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全家穿五零闷声发大财 江湖太妖生

14. 一个女婿半个儿

小说:

全家穿五零闷声发大财

作者:

江湖太妖生

分类:

现代言情

“看我这大外孙子,是不是又长个了?”一个光头老汉拎着旱烟袋,对许晨招招手。

许晨嘿嘿笑着跑过去,刚要喊爷爷,就听旁边那个谢顶老头道:“什么你的大外孙子,这是我的大外孙子。”

许晨:???

最后那个黑瘦但头发最多个头最高的老头笑呵呵道:“大外孙子,别理那俩老头子,来,到爷爷这里来。”

许晨:……

还好,周敏走得很快,这就到身后了。

她对最后那个老头喊,“爹,”又对旁边两个老头喊,“大伯,二伯。晨晨快叫人,不来的时候天天念叨,到了就傻乎乎的不张嘴。”

许晨这才老老实实的喊了爷爷,又喊了大爷爷二爷爷。

周家这是一大片院子,三个爷爷住在一起,儿孙自然也住在一起。

老哥仨一共生了八个儿子,只有老三生了个闺女,也就是周敏,那叫一个受宠。

这可是周家唯一一个姑奶奶。

“老妹儿!”

“妹子!”

八个壮汉在院子里围着周敏,就稀罕这个妹妹,对旁边的妹夫左看右看都看不顺眼。

别看妹子嫁过去这么多年了,但身为兄长,仍旧不待见妹夫。

“围在院子里像什么话?”大院子第一间正房门帘子撩开,门口站着个小脚老太太,头发已经全白了,在脑袋后用扁方盘了个圆髻。“敏啊,带孩子进来暖和暖和,都有了身子的人了,还不知道轻重呢?”

“大伯娘。”周敏喊了声,身边的哥哥们让了位置,她拉着三个孩子快步走了过去,“大伯娘,你咋出来了呢?我就是说几句话……”

“啥话不能进屋说?”从里间又走出俩老太太,周敏见了笑眯了眼睛,“娘,二伯娘。”

三个孩子也奶奶大奶奶二奶奶一顿的喊,被老太太们搂着抱着嘴里喊着宝啊肉啊我的儿啊,拥簇着进了里屋,脱鞋上炕。

这间正房是大爷爷大奶奶屋,因为他们辈分高,所以屋里能保留个铁锅。

几个老头老太太干脆就都住这屋了,冬天也暖和。

现在铁锅里烧了水,灶膛里还有火,里屋热腾腾的,厚棉袄都穿不住。

“跳车过来的?”周奶奶看着自己闺女,气道:“你不知道你有身子了?还跳车,作不死呢你!不知道提前让人带个话过来啊?到时候直接去林场里面接你们,还省的走这么长的道!”

“哎呀,这不是没事吗?可别骂闺女。”周大奶奶拉着周敏的手,“丫头啊,你也是虎的很,也怪不得你娘骂你,下回可不能这样了。对了,大丫头呢?”

她左看右看,没看见许娟。

“娟儿念书去了,”周敏笑道:“我跟她爹琢磨了一下,觉得娟儿不读书就浪费了。幸好娟儿自己也努力,学校愿意要她,就过去了。”

周奶奶蹙眉,“读书去了?你之前不是还说娟儿岁数大了,要相看人家准备成亲吗?”

周敏:……

“我那时候不是不懂事吗?哎呀娘,总之娟儿读书去了,以后备不住能去县里市里当个干部呢。我跟她爹都说好了,只要娟儿能读书,我们就供,最好能读个大学,当个大干部。”

“说得好!”周大奶奶道:“我早就说娟儿是个读书的料子,你之前还叽叽歪歪的说什么姑娘岁数大了不好找人家。现在想开了?就得读书,咱们家孩子能读书的,都得去读书!”

