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答应了一声,立刻下去准备。
李平安自从做了龙州刺史,又跟定南州的各路官员相处密切,经常有各种合作开展,自己经常忙得找不到北,经常到了吃饭时间也吃不上饭。
为了保证李平安忙完之后,有一口饭吃,子奕娘在忙碌之余,总是给李平安准备些吃食。
等到李平安带着袁县令回到府上,子奕娘已经准备了不少吃食。
虽然算不上多么精妙,但荤素搭配,看起来味道就不错,让人食欲大增。
“袁县令,莫要客气,请吃多些。”
李平安指了指桌子。
“那下官就不客气了,大人您接着说,我听着。”袁县令净手之后,端起一碗米饭,就吃了起来。
“大人,您回到县里之后,封锁百姓,不许离开当地是必须的,不然疫情蔓延开来,势必生灵涂炭。”
“至于其的方面,你能做的其实还有不少。”
“诸如,要尽快组织大夫,给百姓治病,缺乏的药草,可以联系七里堡,七里堡方面会给最大程度的支援。”
“再比如,水源的问题,以后所有的百姓都必须喝煮沸晾温的水。”
“要让百姓们注意卫生,每家每户都要打扫房间,自己本身也要多洗澡。”
李平安交代道,“尤其是一点,就是所有人都必须带面巾,防止交谈间唾液喷到对方肌肤之上。”
“而贫苦之家,需要粮食,县里也要尽可能地想办法赈济,而千万不要吃猫鼠之流,以防止传染疾病。”
“鼠疫确实恐怖,但若是百姓身体健康,抵抗力强一些,即便是感染了鼠疫,也未必会身死。”
“所以,袁大人,尽可能地多给百姓搞一些粮食,才是最简单的救灾之法。”
“李刺史,您说得非常有道理,可是”
袁县令感慨的说道,“我们县本身就不富裕,今年地里的庄稼收粮食不算多,如今又染上瘟疫,上哪儿寻粮食来补贴他们呢?”
“至于面巾啥的,不怕您笑话,我们也买不起。”
李平安皱眉道,“这几个月,贵县通过贸易,在我这里贩卖草药、树根、野果子不在少数,我刚才查阅了一下,贵县面积不算大,但已经在李家赚了五千贯钱,杂面三万多斤
了。
袁县令摆手道,“刺史有所不知,这些东西放在一家一户确实不少,但分配到具体的一家一户的百姓这里,就没有多少东西了。
“我们县,穷人太多了。
“云儿。李平安对李云招招手。
“叔父。李云上前行礼。
“咱们七里堡,除却用来建设龙州的粮草,可以调动的粮食大概有多少斤?李平安问道。
“叔父,拢共还有一万五千石杂米。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拿一千五百石杂面,借给袁县令稳定民心。
“另外,咱们纺织作坊,帮忙裁剪一些面巾,快速送过去。
“裁剪成什么样子?李云问道。
“肯定是要越简单越好,能制作的越多越好。
李平安沾了些水,在桌子上,轻轻一化,做出口罩的模样,“按照这个样子做。
“好!李云答应得飞快。
他虽然平日里话不多,但是李家的诸多事情都要过他的手。
所以当李平安交代他事情的时候,李云没有一点犹豫。
“还有一点,让咱们的作坊,抓紧时间赶制一批铁锅、陶锅,第一时间运输到袁大人县里,熬制药品,需要这些东西。
李平安看着一脸震惊且懵逼的袁县令,思考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另外说一下,袁大人,我这边儿也会尝试着帮您研制药品,但估计很难有结果。所以本官也劝您一句,一旦病人病入膏肓,难以救治,要尽快处理,比如说火化。
李平安在吃饭的功夫,回忆起了近代的一场恐怖鼠疫。
当时的大佬,只用三板斧就解决了这场灾难。
双层纱布口罩、控制交通、火化患者。
如今李平安把该说的,都告诉了袁县令,剩下的就看这位袁县令是不是够狠辣了。
“下官明白!袁县令颔首道。
李平安点点头说道,“我们定南州的这几个县,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当初说是合作,不可能只是为了发财而合作。
“我会拿出五百贯钱,捐给贵县,同时也会写信给公孙县令,让他号召各县,给贵县捐款。
“李刺史
袁县令满脸热泪,
手中的饭碗放在桌子上,起身对着李平安再次行礼,“我替县里的百姓,写过您的恩德了。
说实话,虽然之前他帮助过李平安,但是他从心里上看不上李平安。
出手,也是为了合群,不至于被其他县令鼓励罢了。
但是他一直觉得,李平安身上的铜臭味太重了。
就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倒把的商人。
哪怕是后来李平安研究出深水井之后,这位县令大人对于李平安的看法也没有丝毫的改观,反而更加觉得李平安虚伪。
一边儿口号喊得震天响,一边儿拿着贫苦的老百姓捞钱,甚至还要分人家土地,亩产,这不是活阎王吗?
他这一次,其实是抱着被羞辱的态度来找李平安的。
但这一路走来,不论是保护他的本县的官差,还是路上偶遇的百姓、游商都对李平安赞不绝口。
袁县令更加好奇,就忍不住跟他们坐在一起聊了聊。
然后就知道了很多关于李平安的事情。
李平安满身的铜臭味不假,但他确确实实活命了很多百姓。
甚至仔细想一想,因为李平安活命的百姓也非常多。
甚至于很多老百姓都将李平安当神仙一样看到。
可袁县令又想过李平安是不是邀买人心,准备谋反什么的。
可真的见到李平安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人家李平安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百姓,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拿出存粮,拿出布匹,还给自己出谋划策。
这让袁县令,对于自己之前的无端猜忌,而感觉羞愧不已。
“不必如此!李平安搀扶起袁县令,“之后有什么需要,县令随时可以来找我,我能帮衬的,绝对不会推辞。
李平安虽然喜欢钱,但并非吝啬之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