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城中春、秋两个时节,各有一场盛大的灯集,全城所有的小贩几乎都会出来,沿着那条穿城而过的河道两岸摆摊。临近村镇或者城市的一些手艺人、行脚商也会提前进城,安置规划好地方,凑个热闹。
阿青在和阿榆的聊天中知晓了这件事,说什么也要去凑这灯集上的热闹。
灯集是酉时开,午时刚过,便陆续的有小贩将摊位摆了出来,开始往自己占好的位置上摆放东西。
阿青因着好奇,午饭后先自己跑去逛了一圈,等到夜色将落的时候才去敲沧澜的门:“阿瑶,快起来,我们去逛灯集了!”
沧澜叹了口气,将桌上摊开正看着的卷册收拢,起身去开门。
因着是在阿榆的糖水摊子上谈起此事,所以晚上看灯的时间,是和阿榆还有景安约好了的。
两人下楼,便看到已经等在客栈大堂里的小道士景安。从客栈走出去,虽然天还尚未黑透,便已经可以看到远处有灯火的颜色点亮起来,街上人流也较往常要更熙熙攘攘的热闹。
和阿榆约定的地方在河道边一棵大柳树下,几人到的时候,河边的小摊已经密密麻麻的摆了开来。
阿青好奇的张望着——这十年在临江山上,她虽然偶尔也跟着沧澜下山,但这样人挤人的热闹场景,还是第一次见。
小女孩完全被河道边上的小摊吸引了注意,只等了没一会儿,便忍不住跑过灯集上去看。
沧澜看了一眼景安,景安的耳根一下子红了起来:“你们去吧,我,我在这里等阿榆姑娘……”
沧澜微微颔首,便不再管,追上去阿青的方向。
此刻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月上中空,或高或低的灯笼在竹竿檐角上悬挂,将一整条街市映照成暖融颜色。
阿青走在街边上,左右张望的看着。
不仅仅是靠近河道的那一边,街道两侧都有各种各样的小摊。有的是支了折叠的木桌子,有的甚至只是一匹方布,展在地上,上头便堆满了各种玩具、首饰、甚至装在小竹笼里面的蛐蛐蝈蝈儿。
阿青蹲在卖竹笼蝈蝈儿的小摊子边上看了一会儿——她对这种东西并没有太多兴趣,毕竟在临江山上,院子篱墙下面的草丛里,一到夏日便多得是这东西。
等看到两只被装在同一只竹笼里的蝈蝈儿打了半天还没分出胜负后,小女孩兴趣更缺,从摊子前站起来,准备去下一个看。
但街市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她站起来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撞到旁边的人,险些摔倒。
沧澜抬手托住阿青的后脑,将她扶稳:“小心些。”
阿青仰头,看见是沧澜,原本准备颐指气使骂人的姿态便立刻收敛了去,反抓住少年的衣袖道:“前面还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走,阿瑶,我们去看!”
沧澜叹了口气,没说什么,跟随上去。
他从来便喜爱热闹,对于这种人挤人的活动更是一向避而远之,鲜少参与。
就算偶来人间,也是去人少清净的地方。
这样多的人群,还是第一次。
而且……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之间,免不了与旁边的人有所接触。
很不喜欢。
但是沧澜也不想就这么扫了阿青的兴致。
少年反握住扯着他的小女孩的手指,跟随她想去的方向穿过人群。
走到一半,却忽的感觉前面小女孩脚步停下来。
沧澜愣了一下,微微掀眸,就见两人停在一个摆放了诸多油彩颜色面具的架子前,阿青正从架子上将一个白底金纹的面具取下来。
阿青拿起来在自己脸上比了比,不太满意,反手递给沧澜道:“阿瑶,你试试。”
沧澜将面具从她手里接过来。
面具的颜色很清净,除了底色的白,便只几条鎏金颜色的油彩,像羽毛似的在两侧翩然飞展。
他转在手中看了看,并没有戴,抬手准备将面具挂回去。
面具刚挂上架子,还未来得及松手,便听见一道微微含笑的青年声音:“老板,把这只也给我包起来。”
沧澜循声望去,见一身墨黑色长袍的青年面上戴着一个红纹的狐狸面具,手中折扇合拢,抵扣下颌,正笑意吟吟的指着他这个方向。
沧澜愣了一瞬,看向自己手中尚未全然放下的面具。
果然下一刻,腰间挂满各种油彩面具的卖货郎便赔着笑跑过来:“小郎君,这只面具您要吗?”
