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奉皇遗事续编 老白涮肉坊

113.第 113 章

小说:

奉皇遗事续编

作者:

老白涮肉坊

分类:

穿越架空

秋童后背一凉,随萧恒看去,见郑绥没有按照觐见规制穿着朝服,只穿一件竹青单袍,脸颊似乎略有潮意,瞧着刚盥漱完毕。

郑绥显然没料到萧恒赶这么大早,忙要撩袍下跪,萧玠已经开口:“罢了。”

这就护上了。

秋童心中更分明,见萧恒横目看萧玠,萧玠便硬着头皮将旭章接过来,道:“阿爹,当着孩子。”

萧恒脸色已经很不好看,勉强缓和语气,问旭章:“想吃些什么,翁翁使人给你做。”

旭章看看萧玠,大着胆子道:“阿耶说,这里有糖蒸酥酪。”

秋童忙笑道:“有,都有,瑞官,赶紧领郡主去吃酪。什么果子点心,知会小厨房热腾腾地端上来。”

瑞官要领旭章,旭章犹拉着萧玠。萧玠微笑道:“去吧,给她炖盅牛乳蛋,少叫她吃甜。”

郑绥也冲她颔首,旭章方由瑞官牵着,一步三回头地出了门。

殿门甫一关上,屋里便如同霜冻,萧恒几乎是瞬间冷了脸色,往上方坐了,向太医指了指萧玠。太医冲萧玠一躬身,请他坐下,替他诊脉。

这副架势闹得萧玠有些糊涂,又有些心虚,频频去看郑绥。郑绥也呼吸微促,分明是紧张的神情。他们这眉来眼去叫秋童收尽眼底,未免有些迷糊。

瞧他二人情态,的确不很像相好许久,但对那女孩的亲昵宠爱又难以作伪……难不成这两人也生了一次意外,一夜颠鸾倒凤结下根果,按殿下这身子骨又决计打不得,只能这样养下来。两个人情未浓时,却这样阴差阳错做了父亲……

秋童在心中推演出个大概,便见太医冲萧恒摇头。萧恒神色依旧未舒,对萧玠道:“过来解衣,我瞧瞧肚子。”

萧玠一下子臊红了脸,低声叫道:“阿爹,你干什么呀!不是我生的,我拿什么生呀!”

萧恒不为所动,语气加重几分:“过来。”

萧玠咬紧嘴唇,磨蹭着挪动脚步,郑绥当即背过身去。那边一阵衣衫窸窣,秋童发觉他胸口起伏明显起来,呼吸也微微加紧。

萧恒仔仔细细检查几遍,的确没见着疤,又按了按萧玠腹部,也没察觉异样,这才松了口气,帮萧玠拢上衣裳。

萧玠夺过衣带,匆匆将衣服穿好,这一会脸颊已如滴血,“你都乱想什么呀,我怎么……我怎么会……”

萧恒清了清喉咙,叫太医回去,声音已经彻底缓和:“郑郎坐。你三年没回家,又带回一个女儿,我能不瞎想吗?”

萧玠讶然:“旭章的事,阿爹不知道?”

他转脸去看郑绥,郑绥也有些吃惊:“臣以为殿下同陛下回禀过了。”

萧玠笑了笑:“我也以为你同陛下讲了。”

二人这才把养女之事同萧恒一五一十讲明。秋童忙打圆场:“如此看来,郡主和殿下也是天定的缘分。”

萧玠道:“阿爹,我和郑绥的意思,不要将旭章算进宗牒里。她如今是郑氏的女儿,再者,往后的封号还是越少越好。”

萧恒颔首,“既叫你阿耶,你说了算。”

他看看郑绥,又将目光落在萧玠身上,“你们两个……”

“阿爹!”萧玠急声打断。萧恒也不再多问,靠着椅子揉了揉脑仁。

萧玠罕见他如此疲惫的神态,忍不住道:“阿爹,你别是一晚上眼都没合,净想这件事了吧?”

萧恒看他一眼,重重叹口气:“你要我的命。”

说罢就起身,嘱咐道:“今日惊了孩子,你们好好哄哄。她如今见我也怕,还是再待几日,接她来住一阵。”

萧玠从没见过父亲这么风风火火,忙问:“这就回去?早饭就要好了。”

萧恒回头看他一眼,再叹一声,道:“回去合会眼。”

他步子快,秋童忙要扶他,触碰到萧恒手臂时,发觉他犹在微微颤抖。两人走至庭中,听得女孩越过门槛的奔跑声,和风一般轻快的欢笑声。萧恒步子一停,秋童也随之回首,见阁门将室内框出一幅图景,旭章拱到萧玠怀里,反被郑绥抱到膝上,将刚布好的粥点推到萧玠面前。

萧恒静静看了一会,问:“叫太阳?”

