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起来,周正和徐来董太医一起吃早饭时,董太医问一句:“周统领,你还叫我爹吗?”
周正:“你想白白当我爹,可我不想白白当你儿子。”
董太医:“唉,不当就不当吧。我看周统领的精气神好了不少。”
周正哼了哼:“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多给他两天时间,他自己就慢慢调整了过来。
这些天百姓们痛痛快快地骂完周运,又开始沸沸扬扬地讨论起驻军将士们怎么犒赏、永安王怎么处置等等相关问题。
似乎比沈奉这个皇帝还要忙不过来。
毕竟大军还驻扎在城外没有离去,永安王的处置还悬而未决。
“永安王都被请进城这么多天了,那些将军们都没事,怎么还不见他出来?”
“皇上不会杀了他吧?”
“他可是当朝唯一的王爷,皇上唯一的亲弟弟了,应该不会吧。何况永安王还领兵平叛,剿灭前朝势力,还咱们一片太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我听说,两军战场那边,接连许多城中的百姓,都在为永安王**。说永安王仁义,即便是打仗,也顾惜着百姓们的性命安危,是位好王爷。”
“可不是,还有受灾地的百姓,也都念着永安王的好。听说永安王动用他封地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来帮助灾民们。”
“抛开别的不谈,永安王好歹也算立了大功。他不过就是擅自调遣了各地的驻军,那也是情况危急没有办法,他应该罪不至死吧。”
起初城中的百姓们都以为永安王手握大军到清云郡来多半可能会反,可结果他又没反,不仅交还了兵权,还主动卸下武器,随皇上进城,这些天一直没在人前露面。
再加上各地的百姓之声如雨后春笋一般紧密响起,全都是在为永安王**说情的。
因而人云亦云,清云郡的百姓们大都也被动对永安王蒙上一层好感,觉得他如传言中的,是个忠义两全的好王爷。
听说皇上已经把永安王关押起来,各地民声奔走相传,市井里的先生们豪迈激昂地讲述着永安王的仁义和壮举,百姓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听得热血沸腾。
甚至还有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官府衙门去为永安王求情,希望皇上宽恕于他。
为此,各地官府不得不快马急报,把情况上禀于清云郡,呈到沈奉的桌上。
彼时沈奉沉着脸,坐在桌前,翻着那些急报,十本有九本都是在讲百姓为永安王**求情的,还有一本则是讲兄弟手足、相煎何急。
沈奉气得把那些折子掷在地上,愠怒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