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皱着眉,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但她对温知瑶说话时尽量笑着,“你五姐她吃不下饭,昨儿还上吐下泻的。”
徐氏也没想到会这样,因为在船上温知意还好好的,昨天中午也没事,傍晚就难受了。
她在心里叹了口气,知意的确没出过什么远门,可徐氏原想着在船上都没事,到了京城也会没事,谁曾想……
她照顾了温知意一个晚上,一晚上还没睡上一个时辰,再加上在船上休息不好,还要照顾温知瑶母女,担忧劳累已是心力憔悴,晨起又顾着一家人吃饭,这会儿已然是六神无主。
温良玉晨起就出门了,也不知何时回来。若是女儿再吐,就得请大夫来了。
为人母,看着女儿难受,徐氏心里更难受。早饭有粥食包子小菜,热气腾腾香味阵阵,可她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温知瑶愣了愣,莫非是水土不服,那的确是难受,怪不得从昨儿晚上就没见着。
她记得从静川时也回过两次老家,宁氏都为她带些故地的土,这回应该也带了的,刚想着,就听宁氏开口。
宁氏:“大娘子,我看着兴许是水土不服。我来之前带了老家的土,可以摆在墙边,让五姑娘多适应些时日。吃食上头也得注意,还是得吃当地菜,不过要以清淡为主。”
越是吃家乡菜越是适应不来,要入乡随俗的。
想了想,宁氏又道:“若还吐,还是得请大夫来。”
家中这几人,属宁氏出远门最多,又有孩子,在这上头常费心。
好在温知瑶只有晕船这一个毛病,不过宁氏想着带点总比不带强,不然需要了抓瞎,这才备着。
徐氏的确没想过备这些,当初温良玉传信回来就开始收拾东西,等他们到苍山第二日就来京了。
那时心里欢喜,忘性也大,还想着京城什么没有,缺什么再买就是,唯独少了老家的土。
徐氏眉目终于舒展开,“那正好,先把土摆上,是放墙边就成吗。一会儿我再差丫鬟出门打听打听,这边都吃些什么。”
宁氏嗯了一声,赶紧回屋拿土去了。她总共带了两种,有静川的土,当时是怕温知瑶回苍山难受,还有苍山的,总之是有备无患。
东西拿来,徐氏先回屋照顾温知意了,宁氏这才坐下吃饭,饭桌上只温知瑶宁氏、林小娘母女和李小娘几人。
温知瑶这会儿不太饿,厨娘是从老家带回来的,桌上也都是黎阳菜,黎阳地处南方,饭菜味道清淡,口味偏甜。
那边的点心是不错,可菜样她更喜欢静川的,静川在西北,菜式咸辣鲜香,以前都是宁小娘做,现在是没办法了。
温知瑶百无聊赖地吃着饭,耳边传来李小娘的声音,“妹妹,这过来没事想来就没事儿了吧。”
温知瑶抬起头,李氏身子偏过来,靠得宁氏极近,一张圆脸笑吟吟的,又成了好说话的模样。
宁氏也笑了笑,“应该是没事了。”
李氏接着说道:“哎,还是得备着点儿,妹妹带了多少土呀,多了就匀给我一些。”
宁氏点点头,“若姐姐用,一会儿我就给送去。”
李氏直起腰,脸笑着跟朵花似的,“那可真是太好了,吃饭吃饭。”
宁氏抿了抿唇,又看向林小娘,“林姐姐可要用?”
林氏看了李氏一眼,又把视线收了回来,她笑着对宁氏道:“我这没事,就先不必了,若有事再找你拿,有劳。”
她想吃过饭给徐氏送些药品,不管用不用得上,都是心意,来了京城,不能只想着自己。
也可以给宁氏送些,没什么坏处。
吃过饭,温知瑶和宁氏回了屋子。
东西还没收拾完,宁氏和春桃继续收拾。
温知瑶坐在床上晃了晃脚,外头阳光正足,透过窗能看见鸟雀从一根树杈跳到另一根树杈去,院里就这么两棵树,看了一会儿温知瑶就看够了,她道:“小娘,也不知京城这边常吃的都是什么?”
这个时代在上一世的历史上没出现过,地名什么的也都不一样,温知瑶没来过京城,自然不知道。
京城偏北,却没静川那么北,吃得应该不似苍山那般清淡。
宁氏看了她一眼,“光会馋嘴。”
温知瑶狡辩道:“我只是好奇,好奇而已。”
这回宁氏光顾着收拾不搭话了,温知瑶给自己找补,“当然也好奇什么味道,小娘,我什么时候能吃上呀。”
宁氏收拾的动作慢了下来,在静川时温良玉清廉,府里有春桃一个丫鬟还有温良玉身边的一个小厮,许多事都得她亲历亲为,宁氏做菜好吃,也乐意做。
但到京城了,一大家子一块吃,总不能宁氏做一家人的饭菜,况且口味不同,别人也吃不惯静川菜。
想单独做也难,是分了两间屋子住不假,可不是独门独院,没有小厨房,也不知能不能在炉子上做。
宁氏倒不怕油烟,毕竟也不会日日开小灶,左右大不过女儿想吃……若是大娘子默许,做了什么味道肯定也会飘出去,府里孩子多,给不给别人送?
今儿看李小娘是个敢开口的,林小娘也有孩子。
宁氏想得多,她出身不好,几年攒的私房不多,还想给女儿攒嫁妆呢,禁不住这样花销,只能忍忍。
刚想把这话岔开,可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宁氏心里又一软,“等五姑娘好了,我问问大娘子能不能出门,给你买些点心吃,京城的点心肯定好吃。”
温知瑶:“那可好,我也想出门看看。”
宁氏回过头,在心里叹了口气,“行,我们刚来,吃清淡些也好,过些日子我再问问大娘子,屋里能不能开火。”
屋里有炉子,锅碗是从静川带回来的,就差买些调料粮食和肉菜。
别人估计也会开小灶,大不了等晚上偷偷做。住在一块,做什么都得先问过,省着弄得别人不高兴了。
宁氏觉得不自在,却也没别的办法,相比之下她还是希望温良玉步步高升,这样女儿日后前程才好。
温知瑶不知道宁氏想了这么多,她笑了笑,跳下床帮着搬行李,衣裳被子都放进去,还有摆饰也放好。
她冲宁氏道:“娘可真好。”
宁氏摸了摸温知瑶的头,“不对你好对谁好,不过也要孝顺你嫡母。”
“孝顺母亲更要孝顺娘!”温知瑶跟着搬东西,一个上午也把屋里收拾得差不多了,剩下些零散的小物件就不急了。
临近中午,温知瑶和宁氏去了前头,徐氏不在,想来还在照顾温知意。
有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且不说法子管不管用,就算有用也不可能一下子又生龙活虎了。
温知意才八岁,徐氏总得看着女儿好了才彻底放心。
只不过徐氏心思放在温知意身上,家里就顾不到了。
这也赖温家刚搬来京城,家底不丰。
温知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