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只是为一个人
全殿一震,百官跪倒一片。
凤璟指着韩廷言,寒声道:“你言她惑主,你可知,当年她以身赴死,为我金朝守下西北三郡?”
“你可知,她如今伤痕未愈,夜不能寐?”
“她是谁?她是我皇妹!是我金朝的永平公主!”
“你等胆敢侮辱于她,便是对皇室不敬!”
话音落下,众臣几欲匍匐。
而凤璟眼中怒意未歇,他看向一旁侍卫,猛然喝令:
“来人,将韩廷言拖下去杖毙于午门之外!”
“朕要让世人看看,谁敢欺我皇室,辱我皇妹!”
听得此言,殿中顿时一片哗然!
韩廷言面色大变,急欲求饶:“陛下臣冤枉,臣只是忠言直谏。”
可话语未完,已被两名御前侍卫押住拖出,求饶声远远传至殿外,最终消于午门之外那一记重杖。
血溅金砖,声震朝堂。
其余官员皆面如土色,跪伏在地,大气不敢出。
凤璟站在御阶之上,缓缓扫视一圈,声音冷至极点:
“你们口口声声说她已非清白之身,不配回金朝。”
“可朕告诉你们,她在金朝时,是我皇妹,在楼兰时,是我金朝的皇后!”
“她从未背叛过此国,从未负过此朝!”
“若还有人妄议一句,朕必不轻饶!”
众臣齐齐叩首:“臣等不敢。”
凤璟怒气未平,转身重新坐回龙座。
“退朝。”
话音落地,百官如蒙大赦,齐齐伏身告退,一路无语。
当日下午,摄政王澹台湛收到消息,金銮殿上凤璟当庭杖毙言官之事已传遍京中。
他坐在书房之中,听玄衣低声汇报完毕,半晌未语。
良久,他合起手中奏疏,语气淡淡道:“他倒是护的紧。”
玄衣低声应道:“陛下于朝中斥责群臣,言之极严,已无一人再敢妄议公主。”
澹台湛微不可察的挑了挑眉。
“他们还敢议?”
玄衣不敢接话,只低头躬身。
而澹台湛轻敲几下桌案,语气极轻:“韩廷言也是老成谋国之臣,竟也为人所用,愚不可及。”
玄衣斟酌道:“听闻是户部沈尚书一脉暗中煽动。”
澹台湛冷冷一笑:“沈仲远倒也不亏是他教出来的好女儿。”
“再敢动她,便叫沈家也尝尝朝堂风浪是何滋味。”
语毕,他起身披上大氅,淡声吩咐:
“备马,去皇宫。”
而御书房内,天色渐暮,宫灯初上。
凤璟斜倚在榻侧,换下了朝服,着一袭月白织锦常服,神色疲倦却未全消怒意。
听闻内侍低声禀报“摄政王已至”,他才将手中书卷轻轻合起,低声道:“宣。”
不多时,门帘一掀,一抹玄衣金带的身影步入殿内,正是摄政王澹台湛。
他拱手一礼,声音清淡:“臣参见陛下。”
凤璟一挥手,语气略缓:“罢了,在朕面前,还唤什么臣。”
澹台湛微微颔首,却仍挺立不动,眸光沉静。
凤璟盯着他片刻,终是长长叹了一声:“阿湛,坐吧。”
“今日朝堂,朕本不欲出手。”
“可那韩廷言竟敢当众羞辱你皇妹。”
听见这话,澹台湛才略略抬眸,语气不见起伏:“他死不足惜。”
凤璟摇头,神色凝重:“此人虽顽固,却是前朝老臣,一死,朝中风向骤变。”
“你可知,户部沈尚书已闭门不出,御史台十人九辞?”
“再加之你与皇妹走动频繁,传言难免再起。”
听的这番话,澹台湛却并无半点惧色,只淡淡的回了一句:“本王从不在意他人耳目。”
凤璟神情微敛,轻叹:“可你是摄政王,朝纲所系。”
“你护她,朕理解。”
“可你若将护变成偏,便叫那些人有了口实。”
“栖鸾已历八年风霜,朕不愿她再受旁人非议。”
澹台湛眉宇微动,眸光中闪过一抹幽色。
他语气仍旧清冷,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坚定:“她若是受非议,那便是本王护的不周。”
“护她本就是本王,之责,旁人若问本王便答,旁人若议本王便压,至于收敛……”
说到这他语声顿了顿,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