘴脸,更想起严夫子离去时那沉重无比的背影。

一股冰冷的紧迫感卷袭心头,他原本只想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保护母亲,让舅舅欣慰。

可现在他隐约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风暴即将来临,如果他不能尽快强大起来,莫说超越郭宝儿,恐怕连在这即将到来的风波中自保都难。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他必须更快地积累积分,兑换更多有用的技能,不仅要应对书院大比可能出现的刁难,更要为自己积蓄应对未知风险的力量。

郭泽所在的这间寝舍住了四人,除了他,还有王守诚和另外两位同窗。

此刻,那两位同窗早已洗漱完毕,钻进了被窝,裹紧了虽然不算厚实但也能抵御部分寒气的棉被,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