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鹿鸣溪

67. 聚光灯下的阴影

小说:

织为云外秋雁行(GD)

作者:

鹿鸣溪

分类:

现代言情

权志龙的新专辑《经纬》在全球范围内正式发行。如同预期,这张融合了他对东方美学深刻思考、并在音乐织体上大胆创新的专辑,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乐评人盛赞这是他“艺术生涯的又一次蜕变”,粉丝们则沉醉于那既有他标志性先锋风格、又沉淀下某种内敛力量的复杂听感。专辑中那首贯穿了微妙“机杼声”采样、名为《丝缕》的歌曲,更是被敏锐的乐评人解读为“向某种古老手工技艺的致敬”,与沈清音及其缂丝艺术的关联,再次成为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一次的舆论,少了之前的猎奇与揣测,多了几分对艺术本身的好奇与尊重。权志龙在多个采访中被问及灵感来源时,也坦然提及了苏州之行与缂丝艺术带给他的震撼,称其为“在高速旋转的世界里,找到的一处可以安放灵魂的锚点”。他言辞恳切,目光沉静,使得这段原本被娱乐化的“绯闻”,逐渐被赋予了更深层的、艺术共鸣的色彩。

然而,顶流的世界,从未真正远离风波。

就在专辑宣传期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则关于权志龙“疑似吸食违禁药物”的匿名爆料,如同暗夜中毒蛇吐信,骤然出现在某个隐秘的网络角落。爆料者言之凿凿,附上了几张模糊的、像是私人派对角落的照片,以及一段经过剪辑、只能看到权志龙神色疲惫、背景混乱的短视频。

这则爆料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火山。即便权志龙的团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措辞严厉的否认声明,并宣布将采取法律手段,但质疑与恶意的揣测依旧如同病毒般扩散。他的形象一直与“先锋”、“叛逆”、“夜店文化”等标签部分重叠,这使得此类指控即便空穴来风,也极具杀伤力。品牌方开始观望,部分极端网友的辱骂铺天盖地,甚至连他用心血打造的《经纬》专辑,也被一些人恶意曲解为“药物影响下的混乱产物”。

苏州,沈清音工作室。

消息是助手小喻面色凝重地告诉她的。沈清音正在为下一幅作品绘制小样,闻言,握着画笔的手顿了顿,笔尖的墨在宣纸上洇开一小团模糊的痕迹。

她放下笔,没有说话,只是拿起平板电脑,迅速浏览着相关的新闻和评论。那些恶毒的诅咒、不负责任的猜测,像肮脏的泥点,试图玷污她所了解的那个、在音乐世界里纯粹而炽热的灵魂。

她看到了他公司发布的声明,也看到了他社交媒体账号下,粉丝们艰难维护、与黑子对抗的场面。她能想象到他此刻面临的压力——不仅仅是事业可能遭受的重创,更是对他多年坚持的艺术人格的否定与侮辱。

这与之前威尼斯那次的谣言性质完全不同。那次是针对她艺术价值的诋毁,而这次,是针对他个人品行最致命的攻击。

她沉默地坐着,天井里的光线渐渐偏移,落在她沉静的脸上,映不出丝毫慌乱,只有一种深沉的冷凝。

她没有立刻联系权志龙。她知道,此刻的他,必定处于风暴中心,应对着来自各方的压力,无暇他顾。她的问候,或许会成为另一种打扰。

但她并非什么都不做。

她登录了那个几乎从不使用的国际社交媒体账号,转发了权志龙公司发布的官方声明。没有添加任何个人评论,只有一个简单的转发动作。

这个举动,对于一向远离网络纷争、连自己作品宣传都极少亲自下场的沈清音而言,无异于一个清晰无比的信号——她站在他这一边。

很快,她的账号下也涌入了各种声音。有关心她是否知情的,有嘲讽她“眼光差”的,也有佩服她在此刻挺身而出的勇气的。

她一概不予理会。

傍晚时分,她的手机响了,是权志龙打来的。他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和一丝沙哑,却还在努力维持着平稳:

“清音,看到新闻了?”

“嗯。”她应道。

“别担心,假的。”他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被冒犯的怒意,“我会处理干净。”

“我知道。”沈清音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像一道沉稳的基石,“你需要我做什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权志龙似乎没料到她会这么问。在他习惯的世界里,遇到危机,通常是团队运作,法律开道,他独自承受压力。从未有人如此直接地问他,需要她做什么。

一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