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衍生同人 > 赘婿科举路 子非陌

48. 第 48 章

小说:

赘婿科举路

作者:

子非陌

分类:

衍生同人

“这可是个好东西,阿辞让店里赶紧摆出来。”马上就要考试了,士子们这会买东西可不会管价格,但凡有用的都会往多里买。

“不等考完?”

“这抹茶仅是锦上添花,可没有点石成金的奇效。”

终于到了考试这天,徐京墨他提着考篮走了过去,门口的将士一脸严肃,衙役们按着流程一个一个的登记、搜身、检查考篮。

别觉得读书人都会遵守纪律,为了前程,总有人会心存侥幸作弊。长年累月下来,被查出的作弊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所以现在的乡试搜身越来越严格了。因为检查的仔细,所以耗时就久。

来参加乡试的都已经得了秀才功名,这些人的态度都还算好,毕竟不能图一时痛快得罪了未来的举人老爷。

徐京墨的考篮比其他人明显大了不少,那吏胥看了他一眼,打开考篮,一样一样的查看,就连文房四宝等文具都查的非常仔细,比如拔开笔帽检查是否是镂空的。

其实就是东西有点全,并没有违规的物件,等吏胥检查好以后,徐京墨提起考篮,与其他学子排成一行进到内室。由两个搜检人员会同时搜检一名考生,他除了衣帽、鞋子由着他们检查。

好不容易进到自己的号舍,徐京墨心有余悸地朝着四周看了看,这次总算不是臭号了!

拿出帕子擦拭了一下号舍,然后将东西分类安置好,再将油布门帘挂好,不过此时无雨,他并未将帘子展开。

等他做好了准备,就回到位置上闭目养神,静待发卷时。

今天是第一场,考四书五经。其中四书义题,一共三题,要求按照题目撰写文章,每篇不得少于三百字。五经义题,一共四题,每篇不得少于四百字。

四书的第一题: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这句出自《孟子》,原话的意思是说只要人人都爱自己的双亲、尊敬自己的长辈,各尽人伦之责,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这题并不难,不过为了稳妥,徐京墨还是先打草稿再誊抄。答题的观点不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借助时间、空间去阐释。

孟子的这个论述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的,须知在如今这样的社会,人们总是比邻而居,一个村落或许都是同一个或者几个姓氏的人,所以邻里之间大多沾亲带故。在这样的一个小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尊亲敬长,那么小到家庭、大到邻里间一定是和睦的。

这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但是静止却不是绝对的。人口是会流动的,所以还要讲求一个老无老以及人无老,幼之幼以及人无幼。血缘的羁绊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血缘的时候也要能够推己及人,爱自己、爱他人。

四书的第二题: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这题出自《论语》,意指为君主办事的人,应该先要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再去考虑个人的吃穿住行问题。

这要求已然是对圣人的要求,徐京墨自己并不认可,除特殊时期以外,违背人性的要求最终一定会败于人性。但是这是科考,圣人之言必是金科玉律,怎么能写相反的观点呢。

这题的出发点之有一个,不是人的真善美,而是忠君。

为臣者,侍奉君主,要诚心诚意,此乃“礼”也。臣者,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在尚未做出成绩前,岂可厚颜谈酬劳。时人采买东西,都是看到东西,心中对东西的好坏做出评判而后再议价格。类比而后看,臣下尚无建树,亦无功劳,岂可先言酬报。

四书的第三题: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一道取自《中庸》的题目,中庸的题目最好答,也最难答。

何为性之德,即人性之中固有的德行,《中庸》中的结论是“仁”和“智”,要有仁爱之心,也要有智慧去完善一切。何谓合内外之道,是说内在的德与外在的行为要结合,使得内外一致。

中庸讲究的是不偏不倚,所以内也好、外也罢,都不是可以独自存在的,相辅相成才是世人所应追求的。

徐京墨的延伸,谈到了知行合一,这也是内外相合之道。

答完这三题,徐京墨已经感到肚里空空了,于是放下笔,收好卷子。拿出撕开烤鸡和馒头吃了起来。顺便准备好茶水,即可以清楚那油腻的赶紧,又能提神。

他想着之前了解到的情况,柳家今年下场的学子颇多,而且府学里也有不少学子将《春秋》列为本经,这样看来,他选择《礼记》会更好一些。

等他吃完、喝好,又取了帕子净手,才去翻看五经的题目。看了《春秋》和《礼记》的题目,《礼记》的难度高一点,但是对他来说没什么差别,所以他选择《礼记》。

出题人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四道题,第一题的难度最大,之后三道不过尔尔。若是考生心态不好,看到这第一题,恐怕就开始慌了。

徐京墨准备先把后三题的草稿写出来,写了布置多久,他感觉手腕都酸了,虽然没写完,但是这天色已暗,再要答题需的要点了火烛才行。剩下的时间还多,他也不着急,干脆就收了试卷吃饭睡觉。

这号房的大小可真不友好,他才十三岁就已经没法打直腿睡了,看来科举要趁早,至少能少受些罪。

听着周边学子奋笔疾书的声音,他沉沉地睡了过去。这一觉睡的还算安稳,起来后活动了一下自己僵硬的四肢,吃了点东西,喝了点茶,才又开始答卷。

看了眼昨天的草稿,个别的地方修改了一下,然后开始誊抄。全神贯注的答题是注意不到其他事情的,等他誊抄完,手腕的酸涩感已经在提醒他休息了。放下笔,看回到第一题,题目是礼云玉帛学然后。

这明显是一道截搭题,徐京墨思量片刻,提笔写下“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故学然后知足,教然后知困”。

第一句出自《论语》,是孔圣人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