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出国任务
自打上了大学,燕九如还是头一次回单位来。
“哟,大学生回来了?”
“咋样?上大学辛苦吗?”
“改天有空聚聚哈!”
迎面遇到的同事依然热情,不过大家都默契地打声招呼而已,不多耽误他时间。
都是上班的人,但凡有眼色的都知道他特地从学校回来肯定不是瞎溜达的。
敲开门,吴所长正放下电话,他上下打量着爱将,道:“在学校还适应吧?”
燕九如点头,“挺好的。感觉不错。”
老吴伸手示意他坐下说话,“你们学校什么时候放暑假?”
燕九如想了一下前些天校办跟学生会碰头会,道:“国家打算今年七月份恢复正常招生考试,所以,我们燕大计划六月底放暑假,到九月一日开学。”
“嗯,”吴所长点点头,“虽然组织上知道你爱人有身孕需要照顾,不过,眼下这个任务还非你不可,你考虑一下。”
燕九如已经习惯了这里领导的说话方式了。
领导说让你考虑的事,其实就是已经确定了,除非你有什么万不得已的事,不然是不能推辞的。
还有就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困难可以稍微提一提,但不能太过分。
“这个任务很难搞?”
国家人才不少,不怕牺牲的人更多,不论多艰巨的任务也不一定非他不可,除非是。。。。。。
吴所长点点头,“需要出国执行任务。”
“嚯!这可好。”自打在这个世界觉醒,他还没出过国呢。
吴所长拉开抽屉拿出几张纸递给他,“你先看看。”
燕九如快速浏览了一遍,是一些申请进口的机械设备的名单和申请原因说明之类的。
他看过一遍后把材料还给对方。
吴所长道:“这些大型机械设备是国家急需进口的,总价值上百亿美元。
此前我国也进口了几批,也都是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设备,然而,设备进来后问题多多,不是对方进行了技术降级,就是我们的技术人员不会用,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功能。
还有就是这些昂贵的设备在合同谈判的时候被设定了陷阱,后续备件和维修非常麻烦,甚至不允许我们擅自维修,必须从国外请厂家来人维修不说,还不允许我们的技术人员就近观看,却需要格外支付给对方每天两三万元的工资。”
燕九如听的眉头都皱起来了,这签的什么合同啊?!
吴所长继续道:“这次的采购是国家经过认真研究的,必须进口的,能极大改善民生的设备。
但是以往的坑我们不能再踩。
所以,这次有关领导希望你能加入到采购团队中。”
他意味深长地看着燕九如道:“你去了要多学多看,尽可能的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这个担子非常重啊!小燕!”
燕九如明白了。
这个问题对别人可能是非常困难,但对于燕九如来说要容易很多,只不过,眼下他也只在南海那边执行任务的时候学会过几门外语,万一不凑巧正好去的地方是他没学过的语言。。。。。。
“什么时间?去哪个国家?”
“德国!”
“哟呵,发达国家。”那还好,德语他学过!
不过,他只会日常用语。
要知道,会日常用语不等于能搞定专业的技术用语,就像一个中文系的学生看不懂物理系课本一样。
吴所长一挥手,道:“这次采购团计划七月中旬出发,你会作为翻译随行,过后会有一个象征性的筛选。
有关出国的一切手续,所里会帮你办好,其他细节会有人跟你对接。你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
两个月的时间说多不多。
燕九如从107所出来,直奔最大的新华书店。
他在书店里找了半天,只找到一本《简明汉德词典》。
燕九如不得不赶回学校,去燕大图书馆查找,最后找到一本古旧的民国出版的《汉德词典》。
至于说技术方面的德语词典完全空白。
一连好多天,燕九如一有空就去找友谊商店看进口产品,试图寻找到产品说明书中德对照版。
“怎么进口产品都没有中文说明书?”
陈茵也关注到他又接了任务,最近疯狂补德语,便道:“别说德语的,连英文的说明书也极少有中文翻译的。”
大运动前的一些进口产品大多会有中文翻译的说明贴在产品上面,大运动开始后谁还敢接触英文?!进口产品就更别提了。
没想到,吴所长倒是让小张给他送来两本德语技术词典和杂志。
小张悄声道:“费老劲了,从香港搞来的。”
此外,所里还特地找了一名德语方面的老教授,单独给他辅导技术方面的德语,这下燕九如轻松多了。
***
语言上有了底,燕九如抽空回所里准备必要的出行‘物资’。
各种符箓得多准备一些。
有些东西欧美的海关有技术封锁,有钱买了也过不了海关。
这时候纳物符就很好用。
隐身符也是必须的,万一用到呢?
时间在忙碌的准备中匆匆而过,待上学期期末考试结束,燕九如如愿通过了采购团的随行翻译选拔,拿到了他的出国护照。
***
七月中旬,燕九如等一行采购团人员十余人踏上出国的旅程。
也是到此时,燕九如才知道,他们出国之严格,连每个人多少外汇都是国家定额的。
好在他纳物符里有所里特批的,不然,想想20块钱能买啥?
庆幸的是,今年六月份国航开通了从燕城到法兰克福的航班,不然他们还得绕道才行。
他们的航班上午11点起飞,13个小时后降落在法兰克福机场。
飞行的时间不算太长,而且,采购团里一半人都是第一次坐飞机,光顾得兴奋和新鲜了,累人啥的已经不觉得了。
采购团一行人一出来就见到有我国大使馆的人举着牌子接机。
在满目又高又壮的外国人中,我们的人显得明显有些纤瘦,一眼就看出来了。
带团的领导林茂盛明显认识接机的工作人员,他挥舞着手臂,兴奋地喊道:“高大姐!”
高大姐和另外两名工作人员热情地迎上来,跟大家握手:“大家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
大家呲牙笑着,巴不得这种辛苦再多来点儿。
***
他们出国行李带的不多,都提在手上,高大姐问过后直接带着大家去乘车。
大使馆安排的是一辆中巴。
去乘车的路上,大家惊讶地发现外面的天居然还亮着。
“咦,这里还没黑天啊!”第一次体会到时差,感觉还挺奇特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