秋童应道:“是。”

萧恒有一会没说话,又道:“阿玠今年也二十出头了。”

秋童道:“是,殿下出生的时候,陛下不也是这个年纪吗。”

萧恒点点头,嘴唇抿紧,眼睛却望得很远。据秋童这二十年来的经验,刚刚从他心里滚过的念头一定有关秦灼,但和从前一样,他什么都不会说。

萧恒收回目光,重新迈动脚步。秋童察觉他的手臂已经停止颤抖,却像倦鸟的翅膀,格外沉重。

***

皇太子的还朝打破了其命不过弱冠的谶言,人们只以为他三年里藏于深宫,故而对他再次出现时展现的政治华彩大为震惊。春祭之后,太子上朝,上呈谏言二十三条,史称“东府新议”,涉及底层官吏作业现状、运河治理情况及诸多民生问题,对策翔实,由皇帝批准,六部配合执行。

前一段,地方官赴东宫述职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皇帝要着重培养太子的政治素养。在此之前,皇帝已经有过将批复的奏折传至东宫命太子参议的先例,但太子并没有获得直接的审批权力。当时皇帝仍着重借助东宫的“小朝廷”机构,对太子展开执政流程的训练。但东府新议后,皇帝颁布一条前所未有的政令:朝廷奏折需分出一半传递东宫,在太子批阅后再达甘露殿,由皇帝作出最后批复。这一举动持续到奉皇纪年末太子正式监国为止,民间称之为“两宫并立”。

兵部奏疏也随同大小奏折传入东宫,在一个月的批阅后,萧玠发现了父亲加强军备的意图已经成为国之重策,并意识到兵部已经针对齐国和西琼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

他尚未知晓父亲因何作出下次战争即将出现的判断,这是可以通过沟通获取的信息,当务之急,是进行进一步的军力对比。

所有机要向太子开放是皇帝的明旨,萧玠很快就从兵部调出相关材料,并有几名主事官吏赴东府应询。

兵部尚书闵宗秀率部赶往东宫时已近黄昏,由瑞官指引穿过春明池时,先看到夕阳下一辆辘辘转动的风车。

随风车旋转,池水河水被抽入竹筒,又带动机轴转动不远处一架大型机器。闵宗秀走近才发现,那居然是一座巨型纺车。滚筒纺竿竟能自行运转,纺锭之上麻线随之抽动,竟真有布匹从机上纺成。

闵宗秀问:“这就是传说中的虞姑车么?”

内侍瑞官答道:“这是虞姑前年复原的水转纺麻机,真正的虞姑车还没组装出来。”

瑞官先引他去偏殿,道:“殿下正在诵经,请诸位稍作等候。”

闵宗秀躬身应是,听到有若有似无的诵经声自门窗缝隙飘入。约莫再过半盏茶时间,瑞官复来,引众人入阁觐见。

这一会天黑下来,阁中已明蜡烛,皇太子坐在一面山水屏风前,穿一身素色圆领袍服,衣衫宽大,倒显得人更清瘦。闵宗秀察觉,太子还朝以来,周身药气里掺杂了些类似乳香檀香混合的气息。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储君,居然越来越像一座慈眉善目的观音。

太子笑道:“诸位请坐。听闻陛下下达过武器改良的旨意,这几天也见了兵部的奏折,个中事宜,还想请教一二。”

闵宗秀忙道:“殿下但问无妨。”

太子道:“这次军械制作是谁主事?”

闵宗秀道:“本该是工部监管的军器监一手操办,但陛下为了让武官迅速熟悉军用设备,便命兵部协助。这次的主事正是军器监卜南山及微臣。”

太子问:“怎么不见卜监前来?”

闵宗秀笑道:“殿下不知,他着实是个怪人,整日痴迷于武器作业,若非明旨宣诏,只怕难将他从武库中拉出一步。”

太子亦笑道:“卜监尽职尽责,是我朝之幸。我看尚书的奏疏里写道,新改良的神威将军炮已经组装完成,可以用作山城强攻,威力竟至于从前的五倍不止。”

闵宗秀道:“的确如此。”

太子奇道:“还望尚书讲解一二。”

闵宗秀应是,道:“神威将军炮原长不足三米,口径三余寸,所能补充弹药最重不过四斤。如今卜监延长炮管,口径也扩增到五寸,炮膛容量也到了六斤。而且整座铜炮重量减轻,从原本的两千余斤削减到如今的一千八百斤。车炮运行更轻便,所装火药却更多,威力也就更大。”

太子笑道:“这是利国利兵的大事,不知我是否有这个缘分,能亲眼一观否?”

闵宗秀忙笑道:“明日郑绥将军奉旨督查炮队演练,正要看这口神威将军炮。若殿下也能亲至,是臣等的荣幸。”

太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