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天生帝王命 珂陌

50.第 50 章

小说:

天生帝王命

作者:

珂陌

分类:

穿越架空

朝臣连忙劝谏。

“陛下,我大乾多年未曾有过战事,寻遍整个大乾也只有胥英胥将军这么一个武将,但也从未经历过巨大战事,经验都是戍守边关多年在同蛮夷交手时获得的。不开战我乾国尚能以军士人数虚张声势,开战了恐怕容易溃不成军…”

“孙大人,话不能这样讲,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我们还没打呢你就说这种话,这是提前扰乱军心!”

“陛下,微臣只是据实直言,望陛下恕罪。”

“孙大人说得也在理,我们的确没有打仗的经验。”

“武宗雄才大略,刚开始的时候战事四起,那时大乾也没有打仗的经验。最后如何?生生将周遭蛮夷打退,蛰伏了数十年之久。”

“那是因为彼时多位武将横空出世,武宗时期有多少武将?我们现在有多少武将?回去翻翻史书吧你。”

“按你的说法,我们就该一直隐忍下去?忍到什么时候?难道要等蛮夷踩在脑袋上?”

“谋定而后动最稳妥,我什么时候说要等蛮夷踩在脑袋上了?”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武将,胥英将军在大战中的能力如何尚未可知,况且就算他很厉害,只有他一个也不够。”

“有武将就能打仗了?别忘了打仗最重要的粮草兵马,国库这几年才初初维持平衡,哪有银钱用来打仗?”

钱。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直观易懂,无可辩驳。

官员们纷纷闭上嘴,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了。

主战派主和派通通成为了主和派。

宋移星把玩着白玉扳指,扫了扫他们的神色,只觉有趣。

每个人的态度都和自身利益有关,平日里性情软弱的人主战,一贯强势的人反而主张息事宁人。

同派之间也会互相攻讦,对头之间也有观点一致的时候。

对于不同的事情,立场在变,同盟就在变。

这就是朝臣,指望他们各个心怀大义心怀百姓是不可能的,她必须抓住他们的弱点和命脉去钳制,逼着他们去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事。

对于此事,宋移星心中已有成算。

“胥将军的奏报中还提到,他手下有一千户,名叫赵昭,勇武有加,屡次击退塔赤蛮人,他为此人请封副将之位。”

副将,将军之下第一人。

危急关头,可代上峰号令全军。

朝臣考虑片刻。

“胥将军这是在为自己找帮手了,想必是不想因为他受伤而扰乱军心。”

“这也是好事,胥将军亲自挑选的副将坐镇,想必也能安稳一段时日。”

“陛下,臣等未曾亲眼目睹边关险境,无人比胥将军更清楚情况,既是胥将军亲自请封,臣以为应当同意。”

也有人墨守成规:“成为副将需要匹配的军功,否则军中将士安能服气?”

宋移星用指尖敲了敲桌上的奏信,以宁将其拿到下面让朝臣翻阅。

“胥将军附上了赵昭入伍后的全部功勋,众卿看看,此人可堪为将?”

前面是上奏内容,众臣将这几页放在木托上,只从列着功勋的那页开始看。一拉出来,看到的官员无不震惊,竟足足写了八页!

胥英行伍出身,写不出华丽的词藻,语句都是越简单越好。奏报上也是如此,谁在何时何处获得何等军功。

赵昭于瑞泽一年七月十二日先登,斩杀二十六名兵卒;

赵昭于瑞泽一年八月三十日陷阵,斩杀三十兵卒,一名塔赤将领;

十月初五,群龙无首,赵昭主动站出来稳定军心,带领兵卒回营途中遇到塔赤大队兵马,斩杀数百名塔赤兵卒,带回大量粮草,且几乎没有伤亡。

十二月初三,赵昭率兵对战塔赤将领多鲁,大胜。

一月十七,赵昭率兵支援保护青大县,大胜。

一月三十,塔赤袭击,赵昭率兵支援,大胜。

朝臣们翻开一页又一页奏章。

大胜,大胜,全是大胜……

都是实打实的军功,而且从无败绩。

难以想象这个赵昭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将善战的蛮夷打得落花流水。

在场翻阅此奏的人都能看出来,自从第二页开始,蛮夷再没有与赵昭所在之处对上过,都是赵昭前去其它地方支援。

光是从军功的记载中便可看出,这塔赤各部似乎默契得调转了方向,即便是胥英本人也未曾有过这样的慎重以待。

朝臣们沉吟,纷纷执礼提议陛下将赵昭提为副将,无一人反对。

圣旨自京都发出,一路远赴边关。

赵昭领旨谢恩,待站起身,周身响起震耳的恭贺声。

“多谢诸位。”赵昭看着圣旨,面上喜悦仅一闪而过。

吉祥疑惑:“老大,你怎么被封副将了都不见高兴?有什么烦心事能抵过这桩大喜事啊?”

赵昭侧过头望向京都的方向,语气苍茫。

“陛下只封我为副将,却并未下令攻打塔赤。只守不攻,乃为战大忌。”

“可能还是希望能和平得解决边关问题吧?”吉祥语气随意,“文官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大部分都不希望打仗,皇上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陛下才不会这么想。

赵昭在心里说,陛下绝不是能容许蛮夷如此肆意的软弱帝王。

不过几日,宋移星突然在朝会上宣布要启用前朝旧制——成立少府监。

并表示任命一民间女子为少府正监,司掌尚方、图画、裁造、文绣、织染、文思六署。在此之上,额外增加工设署。

六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