别看周大奶奶是个裹小脚的老太太,但她以前也是读过书的,上过私塾,比周家不少女人都强。之前还做过村里的妇女主任呢,就是因为她认字,而且明事理。

说着话,外面的人也都进了屋,扁担也拿进来了。

“娘,我想跟哥哥他们出去玩。”许光坐不住,频频向外面看。

周敏也不拦着,还推了许阳一把,“让你姐带你出去玩,别乱跑,别上山,小心挨揍。”

“等一下,”许晨去外间屋的筐里翻了一下,把那包糖块翻出来,抓了几把塞进许阳口袋里,“妹啊,你带他们出去吃糖。”

许阳捂着口袋,仰着脖子,牵着弟弟,跟大将军一样走出去,“都过来,听话的有糖吃!”

大人们哈哈笑,周奶奶道:“这晨晨,倒是有做哥哥的样子了。”

周敏笑道:“之前还爬高爬低,后来掏鸟窝摔了一下,老实了。”

“哎哟,咋还摔着了呢?”周二奶奶连忙让许晨上前来,拉着他的手左看右看,“摔哪儿了?脑袋上这块疤是不是?哎呀挺好的小脸蛋儿怎么能留疤呢。莲啊,莲!把我屋那个祛疤的药拿来。”

丛金莲,周家大孙媳妇儿,是个勤快漂亮的姑娘。

丛金莲在窗外应了声,去了隔壁正房,一会儿捧了个小瓷瓶回来,“快让我看看咱家晨晨,哎哟,这么大的疤啊?赶紧擦点儿药。”

许晨安静的被几个女人摆弄来摆弄去,脸上挂着笑,都快僵了。

正想着要不要找个借口出去,就见门帘子撩开,大爷爷走了进来,“敏,你家不过了?带这么多粮食来做什么?”

“大伯,家里还有,这是特地给你们整来的。”周敏连忙从炕沿儿上站起来,“许放东奔西跑的出差,能淘换粮食。攒了一段时间的呢,家里还有几十斤,等他出差还能带。”

“真有?”大爷爷不信。

“大爷爷,真的有,我们这两天每天晚上都能吃一顿南瓜疙瘩汤呢,可香了。”许晨连忙道:“这些是我爸特地留下来给爷爷奶奶们带来吃的。”

大奶奶问,“多少斤粮食啊,你这大惊小怪的。”

大爷爷伸手道:“五十斤面粉,五十斤苞谷面,咋?你嫌少啊?”

“你个死老头子,我说什么了?咋这么多啊?”大奶奶也有些吃惊。

周敏压低声音道:“许放有地方淘换,去的南边,那边粮食多。每次弄十来斤回来,家里攒不少了。听说村里现在吃饭难,我们好歹有定量,村里没有,他着急,怕过些日子下雪,就提前送过来了。”

大奶奶欣慰的拍了拍妯娌的胳膊,“一个女婿半个儿,许放这孩子,仁义,老实,是个好孩子。”

“是,他待我是极好的。”周敏也笑。

两口子上辈子也很少拌嘴,有事无论大小都商量着来,恩爱了大半辈子,让儿子成天嚷嚷说自己是意外的产物。

孩子们都出去玩了,岁数大的嘴也严,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现在村里的形势比镇上还严,镇上他们还能养几只鸡下蛋吃呢,村里养的鸡几乎都被收走了,说算集体资产,要大家一起吃。

这些粮食都被藏进地窖,村里的大锅饭现在都快揭不开锅了,那些人看见养的大牲口眼睛都发绿。

要是让他们知道这里有粮食,不得冲进来把人活吃了。

“那个姓王的,就是个王八蛋,王八犊子!”三个老爷子也都进了屋上了炕,几个兄弟坐在炕下凳子上,陪着妹妹和妹夫唠嗑。

现在冷了,村里也没有什么大棚之类,都开始猫冬。

村里集体食堂一天两顿饭,之前还能看见点儿粮食,现在几乎天天烀南瓜烀红薯土豆炖大白菜了。

姓王的这个人,是村里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