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小巷烟火[八零] 秋凌

9. 跪下去

小说:

小巷烟火[八零]

作者:

秋凌

分类:

现代言情

“我说玉茹要高考,妈给了。”李父道,“三弟家的孩子还指着玉茹借笔记,指着玉茹给他辅导功课呢。三弟妹听到那话,多给了几个蛋,还有一个鹅蛋。”

“三弟妹一向都是这样,无利不起早。”李母道,“对他们家有好处的事情,她才可能松松嘴。他们这么指着我们家玉茹,昨儿还来闹。”

李母明白李三婶婶那么做,是做给李四姑姑跟李大伯父那些人看的,也是为了能多拿点钱,别吃太大的亏。在这一方面上,李母觉得李三婶婶那么做也对,要是自己是李三婶婶,自己一定也会那么做,自己不可能让别人多占自家的便宜。

“我们家的鸡少。”李父道,“鸡蛋也少。”

“玉茹要高三了,得补一补。前些日子,我看到人买牛奶,就是给家里孩子的。”李母道,“我也想着给玉茹买,鲜奶不好放的,这么热的天,很容易坏掉。原本想着要买冰箱的,现在呢,要开餐馆,也不好买冰箱了。”

“冰箱,还是得买。”李父道,“我们开饭店,不可能每天都算准食材的。要是有多的,放着,我们自己吃也行。”

给客人吃的都得是新鲜的,当天现做的,进的食材顶不适合放太久。米面这些东西能放久一点,肉这些最好就是当天买,当天用完。

“爸,我们家要买冰箱吗?”李玉茹听到冰箱,她从房间里探头出来,“买了冰箱,我们自己可以做绿豆冰棒,不用出去买,自己做的好吃。”

“你就知道吃。”李母轻笑。

“民以食为天。”李玉茹道,“爸,妈,你们收拾好店铺,等你们开店的时候,我差不多也要开学了。”

“家里这些事情不用你操心。”李母道。

“妈,我这里还有点钱。”李玉茹存了一些钱,这些钱是她给人补习功课的,还有就是卖作业本的钱。

别人让李玉茹给补习功课,她才不随随便便给人补习,就是得要钱。亲戚的话,那就算了。李玉茹给李三婶婶的小儿子补习,李三婶婶多少也要拿点东西过来。

“你自己拿着。”李母没有想要女儿的钱,女儿还在读书,“女孩子的手里得放一些钱。”

李母可不想自己的女儿轻而易举就被外面的混子糊弄了,“你以前的小学同学,初中没读完就没上学了,现在肚子都大了。”

“谁啊?”李玉茹睁大眼睛,她没有去关注这些事情。

“罗娇娇。”李母道。

“她?”李玉茹道,“前一阵子见到她,还挺正常的。”

“前一阵子,那是多久之前?”李母问。

“前一阵子……确实有好多天了。”李玉茹低头掰着手指头算一算,“估计都有一两个月了。”

罗娇娇没有读书之后,李玉茹跟罗娇娇的接触就更少。

“她怀上了。”李母道,“肚子大了,最近很少出来。”

“那她……她这是要结婚?”李玉茹问。

李玉茹本同届的同学要小上一两岁,罗娇娇的岁数比李玉茹大一些,但罗娇娇也就是十七岁十八岁,年岁还小。

“不是,她都还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李玉茹道,“这是打算摆酒席就算是结婚了?”

“只能这样,肚子大了,又没有打算打掉孩子,那就是生下孩子。”李母看了一下李父从李老太太那边拿来的蛋,稍微数了一下,有十来个蛋。天气太热,这蛋不能放太久,李母打算等一会儿给李玉茹煮两个鸡蛋吃。

李母对儿子女儿的态度都差不多,大儿子在乡下当知青,二儿子在理发店当学徒,这两个儿子暂时不用多补补,还是得给小女儿多补补。家里的这些东西,多半也是留给儿子的,女儿也就是没有出嫁的时候才能多吃点。李母对女儿的态度不差,这也改变不了她传统的想法,那就是家产留给儿子,让儿子给他们夫妻两个人养老。

“那男人是谁?”李玉茹又问。

“你问那么多做什么?”李母道。

“好奇呗。”李玉茹道,“十分好奇,非常好奇。”

“就是向家那个街溜子。”李母道,“一个混混。”

向家那个街溜子向冲比罗娇娇大四五岁,他们家不只有一个儿子,向冲的哥哥还没有结婚。

“不好好读书,早早嫁人,这日子不好过的。”李母道,“她现在是觉得这个日子好过,男人对她稍微好一点,她就觉得好。她那是没有给人当过老婆,还不知道当老婆当儿媳妇要做什么。”

李母让李玉茹多读书,就是怕李玉茹脑子犯浑,怕李玉茹早早嫁人。李母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她知道没有文化要受苦的。李母让两个儿子读书,奈何两个儿子不是读书的料,李家就没有几个人是读书的料。

“罗娇娇的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李母道,“那是她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她爱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跟她的关系又不是很好。”李玉茹道,“很少见面的。”

“最好是这样,别跟这些人混在一起。”李母道,“不是妈小瞧他们,是你们的思想不一样。那些人就只想着早点嫁人生孩子,鼠目寸光的。”

这话,李母是在家里说的,要是在外面的话,李母不说这样的话。李母怕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影响,好的影响可以,坏的影响不行。

“知道啦。”李玉茹没有继续说下去,她跟罗娇娇的关系一般,她不可能多说罗娇娇的不是。李玉茹知道自己的亲妈是关心自己,亲妈才说这样的话。

隔壁的孙二妹吃了一个红薯之后就没吃了,她吃了煮鸡蛋,不想吃红薯。

孙佳怡跟孙二姑姑已经商量好了,等孙小妹出院之后,孙二姑姑就找人过来带走孙小妹。孙小妹要是跟人走了,孙佳怡他们就不能去找孙小妹,要是孙佳怡他们总去找孙小妹,别人也不可能养孙小妹的。

要养孙小妹的人是别的城市的人,在同一个省份,不同的城市。从南城过去那个城市坐汽车要三个多小时,坐火车的话就更远了。

孙二姑姑特意找的外地的人,找本地人的话,孙家人很容易就找过去,孩子的养父母也担心孩子就记得孙家。这样的话,孩子就更不容易养熟。

“那对夫妻有工作,他们家还有一个比小妹小三岁左右的男孩。”孙二姑姑道,“现在计划生育,他们不好再多生一个孩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