“要啊,当然要!”
沧澜还没来得及回答,跑到架子另一面挑选面具的小女孩冒出头来,便抢先一步道,“我们要这个的!”
她看了一眼那边站着的墨衣青年,直接跑到沧澜身边,将那只被他挂回去的面具重新取下来,“要这个!”
沧澜:“……”
他有几分无奈道:“我不戴。”
“那也不管。”阿青十分强横的将这只面具抱在怀里,“我就喜欢这个。”
沧澜没办法,便只能道:“好吧。”
他抬眼看向卖货郎,微微颔首道:“店家,我们要这个。”
卖货郎倒无所谓——反正只要面具卖出去,就是赚钱,卖给谁不一样呢——当即收了钱,回头冲那墨衣公子抱歉道:“这位小郎君和小小姐已经选了,公子再看看旁的吧。”
青年倒也不甚在意,只将手中折扇铺展开来:“不必了。我只看上那一个,若是没有,倒也不必选旁的将就。”
说完转身,摇着折扇转身离开。
阿青从架子上又选出来一只有些狰狞的青色鬼面,两人才从卖面具的摊子上离开。
小女孩在这个熙熙攘攘的街市乱逛着,从最东头到最西头,再穿过河上小桥,到河道的另一侧。
河道另一侧除了拥挤排布着的小摊小贩,抬眼张望,还能看到有三五个小孩子捧着油纸糊出来的花灯,追赶着跑到河边,在那棵翠玉垂绍的柳树下蹲身往河道中放灯。
沧澜拉住对四处都新鲜的小女孩:“要放灯吗?”
阿青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一茬:“啊?”
小女孩目光下意识向着河边看过去。河边已经聚了不少人,陆陆续续的在往水面放下莲花或者兔子形状的河灯。一只一只的河灯汇聚起来,将整条河水都点亮。
夜风微拂,水面上荡漾出层层的波纹,仿佛鎏金色的光华在流淌,很是漂亮。
她仅仅是思考了一瞬,便点头:“好!”
沧澜松了口气。
虽然河边上的人也不少,但起码比这街市上要好些,起码不会在走路的时候同人肩膀挨着肩膀,脊背贴着脊背。
“那我去买灯。”沧澜说,“你想要什么样子的?”
临江城临水,河灯的款式也十分丰富,除了最基础的莲花、锦鲤之外,还有兔子,小鸟之类的造型。
阿青简直挑花了眼,最后终于还是挑了一只最常见的莲花灯:“别的都没有这个好看。”
沧澜笑笑,没说什么。两人终于脱离拥挤的人群,到了河边。
河岸柳树依依,微凉的夜风吹拂过脸庞,将方才街市上的滞闷气息一扫而空。
沧澜帮阿青将折叠的花灯拆开,找到火折子,打开了递给她。
小女孩小心翼翼的将花灯里面的蜡烛点亮。
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截蜡烛,可是火光燃起,整只河灯便透亮起来。
阿青捧着河灯,直接就想要放到水中。
沧澜无奈的提醒她:“河灯寄愿,你还没写愿望呢。”
“哦!”阿青有些想起来了。
当初在临江镇上,和阿榆一起放灯的时候,最后好像也是写了愿望。
小女孩找了找,又把先前扔进草丛里的木炭条和许愿笺捡回来,开始蹲在纸条面前写写画画。
沧澜蹲在旁边,看她写的认真。
暖黄的光线从淡粉色的荷花瓣里渗透出来,一直映照到小女孩的面庞,甚至将她那双墨黑色的眼瞳都染上几分暖意。
仿佛叫人在这一瞬间也捕捉到属于这尘世人间的平凡美好。
但这样的平凡与美好并没有持续太久。
沧澜随即站起身来,眉宇有几分微蹙的看向西南方向。
“怎么了?”阿青觉察到他的动作,仰头问道。
沧澜静默了一瞬,没说什么,只道:“桃夭有事找我,此处人流如潮,她不方便现身。”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一趟,很快回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