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冤家路窄啊”“郑富升?本公子没看错吧”
“你小子穿得人模人样,不是准备下场考试吧?啊?”
“都二十好几的小伙了,回到山沟沟里还没考上呢?真是稀奇”
同行的车辆下来几个公子哥,走到为首的少年跟前,看到熟人,有点诧异。
忍不住嘲讽几句:““啧啧!学不如人还不躲起来,招摇过市简直丢读书人的脸面!”
“也好意思在大庭众之下校对答案,本公子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听说寇家私塾还有个不男不女的东西也参加考试,就是不知道写出来的东西能入夫子们的眼””
盛京返乡科考的学子们扎堆嘲笑县里学子,来往的学子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原来他们就是寇家私塾的学子,真丢人”
“那可不是寇家私塾的,人家叫什么...,望舒学堂!跟寇家有什么关系?..”
“早就听说郑福升在学堂里欺负家贫学子,不给饭吃,不让睡觉,甚至半夜还扮鬼吓人..”
郑福升气得勃然大怒,心口起伏不定,余光瞥见陆臣精湛的脸蛋,不知怎的脑子里涌现出少年的话,指着人群愤恨道:“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封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启朝本来只是羞辱一下某人,没成想他嘴里吐出这么一番惊人言论,他眼神微眯,同行几人也是变了脸色,目光交错,找了个借口离开了:“时辰不早了,诸位咱们还是排队进龙门..”
“还真是”
“今年真冷”
“早知道这么冷,就多穿点衣服了”
书生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很快就忽视了郑富贵一行人。
寇怀济跟在身后,窥伺着身旁人的反应,却见少年淡然如水,随即点点头,很是欣慰:“去吧”
本朝定文武科取士之法。其应文举者,察之言行以观其德,考之经术以观其业,试之书算以观其能,策之经史、时务以观其政事。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
在天临朝,科举主要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通过县试两次考试者则为童生,通过所在院、府举办的岁试乃生员即秀才,而通过所在院、府举办的科试就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其实只要成为秀才,就算是脱离了布衣阶层,称为“士”。官员以礼相待,秀才见官不必下跪相迎,一旦秀才犯事,地方官员不得私自处理,要先上报于学官方才能处置。生员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体扑责”。
乡试又称秋闱,考试时间在八月,一共三天。各府录取人员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一旦乡试过了为举人,举人基本具备做官资格,故而竞争相当激烈。
乡试后的次年二月就是会试。会试在贡院,由京城礼部主办。考中主榜者成为进士也成为贡士。中副榜者可授予学官等职级较低的职务。
殿试则在会试一个月之后,也就是每年的三月十五。贡士参加考试,由皇帝亲自考核,中举者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院试第一名乃案首,乡试第一名是解元,会试第一名自然就是会元,殿试第一名就是状元。
各省乡试,三场各题,正副考官公同拟定。考官出题,择四书五经内义旨精深及诗题典重者,不可拘泥忌讳,不可出语近颂扬。并熟习常拟之题,以杜士子揣摩预构之弊。
本朝为了严格科举选拔过程,考试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官员进行保障,例如:有专门复印考卷的印卷官,负责监督考场纪律的监管官,还有读卷官,受卷官、弥封官等十几个官员互相监督,三个月内吃喝拉撒全在一起。
当科的具体试题或为试贴诗,或策论,或八股文,或墨经,或赋诗,内容丰富,题目涉猎甚广,既考核学子的基础知识,又考察学子的综合能力。
其中八股文以“论题相似”“以经文为命题”“对仗不必工整”“侵下文不必忌”的特点颇受广大考官的喜爱。
而要破八股文就要按照相应的格式进行论述,从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到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要连贯。起讲多用若曰、且夫、今夫等用语。入题指的是从破题过渡到全文论述部分,也就是分析问题。起股主要是指论者从正反两个方面铺设自己的观点。中股就是本文的中心思想,也就是论者的主张,一般是十几句,言简意赅即可。后股主要是对中股表达的内容进一步深化、补充,以此达到论证充分,有理有据。束股指的是回应中心思想即中股,完善后股(振起全篇的内容)。大结也就是全文的结束语,多用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以此达到文章抑扬顿挫的语境。
比如这次县试这几题均为八股文。
考试共五道题如下: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一题是关于镇藩,第二题破题点在“平顶西戎”,第三题关键词是“申商之实”,也就是变法,第四题意在选贤举能,第五题重点为纵横联盟,相互制衡,以夷制夷。这五道题目是论史来摆事实讲道理,与策论有异曲同工之意,也称为史论。
陆臣对第一题的理解是这样的: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