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些天听说城西缝纫机厂倒闭了,在出清存货,咱们去城西缝纫机厂买几台缝纫机回来,改装改装就能代替机头了。
“城西缝纫机厂?是丰华吗?
“怎么不可能?尹老师证实了这个消息:“我有个亲戚在厂里做事,已经拿了遣送费回家。
王老师跟众人科普了一下丰华缝纫机厂:“丰华是我们华国第一家缝纫机厂,我记得战前他们曾经去过东南亚纺织业博览会,他们的一个什么机器还获得了银质奖章。他曾经在展览会宣传过,如今华国市面上七成以上的缝纫机,都是产自丰华,他们怎么会倒闭?
“哎呀,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姆妈用的缝纫机好像就是丰华。我昨天用它缝了条窗帘,还是那么好用。胡老师也说:“这么好的缝纫机厂,怎么会倒闭?
“他们大股东送钱给双城政府抗倭,被宪兵队抓了起来,大股东一家急着卖厂子筹钱。
尹老师一语激起千层浪,老师们一阵面面相觑。
韩厂长直言不讳:“什么送钱抗倭,是倭国人看上了丰华,想谋夺别人的产业吧?
“肯定是这样,我爸爸说过,丰华的大老板小气得很,他舍得出钱干这种事?夏风萍也说出了小道消息:“要是他肯多出点钱,把厂子迁到租界来,说不定还没这一劫呢。
城西一带已经都到了76号手里掌控,间接相当于落入到了倭人手中。丰华家大业大,哪有这样容易就塌了天?
要说这里头没有倭人的事,谁信呢?
众人围在一起,也只能唏嘘几句。
舒老师比较关心春妮说的改装机头的事,担忧道:“小顾老师,真的能用缝纫机机头代替我们新机器的机头吗?会不会轻了些?
现在学校连老师带其他的教职员工,起码有五六十人。实验现场人多嘴杂,舒老师心底焦急,不得不提醒春妮。
春妮道:“这不是我正要说的事吗?咱们去买一只机头回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舒老师不解道:“即便如此,那也需要改装之后再试吧?我们工厂连个电焊枪都没有,没有这个条件吧?
春妮便笑呵呵地,将目光投向方校长。
方校长后知后觉:“……说来说去,又要我掏钱?
不过,相比于破竹机那样的大机器,一只缝纫机的机头只需要三十块,加上电焊枪,钻头等其他工具,一共花了不到一百块,这个费用已经很实惠了。
研发经费拿到手之后,因为机器器型小,舒老师他们只是将机头灌了些铅,令其重量达到
电机带动的最低要求,再改装了一下机口,好放得下钻头,最后安上田带财创新的打孔卡槽,哦对,还有那台从旧电扇上拆下来的电机,这台打孔器总算初步具备了运行条件。
一个月后,二十台打孔机到位。
此时距离盛夏只有不到两个月,他们麻将凉席的所有准备工作总算全部都到位了。
而这个时候,舒老师他们的研究方向已经从这些小型机械转型了。
方校长这回实打实感觉到了这二十台机器同时运行起来的威力。
原本所有的木工发动起来,一天只能做一到三领席子,现在打孔机,破竹机全力开动,要不是磨圆抛光需要的时间长,一天三十领席子完全不在话下!
而二十台打孔机同时操作……
见识到机械化的便利之后,方校长也终于大方起来。
他大手笔地拨给了舒老师一千块钱,供他们研究抛光机,还专门给他们弄到了几台电机,寄望于他们能够研制出更加省电轻便的机型,适应工厂的发展。
没错,连续的成功之后,舒老师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制造小型机器。他们将目光放到了发电机上。因为工厂这段时间用电压力陡增,电力公司再一次派了人来,警告他们说,如果他们再维持这样高的耗电量,电路还会出问题,让他们尽早考虑更换电线的问题。
舒老师几个做研究做出了瘾头,当即跟方校长申请拨款,说决定为工厂研究出最省电的发电机。“骗到研究经费后,几名老师当即一头扎进三月底才落成的实验室中,过起了以实验室为家的日子。
当然,打磨机抛光机等一系列机器,都一并被放入了实验室计划,在研制当中。
其中打磨机因为普尔南老爷爷的加入,率先有了突破性进展。
早在三月份,因为工厂和学校的连续扩张,学校学生们的能力尚不足以独当一面,中等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缺少,学校的所有产业链都陷入了人才荒。
春妮知道普尔南老爷爷会维修八音盒,抱着玩具厂以后或许会用到,试试看的想法,邀请老爷子到工厂当了个顾问,没想到,说起机械制造,老爷子也头头是道。
普尔南老爷子以前经营着一间钟表铺,自己也是一名老匠人,对打磨工具再熟悉不过。
老爷子以他以前用过的一种工具为蓝本,竟然设计出了适合竹块的打磨机。只要找到耐磨的材料,就可以正式投产使用了。
这样的情况,让春妮心底放
下了一个重担。
一个组织的健康运作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在玩具厂成立,到过年之前的这段时间,春妮感觉她就像老牛拉着一架破车一样,一个人
负责所有环节的推动。可以说,整个工厂找不到定位和方向,都是她说了算,在围绕着她一个人运转。
这是不健康,并且很危险的。
春妮不是个喜欢独揽大权的人,如果不是形势所逼,她说不定现在还窝在老家种田。
现在她被时局推动着,走到海城来,走到这一步。虽说她所做的每个决定,她心甘情愿,并且愿意主动承担后果,但是,这样的状况太危险了。
工厂也好,学校也好,缺了谁都不应该停摆,尤其是这个朝不保夕的年代。
春妮很高兴,至少现在工厂关键部门的人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并且干出了自己的成绩。包括舒老师在内的,工厂最核心的创新部门,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明白了自己该走的路。
包括夏风萍在内。
一个相对悠闲的傍晚后,夏风萍说起她想从小吃摊离职的时候,已经做好了被春妮当成背叛者批驳的准备,小姑娘却放松地笑了起来:“你终于想通了?”
夏风萍:“……”什么意思,她早就想赶她走了?
春妮握住她的手,激动地道:“我早就想说,以你的学识,屈就在我这个小吃摊上,实在是浪费人才。我原本还在想,找个时间问问,你是不是真打算一辈子卖糊辣汤的,幸好你还有点上进心。”
这才对嘛!
夏风萍扬了扬唇,嘴上却不满道:“你什么意思?我一直都很有上进心。”
春妮揉着肚子,晚饭的虾仁豆腐汤鲜得打牙:“别说废话,你找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