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两个小家伙担忧的模样,李梵娘和杜仁绍心中都是一软。
“没事没事,就是处理了一个小事情。”李梵娘抱起春儿轻声安慰,“爹和娘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杜仁绍也摸了摸玉萝的头,“让你们担心了,都过去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难得吃了顿安稳饭。
吃饭期间,李梵娘和杜仁绍都刻意避开那些话题,只问些春儿和玉萝的功课和遇到的趣事。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第二天清晨,杜仁绍正准备着手安排江南的事宜,宫中却突来人说陛下有要事商量,让他现在就入宫。
杜仁绍匆匆赶到御书房,却发现气氛微妙。
除了皇帝,内阁首辅、户部尚书等几位重臣也都在,个个面色凝重。
“镇国公来了。”李睿示意他平身,将一份奏折递给他。
“爱卿先看看吧,这是江南道监察御史联名上奏的折子。”
杜仁绍接过奏折,快速看了一遍,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奏折内容洋洋洒洒,先是**,赞扬陛下仁德医仙娘娘功高。
但笔锋一转,便开始隐晦地说近期朝廷对江南的过度关注,说什么害怕影响民生、商人不安,害怕对纳税有影响。
甚至说有人借查案的名义,开始揽权,破坏朝廷与江南的和睦,最后恳请陛下明察秋毫,以安天下。
这奏折处处为国为民,实际上字字句句都在针对江南的调查。
杜仁绍心里那个气呀,却不动声色的合上奏折。
“陛下,江南是赋税重地,关心则乱,御史们所言,亦是老成持国之论。”
“然而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若是纵容这些人,恐怕会影响到整个社稷。”
首辅叹了口气。
“国公爷说的确实有理。但是江南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今北狄商道刚刚开始,朝廷实在不宜在江南再起是非,是否暂缓清查,以国家稳定为主?”
户部尚书也附和着,“首辅大人所言极是。今年江南的春税尚没有完全入库,若是此时引得江南巨贾世家动荡,恐怕会影响税银…”
杜仁绍看着这两位重臣,心中冷笑。
他们是真的为国担忧,还是也人与那“云山亭”有联系,在试探或者施压?
李睿一片平静,手指轻敲御案看不出喜怒。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杜仁绍身上。
“镇国公,”李睿缓缓开口,“你的意思朕明白了,首辅和户部的担忧也有道理。”
他停顿了一下。
“查还是要查的,但就如朕昨天说的,动静小手脚干净,朕相信,只要查得清楚办得公正,魑魅魍魉会现出原形,而安分守己的百姓自然不会受到惊扰。”
皇帝的态度坚决,但也给朝臣们一个台阶下。
杜仁绍弯腰,“臣,明白,定不负陛下所托。”
首辅和户部尚书对视一眼,也不再多说。
就在杜仁绍领命告退,准备离开皇宫时,一个小太监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
杜仁绍不动声色地收起,回到马车上才展开。
纸条上只有一行小字:“今夜子时,西山红叶亭,故人相候,有‘云山’秘事相告。”
杜仁绍捏着纸条,几乎要将纸条捻破。
“西山红叶亭…故人…‘云山’秘事…”
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个陷阱。
但他不想放弃……
即便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真,他也必须去闯一闯。
更何况,对方选择在京城之外的西山,而非更利于埋伏的城内,似乎不想立刻撕破脸。
他回到府中,将纸条递给李梵娘,“你怎么看?”
李梵娘看完,眉头紧锁:“这分明就是请君入瓮,‘故人’?你在西山有什么故人?”
杜仁绍冷笑:“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故人’倒有几个,根本不在阳间,用不着这种见。”
“这个人应该和‘云山亭’相关的人,而且地位不低,否则不敢擅自用‘云山’二字来约我。”
“那你还去?”
“去,为什么不去?”杜仁绍眼神闪烁,“正好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把戏,也掂掂这‘云山亭’的分量。”
“我跟你一起去!”
“不行!”杜仁绍直接拒绝,“太危险,你留在府里,万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