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冷面将军的掌上珍 星河流沙

12. 热闹

小说:

冷面将军的掌上珍

作者:

星河流沙

分类:

穿越架空

姜承谨没有拒绝。

乐清宛便带他来到了玉石一条街,在原主的记忆里季芸芸带她来过几次。季家就是做玉石生意的,季芸芸带她来这里自然是将她当成冤大头来宰。

原主可是在季家的金玉楼买了不少的首饰,小到耳环手链,大到成套的翡翠头面,少说也花了得有几千两了。

这次乐清宛不打算去金碧辉煌的金玉楼当肥羊了,而是去外面的摊子上找找有没有感兴趣的小玩意儿,看看能不能捡捡漏。

摊子上的玉石古玩真假掺半,淘到好东西就能比金玉楼便宜一半不止,若是买到假的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乐清宛对于玉石也算是略知一二,分辨一块玉的价值,看的就是一个油润度和纯净度,染过色的玉还是很好分辨的。

姜承谨在外走镖经常遇险,她打算淘一块无事牌送给他,再给自己挑几样喜欢的小饰品。

乐清宛今日身着一身牡丹云雾锦衣,裙摆上点缀着圆润的珍珠,步履轻盈间腰间的玉扣丁玲作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

这一身打扮瞬间吸引了无数的目光,摊主们就仿佛饿狗看见了肉包子般疯狂。

“姑娘,来看看我家的白玉镯子,瞧这颜色多通透,还飘着花呢,这镯子就得配姑娘您这样的美人儿。”

“姑娘,来看看我家这条玉佛坠子,保您平平安安。”

“姑娘,我家有一件稀罕货,您见了一准喜欢。”

“姑娘....”

乐清宛...

失算了,她早上本是在衣柜里随意拿了一件很平常的衣服,没想到一出来倒是被其他人的穿着衬托成锦衣华服了。

乐清宛快步走过这一段路,耳边才终于清净了。

随后在摊子前走走停停,寻找着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物件。一路走来,算得上精品的并不多,多是一些零散的小饰品。

不过还真让她找到了一块好料子,这是一块碗口般大小的白玉。

玉质细腻,通体纯净,如同冰川般洁白无暇,若是再细心雕琢一番绝对是一件上好的佳品。

“这块玉怎么卖的?”

摊主是一位发须皆白的老翁,他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两人的衣着,淡淡开口,“一千两。”

乐清宛微微蹙眉,这玉是不错,不过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千两的价格还是有些高了。

她报了一个数,“三百两。”

岂料那老翁眼睛一闭,朝她们摆了摆手,“买不起就赶紧走。”

好家伙,她算是知道这么好的料子为什么摆在这里却无人问津了,这摊主要价高就算了,脾气还臭。

“我再加一百两,四百两。”

乐清宛想着,要是他还是坚持要一千两自己就不要了,再去找找别的,一千两都能去金玉楼买一件雕琢好的成品了。

“六百两,分文不少。”老翁眯着眼慢悠悠道。

乐清宛:“就四百两,多了没有。你若是不卖给我,只怕是在这里守一个月都卖不出去。”

像自己这样花钱如流水的人还是挺少的,四百两已经够寻常百姓一家子花用五六年了。

老翁不屑的看了她一眼:“看你穿着一身绫罗绸缎,还带着一名护卫,没想到六百两都拿出不来。”

护卫?在哪?

乐清宛回头,就见到了黑着一张俊脸的姜承谨。

她压了压上扬的唇角,别说,他这人高马大的身形和一身朴素简单的黑衣站在她身边还真挺像护卫的。

乐清宛转头凶巴巴的瞪着老翁:“你这老头什么眼神?这是我夫君。”

老翁摇头叹息两声,看向姜承谨的眼神多了几分同情。这汉子自己如此普通节省,却讨了个挥金如土的小娘子,这一辈子可算是完啰。

“四百两就四百两,拿钱来。”

乐清宛掏出荷包,拿出银票换回了这块白玉,心仪的东西到手脸上自然多了几分欢喜。

做无事牌剩下的料子再给自己做一副白玉耳坠,搭配那套仙气飘飘的月白襦裙,简直完美。

当然她也没有忘记一旁不停散发着冷气的姜承谨,“好了,别生气了,那老人家年纪大了眼神不太好。”

姜承谨淡淡道:“我没生气。”

不就是说他像护卫吗?有什么好生气的。

乐清宛心道,脸都臭成这样了还不承认呢,嘴硬哥。

想想别人若是说自己像姜承谨的丫鬟,自己肯定也会不高兴的。于是干脆一把拉住了姜承谨的手,笑了笑,“这下就没人觉得你像护卫了。”

姜承谨一顿,掌中的小手光滑细腻,软若无骨,有点凉。

他有些不适应的动了动手腕,正欲将手抽出来,就被乐清宛扯着往前去,“姜承谨,那边好多人啊,我们去那边看看。”

乐清宛是个喜欢凑热闹的,她掏出绣着玉兰花的金丝荷包塞给姜承谨,“人太多了,荷包交给你保管,你可要好好保管别被偷了。”

姜承谨身形高大,一看就是练家子,小偷肯定不敢来偷他的东西。

“好。”姜承谨接过带着一股桂花香的荷包。

两人相携来到人群外围,姜承谨看着只到自己肩膀处一脸好奇的乐清宛,只好一路护着她向前挤。

“谁在挤我?”

“别挤了别挤了!”

“哪个王八羔子敢挤老娘!”

一个身宽体胖的老婆子转头正欲骂人,接触到姜承谨冷厉的眼神不由得一哆嗦,唯唯诺诺的让开了路。

乐清宛到了前面一看,原来是街头卖艺表演杂耍的。

只见一名十来岁的小女孩两手撑地,双脚悬在空中,头上还顶着五六只碗。

一旁身穿粗布短打的男人上前将一只碗放在小女孩的脚尖,小女孩随后脚尖一抬,碗就稳稳当当的落在了头上,与之前的几只碗整整齐齐的重叠在一起。

“好!”人群中一片喝彩声。

“各位父老乡亲,我乃李二,这是我的女儿小丫。我与小女初到此地,只因家境贫寒,迫不得已上街卖艺,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请大家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李二捧着一个托盘上前,零零散散的铜板落在盘中,他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