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商战 > 民国小百姓 昆山玉

第13章 013 奢侈的品德

小说:

民国小百姓

作者:

昆山玉

分类:

都市商战

如果是一个从现代社会穿越到民国的普通女孩子,让她形容对民国的印象,除了脏乱差,绝对少不了冷漠,麻木,道德沦丧这类经典形容词。

这不是拾前人牙慧,而是生在这个年代,政府上层尸位素餐,下层为非作歹。普通人朝不保夕,没有未来,光是活着已经需要用尽力量,善良和同情这种奢侈的品德……至少春妮长这样大,她没见过有几个人有。大多数人最多像她这样,遇到有人遭难稍带手帮一把,绝不可能把钱掏出来用在不相干的人身上。

现在李德三告诉春妮,说有个大善人决定免费为他们这些难童们办学,春妮第一反应是,这不是人贩子想出来骗小孩去卖的新招吧?

李德三信誓旦旦:“我骗你是小狗!跟你讲,人家张先生说了,学校是专门办给我们这些报童的,省得我们天天拿着报纸,不知道上边写的什么,该怎么叫卖。要不是我,谁会告诉你这样的好事?你交好运了知不知道?

春妮:“行行行,好运,好运。那你说,办学校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办这个学校?他钱从哪来?老师从哪来?场地从哪来?他没事干嘛干这个?

李德三:“……我哪知道得这么清楚?但我们的校长以前当过政府的教育部长,张鹤年先生,知道吗?是现在撤到双城的那个教育部长!不是快成立的,那个跟倭人穿一条裤子的新政府。

倭人一直在物色合适人选成立新政府,这件事报纸吹了几个月的风,普通海城人都知道了,只等着看谁敢做这华夏第一大奸人。

春妮忽然想到昨天那个倭人女子向她推荐的,便宜到跟白送似的学费。她有些明白了:现在倭人将手伸向了华国的孩子们,政府必然不会甘心。孩子才是下一代的希望,这位张鹤年先生可能是旧政府推出来跟倭人和即将组建的新政府打擂台用的代理人。

不管他们上边怎么斗,只要小百姓能落着实惠也不错。不是春妮说,这个年代小百姓的福利还没有她一个从末世来的人多,好不容易有点便宜占,当然绝对不能错过啊。

“学校办在哪?春妮寻思,要是不远的话她先跟着去看看。

“码头边上说是要办一家,这两天就有信儿。

春妮听出了差别:“这话的意思,学校还不只办一家?

“当然不只了。说了是给我们报童的学校,全海城报童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你也不想想,一家学校坐得下我们这些人吗?

只办这一家,春妮都觉得困难重重,多办几家,倭人和新政府会允许吗?

带着这样的问号,春妮这天上午卖完馒头,跟德三两个人一起去了一趟新学校。

这所

建在码头边的新学校跟春妮现在的家就隔半条里弄不到两百米远但与其说这里是学校不如说是两间旧库房。

库房用木板隔起来分成两个班。陪他们进校参观的女老师上身一件阴丹士林蓝的立领盘扣衣裳下边一条到膝下的黑裙子再看她一头的齐耳短发简直就是个还没走出学校的女学生。

春妮越看越不靠谱准备拉德三嘀咕两句但这家伙一闪身已经进了教室。

教室里一名寸头男老师拿着一份报纸朗朗而读:“来跟我念这个字读‘申’申就是海城的简称。”

“申。”底下孩子们齐刷刷张嘴像嗷嗷待哺的小雀儿。

“我们的书本还没到位只能先拿旧报纸将就。”女老师跟春妮解释。

怕是你们一次拿不出这么多书本吧?春妮心道。

但转念一想不要钱的学校条件差些也不是不能理解。

春妮连续去学校报道过两天到底把夏生送了过来。

不送过来没办法这个学校的老师们不管是谁只要看到她一定要让她进去学写字。

春妮说自己识字可老师们看她穿的破破烂烂的以为她是怕在学校里学习耽误了赚钱在撒谎怎么也不信还说她:“你这小姑娘怎么就不知道上进呢?学了字找个好工作别以为老师们是在害你。你总不能一辈子挑担子卖早点吧?”

春妮:“……”卖早点怎么了?我卖一周早点都比你们一个月挣得多。

以前春妮以为这个年代只要是读书人有份正经职业日子肯定比他们普通人滋润。但于先生和于太太打破了她的认知于先生工作的小学在这一带是最好的。但听金小姐说在海城小学□□不稀罕他一个月的薪水不会超过二十块钱这还是看在他是资深□□的份上。若是刚工作的新人说不定连纱厂的正式工人都比不上。当然在纱厂跟在小学教书的工作强度也是两个层面。

春妮看于太太每天做家务之余还要给裁缝铺钉扣子贴补生计

□□们这样热情劝学反而让春妮放了心:他们连自己这个素昧平生的小姑娘都肯好好规劝想必对正式的学生们也会认真负责吧?

她本来也没指望夏生从这学到多少正经知识这些□□们这样有责任心当个托儿所保姆应当是没问题的。

想通之后春妮第二天把夏生送了过来专门交到那位回回看见她就要唐僧念经的男老师手上。

“方老师我弟弟就拜托给您了。他很听话的这一带人贩子多不安全

放课后您千万别让他自己走,等我来接他就行了。”

“你呢?你也来啊。”

春妮:“老师,你们教的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